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楼主: 老丁

[静海杂谈] 老戏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0-14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省温州市
    七、
    绿色,代表顽强,或暴躁凶猛的人物性格。或绿林好汉。一般用来表示一些勇猛、暴躁和莽撞的人物,一些草寇类人物也会勾画绿色的脸谱。


    评分

    参与人数 5经验 +180 收起 理由
    NTLHR + 10
    劳卫 + 10
    老丁 + 100 赞一个!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赞一个!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0-14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省温州市
    八、金色,
    金脸代表威武庄严,一般为神仙一类角色,如:如来佛



    评分

    参与人数 5经验 +180 收起 理由
    NTLHR + 10 赞一个!
    劳卫 + 10
    老丁 + 100 赞一个!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赞一个!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0-14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省温州市
    九、银色,
    银脸代表奸诈、多疑或庄严,如:木咤。(完)










    评分

    参与人数 5经验 +180 收起 理由
    NTLHR + 10
    劳卫 + 10
    老丁 + 100 赞一个!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赞一个!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0-19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聊聊越剧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 ,有第二国剧之称 ,也称绍兴戏,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之一。越剧发源于绍兴嵊州,先后在杭州和上海发展壮大起来,流行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2006年5月20日,越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越剧参与其中 。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嵊州市越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获得越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0年5月,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名单。

    评分

    参与人数 5经验 +180 收起 理由
    NTLHR + 10
    劳卫 + 10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0-19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名称由来
    “越剧”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州(即春秋越国所在地而得名),最初是从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 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但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兼考虑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县是绍属之一,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之豪言触动,遂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诸观众。 自此以后,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越剧艺人的努力下,越剧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促进了自身的繁荣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19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赞一个!
    NTLHR + 10 赞一个!
    劳卫 + 10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0-19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历史沿革
    折叠越剧孕育时期——落地唱书
    1852年(清咸丰二年)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柄创“落地唱书”。落地唱书是浙江嵊县以马塘村为主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艺人初始均为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19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NTLHR + 10
    劳卫 + 10
    老丁 + 100 赞一个!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0-19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折叠越剧小歌班
    1906年3月27日,嵊县东王村香火堂前,由落地唱书艺人袁福生、李茂正、高炳火、李世泉等借用四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小戏《十件头》、《倪凤煽茶》和大戏《双金花》(后半本)。这是中国越剧第一次登台试演,越剧(最初称“小歌班”)从此诞生,该日被称为越剧诞生日。

    1917年5月13日,小歌班初进上海,在十六铺“新化园”演出,因艺术粗糙简陋,观众寥寥无几。后续有3班艺人来上海但均告失败。在学习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后,艺术有所提高,1919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

    1920年起,小歌班集中较知名的演员编演新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孟丽君》等。这些剧目适应了“五四运动”后争取女权和男女平等思潮的兴起,受观众欢迎。之后,升平歌舞台老板周麟趾从嵊县请来民间音乐组织“戏客班”的3位乐师组成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伴奏乐队,演奏时以15两音定弦,沿用绍兴大班习惯,称为“正宫调”,简称“正调”,从此“丝弦正调”成了主腔;并借鉴绍兴大班的板式,初步建立起板腔体的音乐框架。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19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赞一个!
    NTLHR + 10
    劳卫 + 10
    老丁 + 100 赞一个!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0-19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0-25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越剧解放前的女子越剧
    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用“越剧”称之。

    1928年1月起,女班蜂拥来沪。至1941年下半年增至36个。女子越剧的著名演员几乎都荟萃于上海。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剧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男班因演员后继无人,最终被女班取代。

    1929年,嵊县办第二个女班,之后续有举办。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19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劳卫 + 10 赞一个!
    NTLHR + 10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0-25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1931年底开始,一些女演员如王杏花、陈苗仙、吕福珠以及“东安舞台”“四季春班”等先后来沪,但仍为男女混合演出。女子越剧在上海立足后,为适应环境和观众需求,以姚水娟为代表的一批越剧从业者进行了变革,称为“改良文戏”。各剧团、班社竞相编演新剧目。自1928年至1932年的4年间,编演新剧目逾400个,剧目题材广泛,风格、样式多种多样,编剧多半曾从事过“文明戏”,剧目一般采用幕表制,当时主要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剧目内容的多样化引起演出形式相应的变化,出现向兄弟剧种学习的趋势。当时有的学海派京剧,如商芳臣曾搬演周信芳的名剧《明末遗恨》;有的学申曲,如施银花、屠杏花移植上演西装旗袍戏《雷雨》;有的则学电影、话剧,如姚水娟演《蒋老五殉情记》《大家庭》,采用写实布景,人力车上台。在经营方式方面破除了封建性陈规,实行经理制,统一掌管前后台。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旦角为“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小生为屠杏花、竺素娥、马樟花;青年演员如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等,都已崭露头角。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19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NTLHR + 10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劳卫 + 10 赞一个!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0-25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1938年始,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

