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14170|回复: 1

[杂文] 《登鹳雀楼》记成《登黄鹤楼》?曼德拉效应还是教材问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4-29 19:13
  • 签到天数: 218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2-6-20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上海市
    ! Y. v: G, ?; F9 F
    ; R% ], q$ V0 ^( U7 \8 y( F: g" c
           见鬼了。
           2022年安徽中考语文出了一道题《登鹳雀楼》,结果难倒了不少考生。
    $ m* W1 t* L4 ~/ w  V9 e* t
    # E1 [; |) `( k2 W. S4 W' s' y
           这件事本身就很诡异,一首在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就熟练掌握而且很多人能记一辈子的诗却让不少初三考生失分,送分题变成“送命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C/ l8 |$ U" f( B/ B
           但是,更诡异的事情还有。

    ! e8 f9 @: G5 ^$ y/ k+ w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哪一首诗?

    9 }' W5 U( \. ^# B: L

    % Q/ y) l3 K8 I0 \0 Q" e
           估计问十个人,至少会有七个人告诉你,这就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七个人中间甚至可能还包括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孩。
           《登鹳雀楼》被誉为五言绝句之首,传颂千古,这还能有什么异议吗?

    2 G0 _% }) A( c. q  D- t
           还真有,因为在有些人印象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应该是《登黄鹤楼》。

    " J. r- l1 T) F3 H) C/ f

    2 L9 r# a$ d8 @6 T) a
           在笔者的熟人圈内,有两个人认为这就是《登黄鹤楼》,确认是小学时学的,两个人并不认识,他们的小学就读区域一个在辽宁,另一个在黑龙江。
    . k  w* d3 J1 v% w' p: a
    ( Z& B  x- r: `% G
           在网络评论区,全国范围内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当成《登黄鹤楼》的网友也是大有人在,安徽、江苏、山东、湖北、吉林和辽宁等地网友都有。
    ; S3 K* u2 E6 L9 f% q" x4 g
    ! a. l2 ]4 Z* q4 V8 P4 c6 L7 a5 B: |
           而且,早在这次安徽中考之前,已经有网友在网上提出问题: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首诗叫《登黄鹤楼》?
           简单分析一下,这些网友绝不可能是串通好了故意去争执这件事,毕竟没有什么动机和理由,那么到底是哪儿出问题了?是教材问题,还是又一个曼德拉效应?
    . C6 N1 s  C' C' d$ C
      `2 [2 ^, d3 p6 s
           如果是教材问题,当然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

    ; {$ I8 }$ g& M, f; F: u
           举一个例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有一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间“低绮户”里“绮”读音就存在争议,港台一些歌手如邓丽君唱这首歌时按“YI”音唱,王菲也是这么唱的,但现在很多歌手都唱“QI”音。
    ' Z7 W7 @) s$ _# X, a2 P/ r
           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语文教材中也存在过两个读音,有的教材是“低YI户”,有的教材是“低QI户”,这就给当年的学生带来了不同的认知,网络上关于谁记忆有问题或谁小时候的教材有问题的争论一直存在。

    8 g8 Y% z$ D1 Y- k! Z1 }0 A
    3 Y/ x3 I- N! f8 X1 g: ?' `
           广电部、国家语委和教育部(当时叫国家教委)在1985年12月发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将“低绮户”两个读音统一为“QI”音。在这个文件发布后再出版的教材就没有两个读音的争议了。
    , {$ p( K3 ?! {' q" `( B+ {8 \. ^. ]
           但是,《登鹳雀楼》和《登黄鹤楼》的区别和“低绮户”两种读音的区别不同,在1985年12月以前,“低绮户”读成“低YI户”是没错的,但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当成《登黄鹤楼》不论在任何时候都是错的。
    , e; ^4 j) U7 z
           因此,不排除个别地区的教材因为编辑人员和审核人员的马虎大意或水平问题存在错误,把《登鹳雀楼》编成了《登黄鹤楼》,类似错误当年确实有不少,但教材错误这个说法目前缺乏进一步的证据。

    ) U4 M( r& e' A3 ~4 ~& p
    # }4 @) f  i2 }9 I- i- @
           有网友上传了一张《登黄鹤楼》截图,但看起来该图有点儿像PS出来的,“黄鹤楼”三个字莫名偏大,而且即使没有PS,这张图更像是某个国学读物,而不是教材。
    2 I) l2 G( r6 n+ N
    2 e0 m0 w, U4 z9 y7 }& |
           教材出错概率不大,那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曼德拉效应。
    : F% i5 C" J4 d7 B! U- M) L
           所谓曼德拉效应是一种非主流的心理学效应,是指大众对某历史真实事件的记忆出现集体性错误的现象。

