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n% F* h* `7 A- ~; P! p
! ~! c/ Q \) B4 O9 F; w9 I 见鬼了。 2022年安徽中考语文出了一道题《登鹳雀楼》,结果难倒了不少考生。 . r, ^# x, k& p: l- I
) S7 j _! H. G3 u3 j, c+ ]9 O/ Z
这件事本身就很诡异,一首在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就熟练掌握而且很多人能记一辈子的诗却让不少初三考生失分,送分题变成“送命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0 V: h( ?# ^5 J/ T- _- _3 i0 M
但是,更诡异的事情还有。
5 F& Q! ?* q7 d'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哪一首诗? $ G6 O Z h& ~
/ k/ M5 q& W( w
估计问十个人,至少会有七个人告诉你,这就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七个人中间甚至可能还包括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孩。 《登鹳雀楼》被誉为五言绝句之首,传颂千古,这还能有什么异议吗?
5 V0 {4 X8 ]; R1 f' J( n8 Z
还真有,因为在有些人印象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应该是《登黄鹤楼》。 , D$ ], e. M1 l: }) W, `
- G: a w. e2 j* m" t
在笔者的熟人圈内,有两个人认为这就是《登黄鹤楼》,确认是小学时学的,两个人并不认识,他们的小学就读区域一个在辽宁,另一个在黑龙江。
$ l5 V3 u: }5 v8 c
! [4 b; D( V: j/ }$ r
在网络评论区,全国范围内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当成《登黄鹤楼》的网友也是大有人在,安徽、江苏、山东、湖北、吉林和辽宁等地网友都有。
9 p1 k# K% r% b; U! f
" T& m+ n. c* W5 v1 f" u+ r0 p
而且,早在这次安徽中考之前,已经有网友在网上提出问题: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首诗叫《登黄鹤楼》? 简单分析一下,这些网友绝不可能是串通好了故意去争执这件事,毕竟没有什么动机和理由,那么到底是哪儿出问题了?是教材问题,还是又一个曼德拉效应?
% }+ M i: v$ s |* u/ K2 {5 V8 K
" h3 P7 [2 h6 n( u
如果是教材问题,当然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
0 P7 ?$ _1 d3 ?$ z- K
举一个例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有一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间“低绮户”里“绮”读音就存在争议,港台一些歌手如邓丽君唱这首歌时按“YI”音唱,王菲也是这么唱的,但现在很多歌手都唱“QI”音。 H# z/ o4 l( p
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语文教材中也存在过两个读音,有的教材是“低YI户”,有的教材是“低QI户”,这就给当年的学生带来了不同的认知,网络上关于谁记忆有问题或谁小时候的教材有问题的争论一直存在。
. @+ I0 \- Z) N. ?4 Y4 ^
! H6 I% ^! B# p& ]- X1 `% f
广电部、国家语委和教育部(当时叫国家教委)在1985年12月发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将“低绮户”两个读音统一为“QI”音。在这个文件发布后再出版的教材就没有两个读音的争议了。 - c8 f& O3 L- `! Q1 K
但是,《登鹳雀楼》和《登黄鹤楼》的区别和“低绮户”两种读音的区别不同,在1985年12月以前,“低绮户”读成“低YI户”是没错的,但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当成《登黄鹤楼》不论在任何时候都是错的。
$ E l, G1 V% L6 \" o! W* n
因此,不排除个别地区的教材因为编辑人员和审核人员的马虎大意或水平问题存在错误,把《登鹳雀楼》编成了《登黄鹤楼》,类似错误当年确实有不少,但教材错误这个说法目前缺乏进一步的证据。 + Y+ k, [! ?7 v; _' V
