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216|回复: 1

[财经新闻] 欧盟推出碳边境税,压力来到了美国这一边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4-9 19:20
  • 签到天数: 21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7-28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上海市

           “欧洲是第一个拥有旨在实现我们气候目标的全面架构的大洲。”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7月14日公布了一揽子计划“Fit for 55”,目标是2030年前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55%。


           欧盟用十多项气候提案勾勒出一条通往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道路,其中充满政治意味和争议的是“碳边境调整机制”(简称CBAM),即对来自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商品征税,主要包括铝、钢铁、水泥、肥料、电。


           欧盟推广CBAM的一大理由是防止“碳泄漏”,即防止欧洲本土公司为逃避严格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而外迁,以此营造所谓公平的竞争环境,并探索一条全球性碳价的路径。在经济学家和环境活动人士看来,引入全球性碳税是推动工业脱碳的有效方式,但实际在政治和贸易层面面临多重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王谋对澎湃新闻表示,碳边境调整机制将欧盟企业和发展中国家企业置于对等的地位征收碳税,完全忽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可以说是欧盟拟开展实施的单边措施,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多边协商一致的规则也不相符。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碳关税持反对态度,包括部分发达国家对碳关税也非常谨慎。


           对于拜登政府来说,希望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实现跨大西洋携手并进的想法落空,欧盟在此赛道处于领先位置。《纽约时报》称,欧盟在年底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之前推出雄心勃勃的气候政策,竭力彰显其在气候治理上的领导力,但这可能会造成布鲁塞尔和华盛顿之间的贸易争端和外交裂痕。




    碳边境税的诞生


           2021年是欧洲碳市场诞生的第16个年头,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已升至每吨二氧化碳58欧元(约合人民币443元)的水平。而欧盟的野心是将其碳市场延伸至更广的区域。


           欧盟计划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在2019年12月颁布了《欧洲绿色协议》,协议的核心之一则是“碳边境调节机制”。冯德莱恩曾在2020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敲打”大型化石燃料生产国,声称如果这些国家不在国内为碳排放定价,将面临欧盟征收进口碳税的风险。如今,她正一步步落实。


           今年3月,欧洲议会投票通过CBAM议案。在此基础上,欧盟于7月提出碳边境税的具体方案,并计划于5年后正式生效。2023年至2025年为“碳边境税”实施过渡期,在此期间,进口商需监测相关产品的碳排放情况并予以汇报。


           “这将激励第三国生产者减少排放”,欧盟委员会强调,如果其他国家采取等同于欧盟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就不会成为碳边境税的征收对象。简单来说,若相关产业公司来自没有类似碳税政策的国家和地区,其产品在出口欧盟时,就要进行详细的碳排放审计,并为这些排放量付费。


           过去,欧盟曾有过一次碳税“试水”。2012年欧盟曾将航空排放纳入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监管所有在欧洲起降的航班,如果其碳排放量超出上限,就必须为超额量买单,否则予以罚款。然而,这种单边措施当时在全球引发轩然大波,遭中美等国强烈反对。


           眼下CBAM也面临难题,需要得到欧盟27个成员国及欧洲议会的同意才能立法,而这并非易事,例如像波兰这样仍然高度依赖化石燃料的国家,甚至不认同欧盟2050年实现碳中和计划,更别提CBAM。




    发展中国家的出路


           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贸发会议)7月14日发出警告称,CBAM可能会改变贸易模式,有利于资源效率高、工业生产碳排放较低的国家,但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欧盟将碳价定为每吨37欧元(约合人民币282.6元),发展中国家作为限制目标,其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将减少1.4%。


           路透社报道称,受CBAM影响最大的可能是俄罗斯、中国和土耳其企业,这三国在肥料、水泥和钢铁领域向欧盟出口大量产品。


           王谋指出,我国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之一,碳关税的实施无疑会对中国对欧出口贸易造成负面影响。虽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目前方案涉及我国的出口行业和产品相对有限,但从其机制设计来看,未来可能拓展到更多的行业和产品,包括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这样涉及的领域和行业将大幅增长,对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正常发展构成挑战。


           目前,碳边境税的一大争议点在于,是否与世贸组织(WTO)的规定兼容。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雷谢尼科夫6月底与金砖国家贸易部长举行视频会议后表示,一些国家正在讨论欧盟推动的碳关税不符合WTO规则,“俄罗斯对利用气候议程制造贸易壁垒的做法极为关切”。


           当然,发展中国家可以就欧盟的CBAM向WTO提起申诉,但可以预见任何裁决都将耗费数年时间。


           面对潜在的“气候保护主义”威胁,发展中国家并不是只能处于被动地位。中国7月16日启动了筹划已久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俄罗斯总统普京7月2日签署了该国首部气候法草案,其中引入了碳排放报告机制,将从2023年正式生效。


           世界银行6月还宣布了新的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前所未有的气候融资,以助其减少碳排放。




    美国的选择


           在欧盟宣布气候治理一揽子计划的同天,美国传出消息,民主党正在起草计划,拟对来自特定国家的进口产品征税,主要针对那些未采取积极政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美国参议员埃德·马基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说,这项政策将维护美国在气候变化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不同于欧盟长达291页的详尽文件,美国民主党这个名为“污染方进口费”(polluter import fee)的计划仅是一个模糊的框架,既没有说明如何征税,也没有核算税收规模。


