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 交通之便利 成为其最大的区位优势 不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 南通却是“靠江”无桥、“有海”无港 面临“向南不通”的窘境
南通“好通”,是如何照进现实的?
万里长江浩浩汤汤,奔腾到南通时,江面豁然开朗。长江两岸最宽处达12公里,最窄处也有5.7公里,想要在如此宽阔的江面上建造大桥,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打破天堑之隔,主跨1088米的苏通大桥被提上日程。
崇启大桥带动南通融入入了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人民网余乐摄
2002年10月30日上午,苏通大桥正式破土动工,数万名施工大军进驻工地。此后,克服重重险阻,誓要将天堑变通途。作为当时“世界第一斜拉大桥”,苏通大桥不仅创造了人类桥梁建设史上“主跨最长”等的4项纪录,并将南通人跨越长江的时间,由过去的1个多小时,缩短到8分钟。
“八龙过江”新格局呼之欲出 人民网余乐摄
苏通大桥建成通车,缩短了南通与上海、苏南的时空距离。对南通人而言,“通”只是个“小目标”,更大的目标是“融”,即融入苏南、长三角乃至更广阔的经济版图。2011年12月24日,苏通大桥通车不到4年,在它下游不足百公里处,崇启大桥宣告建成。从此,南通与上海从隔江相望变成紧密相连,地处东疆的启东也从交通末梢升级为重要交通节点,融入了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苏通大桥通车使南通告别了南通“向南不通”的窘况 人民网余乐摄
2020年7月1日,万里长江入海口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迎来高光时刻。浩瀚长江江面,一条“长虹”飞跨两岸。72岁的娄忠银,是眼前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见证者之一,7年时间里他用7万多张照片见证了这座“超级大桥”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娄忠银告诉人民网:“我是从2013年开始拍摄大桥,就是想作为见证者去记录南通的变化。现在的南通发展的真的很好,不仅交通便利,还突破 万亿,作为南通人真的很自豪。”
万里长江浩浩汤汤 人民网余乐摄
沪苏通铁路一头连上海、一头接南通,大桥的通车,改变了张家港、太仓、常熟等地无寸铁的历史,成为“轨道上的长三角”的一条大动脉,加速了长三角与周边地区乃至整个沿海地区经济融合。
夕阳下的张靖皋长江大桥施工现场 人民网余乐摄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明确南通段216公里长江上将规划8座过江通道,“八龙过江”得到国家规划确认。2022年以来,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等4条过江通道相继开工,“八龙过江”新格局呼之欲出,项目全部建成后,长江南通段平均每20公里就有1条过江通道。
一条“长虹”飞跨两岸 这是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人民网余乐摄
张靖皋长江大桥,是南通打造“八龙过江”格局中的“第四龙”。在大桥北锚定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日以继夜加班建设。现场负责人中交一公局集团张靖皋长江大桥生产副经理彭林林说:“正在施工中的张靖皋大桥北锚定沉井是国内公路建设里最大的沉井,相当于13个篮球场那么大。预计在今年8月完成全部沉井施工。”
张靖皋大桥北锚定工人正在施工 人民网余乐摄
张靖皋长江大桥正在抓紧建设中 人民网余乐摄
南通好通,一通百通。
“十四五”以来,南通交通建设投资连续攀上三个百亿级台阶,成为全省交通建设的“主战场”,“好通”优势仍在持续放大。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曹晓见介绍:“南通推动交通跨越式发展,从偏居一隅的‘交通末梢’,向着‘综合交通枢纽’大踏步迈进,给南通交通发展带来了格局性重塑,加快实现了‘难通’变‘好通’的沧桑巨变,其有力推动了南通从区域性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跨越,有力推动了与上海、苏南交通一体同城化、生活同城化,有力促进了产业、科技、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交流、交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来源:人民网江苏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