    0 c0 f, n9 }. }- m, J
           曼德拉在2013年去世,但在很多人记忆中,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去世了,由于持有这种印象的人很多,因此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曼德拉效应。
           在我国就存在两个著名的曼德拉效应。

    * ~, c- y2 L8 k; V: q1 p) `
    4 V/ V, E0 U# ]5 w: D9 {" n1 f
           一个是86版《西游记》“斗法降三怪”一集中,到底有没有下油锅这个情节。
    $ F( b4 n: H2 F' S- z- f
           虽然《西游记》的首席摄像师王崇秋进行了多次辟谣,证明当时《西游记》剧组压根就没拍这段戏,因为杨洁导演曾在“偷吃人参果”一集中拍了下油锅,她讨厌画面重复,因此放弃了“斗法降三怪”里的下油锅戏份。

    1 b9 t6 L; s, ~% J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信誓旦旦表示自己确实看过“下油锅”这一段戏,只是后来被删减了。
    5 B! o% Z! ]8 {# a7 Z% N- h( ^

    ) e  c' _8 r' |5 O
           笔者认为,《西游记》这一集出现曼德拉效应的原因可能就是记忆出现偏差,比如“偷吃人参果”里有下油锅,张卫健版《西游记》里有下油锅,动漫版《西游记》里也有,再加上“斗法降三怪”的台词里本身就有“滚油锅里如同洗澡”,结果几种印象混在一起就造成了集体性记忆错误。
    ' s/ X  K/ i  e: t9 _- C+ s& L

    3 u) S; R, E! z* Y
           同理,有些人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记成《登黄鹤楼》也存在曼德拉效应的可能。

    " U' h5 ^% R4 s* w! I

    * k6 w6 ?% Z6 U# O6 i$ Z
           首先,黄鹤楼的名气要比鹳雀楼大得多,除了崔颢的《黄鹤楼》之外,还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里也有黄鹤楼,现代社会甚至还有一个香烟品牌。
    ; Q5 g8 M, _# |+ F9 g  c, l
           其次,黄鹤楼前有长江,而鹳雀楼门前有黄河经过,所以出现了“黄河入海流”,正巧“黄鹤”和“黄河”读音相似,《登黄鹤楼》念“黄河入海流”简直不要太登对。
    , o1 ~; p. I% O
           还有,小时候很多人背诗更注重诗词内容,反而对诗词的题目比较放松,这样也会造成记忆错位,比如这次安徽中考语文就是,说《登鹳雀楼》有些人不知道,但如果说“白日依山尽”,相信很多人都能接下来。
    - t2 N) W$ r& |+ `. Y7 Z: d
           当然,鹳雀楼和黄鹤楼在外观上看似乎也有不少相近的地方。
    * T7 M" _7 V" w, M( D/ q0 i: ]
           所以,比起早年的教材出现错误这个猜测,笔者更愿意相信那些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当成《登黄鹤楼》的人也是曼德拉效应的另一次展现。
    $ P3 I- S" a: M

    - N* J! L/ [" T( P0 u/ {) D8 ~0 }
           除了把《登鹳雀楼》记成《登黄鹤楼》这个问题外,还有一些网友在记忆中背的是《登鹳鹊楼》,有朋友发给笔者一张旧教材照片,上面也确实是“登鹳鹊楼”。
    + ~  r6 I. u" n! Y
    . F: x! Z0 `. t  |9 V1 `- W2 p5 O, t( G4 C
           其实,这个问题倒是好解释一些,因为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早年间因为各地教材是分开编订的,也就出现了一部分教材是鹳雀楼,另一部分教材是鹳鹊楼的现象,和“低绮户”在早年教材中出现两种读音的现象相似。
    & j0 e4 q' E- X. D2 ^5 @9 b( C! A
           综上,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记成《登黄鹤楼》是错的,虽然不能说那些记成“登鹳鹊楼”的网友也是错的,但目前还是应该以《登鹳雀楼》为标准答案。
    南通0
  • TA的每日心情

    2024-4-29 19:13
  • 签到天数: 218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市

    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

    : ^- G' T5 n/ T; n
    : q/ e; L+ S7 M8 m

    16.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这期间,总会有一个人离你很近,可能是空间的“近”,可能是情感的“近”,可能是思想的“近”……

    请以“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 D+ V. K& X8 `5 K  G4 k


    * F7 S1 G, x# S# `0 f

    【例文】

    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

    时光总是把人抛,淡忘了这三年学习生活的烦恼,湮灭了这三年如诗如歌的妖娆,却总也忘不掉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