    1942年10月,袁雪芬以话剧为榜样,在大来剧场开始改革。前两年陆续聘请编导有于吟(姚鲁丁)、韩义、蓝明(流)、萧章、吕仲、南薇、徐进等,多为年轻的业余话剧工作者。他们把进行改革的越剧称为“新越剧”。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19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劳卫 + 10 赞一个!
    NTLHR + 10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0-25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1944年9月,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主要越剧团都投入“新越剧”的行列,越剧的面貌在短短几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越剧改革首先是编演新剧目,建立剧本制,废除幕表制。即使演出传统剧目,也经过整理改编。新剧目内容比过去有较大变化。许多编导和主要演员们重视剧目的社会效益,主张给观众以积极有益的影响,编演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的剧目。

    1943年11月,演《香妃》时,袁雪芬与琴师周宝财合作,使之前就有的2.5定弦之唱法更为规范,并由此开始使尺调腔形成若干板类,有整有散,有快有慢,后又发展了各类板腔的反调腔,使越剧唱腔不仅在板式结构上得到完善,在唱腔曲调上亦增强了抒情性和戏剧性,并且扩大了表现力和可塑性。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19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劳卫 + 10 赞一个!
    NTLHR + 10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0-25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演《梁祝哀史》,并与编导一起对剧目作了重新整理。演出期间范瑞娟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弦下腔”。尺调腔和弦下腔奠定了越剧流派产生的基础。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19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劳卫 + 10 赞一个!
    NTLHR + 10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1-3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1946年5月雪声剧团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这引起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对越剧和整个地方戏曲的重视。9月周恩来在上海看了雪声剧团的演出,又对中共地下组织如何做好地方戏曲界的工作作了指示和部署。中共党员钱英郁、刘厚生等被派到越剧界担任编导。之后,上海文艺界和新闻界的进步人士对袁雪芬被流氓抛粪事件、“越剧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联合义演《山河恋》及为筱丹桂申冤的斗争中,都给予了支持。(未完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19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NTLHR + 10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劳卫 + 10 赞一个!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1-8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越剧解放后发展与辉煌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国家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正式成立。剧院荟萃了越剧界一大批有较高艺术素养的编、导、演、音、美等专门人才,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发挥了国家剧院示范作用。此外,一批集体所有制的剧团如“芳华”“云华”“合作”“少壮”等也很活跃,在出人出戏方面取得不少成果。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19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NTLHR + 10
    劳卫 + 10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1-8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1951年3月,华东戏曲研究院成立,1954年正式建立浙江省越剧团。在此期间,上海的三十几个、浙江的七十几个专业越剧团,也先后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人、改戏、改制的工作。(未完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19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NTLHR + 10
    劳卫 + 10 赞一个!
    卡布奇诺冰淇淋 + 10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1-15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重要历史影像: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范瑞娟提议上海越剧界向中国抗美援朝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8月10日~9月中旬,在大众剧场举行联合大义演。参演剧目有《杏花村》《梁祝哀史》及传统剧折子戏等。越剧老一辈艺术家将演出所得的17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志愿军空军部,使得名为“越剧号—鲁迅战斗机”由此诞生。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170 收起 理由
    老丁 + 100 赞一个!
    不为什么 + 10
    NTLHR + 10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11-19 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1953年4月24日,徐玉兰、王文娟所在的总政越剧团跨过鸭绿江来到抗美援朝志愿军中。先后在64军、36军、34军慰问演出,又在板门店协助战俘遣返工作。在完成使命即将回国时,金日成代表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授予徐玉兰、王文娟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志愿军总部给徐玉兰、王文娟各记二等功一次。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160 收起 理由
    老丁 + 100 赞一个!
    不为什么 + 10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11-21 16:51 , Processed in 0.223814 second(s), 25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