7 {( j: |: V3 g7 r- j
有网友上传了一张《登黄鹤楼》截图,但看起来该图有点儿像PS出来的,“黄鹤楼”三个字莫名偏大,而且即使没有PS,这张图更像是某个国学读物,而不是教材。
0 _) T* G0 d$ t* d( N: x
; P+ s0 q# h2 R# ^1 i. I
教材出错概率不大,那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曼德拉效应。
( C7 P6 M7 `0 ~3 v' @; C
所谓曼德拉效应是一种非主流的心理学效应,是指大众对某历史真实事件的记忆出现集体性错误的现象。
& X) T# p9 |: F) D& m8 U v
曼德拉在2013年去世,但在很多人记忆中,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去世了,由于持有这种印象的人很多,因此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曼德拉效应。 在我国就存在两个著名的曼德拉效应。
# d0 ~0 W- q/ y9 ^7 Z/ {
6 _. v6 }" a4 Q7 K7 M5 G4 l
一个是86版《西游记》“斗法降三怪”一集中,到底有没有下油锅这个情节。 E/ O$ k6 d4 e" J8 Y! \
虽然《西游记》的首席摄像师王崇秋进行了多次辟谣,证明当时《西游记》剧组压根就没拍这段戏,因为杨洁导演曾在“偷吃人参果”一集中拍了下油锅,她讨厌画面重复,因此放弃了“斗法降三怪”里的下油锅戏份。
' i3 ?- h3 \8 ?! w+ Q7 j, Q& V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信誓旦旦表示自己确实看过“下油锅”这一段戏,只是后来被删减了。
9 y& r( W" t2 a6 ^8 U! A5 X: Z
' }6 i3 M; ]' u( B. N4 q- C
笔者认为,《西游记》这一集出现曼德拉效应的原因可能就是记忆出现偏差,比如“偷吃人参果”里有下油锅,张卫健版《西游记》里有下油锅,动漫版《西游记》里也有,再加上“斗法降三怪”的台词里本身就有“滚油锅里如同洗澡”,结果几种印象混在一起就造成了集体性记忆错误。 : t* _& V9 d3 h: b9 f
( z0 Q/ ^. [& W
同理,有些人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记成《登黄鹤楼》也存在曼德拉效应的可能。
) f! {. T; c6 t a* |1 b6 p
9 X- c2 @' x$ u5 d7 u
首先,黄鹤楼的名气要比鹳雀楼大得多,除了崔颢的《黄鹤楼》之外,还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里也有黄鹤楼,现代社会甚至还有一个香烟品牌。 ! H: X4 t/ W9 g% m6 L( h
其次,黄鹤楼前有长江,而鹳雀楼门前有黄河经过,所以出现了“黄河入海流”,正巧“黄鹤”和“黄河”读音相似,《登黄鹤楼》念“黄河入海流”简直不要太登对。
8 D) c/ f: q" N7 N1 J- E' @7 s
还有,小时候很多人背诗更注重诗词内容,反而对诗词的题目比较放松,这样也会造成记忆错位,比如这次安徽中考语文就是,说《登鹳雀楼》有些人不知道,但如果说“白日依山尽”,相信很多人都能接下来。 $ ^( }8 ]! l% u) g2 h/ K
当然,鹳雀楼和黄鹤楼在外观上看似乎也有不少相近的地方。 , w3 N$ f d1 h/ W* B
所以,比起早年的教材出现错误这个猜测,笔者更愿意相信那些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当成《登黄鹤楼》的人也是曼德拉效应的另一次展现。
. }/ y1 f; `3 p' ?0 h2 p
' y/ F; [5 S; O# z! H5 P
除了把《登鹳雀楼》记成《登黄鹤楼》这个问题外,还有一些网友在记忆中背的是《登鹳鹊楼》,有朋友发给笔者一张旧教材照片,上面也确实是“登鹳鹊楼”。 / L2 {3 ` r Q' _# ] U6 O! C
3 t& ?7 d# r6 w/ o" {1 S. E3 \
其实,这个问题倒是好解释一些,因为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早年间因为各地教材是分开编订的,也就出现了一部分教材是鹳雀楼,另一部分教材是鹳鹊楼的现象,和“低绮户”在早年教材中出现两种读音的现象相似。 8 f: [' ^( h6 o5 ]1 E
综上,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记成《登黄鹤楼》是错的,虽然不能说那些记成“登鹳鹊楼”的网友也是错的,但目前还是应该以《登鹳雀楼》为标准答案。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