    那个人,总是让我一念倾城,伴着这未央的夏色,热风拂柳,轻轻吹进我微启的窗棂,慢慢把往事细细揣摩。那个人,总是让岁月在我夏意渐深的琴弦中,不经意跳出昨日的欢愉。


    4 o" N2 j: @/ o8 w6 s% j5 ]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春夏秋冬在时光变换中周而复始的轮回。那个人,终于孕育出春天花枝招展小姑娘那清纯如水的明媚,渲染出夏天热烈奔放小伙子映照天宇的火红,沉淀出秋天娴静端庄大家闺秀落落大方的温婉,妆扮出冬天沉沉凝重老人们镌刻时空的深思。


    8 A/ a' s% v$ _3 U# ~" f6 L- c

    那个人,带我仰望苍穹,历史的金戈铁马,踏醒了长江两岸仲夏的灯火;就连那团蒲扇,也在那个人的感召下,在夏日的闷热中长满了精神,吹醒了窗外那只飘零的青鸟,不再冷眼这红尘阡陌。

    9 m+ k" g& f! n8 h7 C" U" o, y

    那个人,时刻牵着一枝新柳,慢慢随风轻舞,带着我在清浅的四季流年中把光阴细数。好男儿志在四方,再也不需要谁在耳边低语倾诉。常年累月的耕耘,我坚信必将迎来早有花开的声音弥漫流水潺潺的山谷。学子的青春是火红的,犹如那金色火球从东方喷薄而出,款款滚动,冉冉升腾,始终要把这万道金光,泼洒于葱茏的北国南疆,照遍那喜马拉雅和长江黄河的浩瀚巍峨。


    6 c/ `. H' {0 L. w/ b

    那个人,让我懂得,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当然应该拥有烈火燃烧的明媚青春。不要说,夸父逐日,那是凌云壮志执着的追求;不要说,精卫填海,那是穿行漫漫雨季中追逐理想的英雄宏图。当风为歌,吟一曲斗士出征的壮哥,不悲不亢,用顶天立地的行动,在洋溢着唐风宋韵的国度里不把时光虚度。真正的少年,从不在意一路上茕影孤独,他们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实,慢慢装点风景素雅的路途。

    2 X9 R, I- `4 {# }

    那个人,让我从不眷恋烛影摇红,仰望疏帘淡月,我们用中流击水的豪情,镌刻好今生前行的脚步。时光终究要谢却春花的姹紫嫣红,但那个人的召唤,让我们用血肉之躯托起一树碧玉妆成的墨绿。青春就是一阕阕昂扬着勃勃生机的进行曲,只有勃发出与日争辉的朝气,才能凝聚力量,才能引领希望,才能让与生俱来的行囊装满一路捡起的诗句,摇曳出熠熠的金辉,演绎一曲独属于这个伟大奋进时代的轻歌曼舞。

    * \3 n+ N) U' z* E& M6 m& ^
    忆往昔,母校师恩难忘,饮一杯时空悠长;看今朝,黉宇万紫千红,弹一曲时光飞度。淡忘了优雅如菊的光韵,依然记得那个人曾经与我们的相依相扶;淡忘了栉风沐雨的艰难,依稀想起那个人在青石小路上让我初心如月的脑洞顿悟。
    & ?7 S2 X) E1 y0 R' t9 \

    老师,您就是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

    2 m  {+ @! c* o) o) F( }3 ]' p. j0 ^

    【解析】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写作。

    一、审题。“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这个题目,“这三年”首先限定了写作故事发生的时间,也就是从七年级到九年级这三年的初中生活。从“离我最近的人”可看出,本文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记叙的是三年初中生活与我们有交集,对我有影响的人。题目中,最关键的词语是“最近”一词,这里的“最近”,不仅仅是物理距离上的最近,更是情感上的最近,还有可能是思想认识上能与自己达到高度共识,有一致看法和观点的人。本文应该写成记叙文,在写离我最近的那个人的同时,一定要联系“我”,“我”和“他”一定要有交集,切忌只写“他”而没有“我”。

    # m7 Q) S* n' V6 ^, S" o1 A6 X; x

    二、选材立意。如果从距离和情感上来选材,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可能是爸爸妈妈或是老师同学,他们围绕在我们的身边,默默的注视着我们,关怀着我们。当我们遇到难事需要他们时,他们会热情地支持着我们,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成全我们。可具体写出他们是如何帮助关怀我们的,把空间的“近”和情感的“近”结合起来。如果从思想和情感的“近”来选材,我们可以把那些最能理解“我”、支持“我”想法的人,比如,你有很多理想和抱负却与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老师的支持,这时支持你的人出现了,他与你心灵相通,想法一致(就像张岱与湖心亭的金陵人一样的痴)与你的灵魂最近,是你的知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5-7 07:07 , Processed in 0.282185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