           作为碳税计划的支持者,美国前副总统戈尔7月14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碳边境税是欧盟和美国之间的对话点。”不过,美欧就此问题的对话并不顺利。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道,美欧高级官员在今年5月就碳边境税问题进行了私下讨论,会谈凸显了双方在气候政策上的巨大差异,欧洲正在顺利推进提案,而拜登政府几乎还没有开始设计政策。美国现在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首要任务之一,但仍然远远落后于欧盟。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3月出访欧盟时还泼了一盆冷水,表示对即将出台的碳边境调整机制感到“担忧”,认为这本应该是“最后的手段”,等到年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后,美欧共同商议行动方案。


           然而,欧洲人并没有停下来等候大西洋对岸的盟友,但仍寄希望美国与欧盟站在同一阵营。欧盟气候政策负责人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在6月的一次活动上表示,“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只要确保我们是同一个目标——2050年实现气候中立。”


           是跟进还是对抗,美国的后续行动对欧盟推广CBAM至关重要。《世界政治评论》称,拜登政府可能会动用前任总统特朗普惯用招数“报复性关税”,来应对CBAM可能对美国贸易造成的冲击。但也不排除顺水推舟的可能性,借欧盟之力推动气候政策落到实处。


           不过,拜登政府需要面对的现实是,美欧在碳排放领域的起跑线相距甚远,美国目前既没有制定国内的碳排放价格,也没有相关官僚机构来管理,这意味着如何确定产品的碳成本都将是一个待解的问题。


           可以预见,包括碳边境税在内的气候治理探讨将在全球范围内更广泛地展开,尤其是今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这被视为自2015年《巴黎协定》起草以来最重要的气候变化会议,人们希望看到更多的行动,而非停留在言语。


    (来源:澎湃新闻)



    南通0
  • TA的每日心情

    2024-4-9 19:20
  • 签到天数: 21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7-28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市

    生态环境部:欧盟碳边境税将助长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之风


    2021-07-26 16:19:01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2021年07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在被问到生态环境部对欧盟制定碳边境税方案有何看法时,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指出,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助长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之风,会极大伤害各方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和能力。

           刘友宾认为,碳边境调节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单边措施,无原则地把气候问题扩大到贸易领域,既违反WTO规则,冲击自由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严重损害国际社会互信和经济增长前景,也不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原则和要求,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以及“自下而上”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制度安排。

           刘友宾表示,中方始终认为,多边主义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唯一出路。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各国是命运共同体,应坚持多边主义,通过更广泛的全球合作,采取符合各自国情的气候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同时,降低关税、减少壁垒,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


    南都见习记者 宋凌燕 发自北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4-9 19:20
  • 签到天数: 21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7-28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市

    欧盟全额开征“碳边境税”后 俄罗斯每年或至少缴税11亿欧元









          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报7月26日报道,欧盟全额开征“碳边境税”后,俄罗斯的铁、钢、铝、化肥出口商每年或将为此至少支付11.3亿欧元。

          7月1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提出了“碳边境税”征收计划,拟对进口的水泥、钢铁、铝、化肥、电等碳密集型产品征税。“碳边境税”拟从2026年开始实施,2023年至2025年为“碳边境税”实施过渡期。相关征税方案将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规则兼容。自2026年起至2035年,随着免费碳排放配额逐步收紧直至不再发放,“碳边境税”将逐步提高至100%全额征税。

          未来,“碳边境税”可能会扩展到包括石油产品在内的其他商品。2020年,欧洲从俄罗斯进口总额中能源产品所占比重超过了60%。

          俄罗斯商业咨询报根据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确认的方法计算得出,欧盟全额开征“碳边境税”后,具有大量碳足迹(注:Carbon Footprint,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的俄罗斯商品出口商每年或将为此至少向欧盟支付11.3亿欧元。由于欧盟委员会表示对电力征收的“碳边境税”将采用特殊的计算方法,因此,此次计算没有考虑电力出口的情况。

          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对外贸易数据,从2020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商品的情况来看,落入“碳边境税”征收范围的俄罗斯商品总价值近70亿欧元(占该年俄罗斯向欧盟出口商品总额的7.3%);以实物量计算,则落入征税范围的商品总量为1630万吨(2019年的数据为1840万吨)。对俄罗斯的出口商而言,按2020年的数据,需缴纳的“碳边境税”以16%的从价税率计,高达11.3亿欧元。其中,钢铁和氮肥需支付的碳税最高,分别为6.55亿欧元和3.98亿欧元,这与这些商品出口至欧洲的总量高以及其碳足迹大有关。

          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负责与欧盟就“碳边境税”进行磋商,俄方将致力于证明欧盟提出的“碳边境税”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规则。该部贸易谈判部主任马约罗娃指出,虽然欧盟委员会计划根据进口商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向进口商征税,但如何测量俄罗斯工业企业的碳足迹,尚无系统的方案,目前还不清楚欧盟会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俄罗斯企业提供的数据。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草案,“授权申请人”(注:指一个或多个进口商的代表)将每年提交一次申请,其中包含与生产进口产品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说法,受“碳边境税”影响最大的国家将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白俄罗斯、阿尔巴尼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近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受“碳边境税”影响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和乌克兰。

          而根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报的测算,俄罗斯每年需承担的“碳边境税”与土耳其、乌克兰和英国三国的总和大致相当。

          7月23日,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长列舍特尼科夫 7 月 23 日在那不勒斯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能源与气候联合部长会上表示,碳税机制的重大变化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中断俄罗斯与德国等欧盟国家之间的传统双边贸易。他指出,俄方相信,为了达成气候目标,除了如此高昂的价格之外,还会有其他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4-19 01:15 , Processed in 0.206545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