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楼主: 老丁

[静海杂谈] 带你逛逛以前的南大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2-14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水烟的等级分类与品牌发展 兰州水烟历史上根据质量差异划分为"甘"、"肃"、"合"、"作"四个等级,其中"甘"字代表最高品质,"肃"字次之。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17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NTLHR + 10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2-14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1950--1960年代看到的南通人吸水烟的铜质烟台儿......现在很少见了。。。。。

    手里拿的是水烟台儿,正在吸水烟

    手里拿的是水烟台儿,正在吸水烟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17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NTLHR + 10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2-16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这种分级体系体现了传统工艺对烟叶选材、配方及加工精细度的严格把控。近年来,当地在传统分级基础上创新推出"兰字"牌和"兰花牌"水烟,其色香味形更胜前代,被称为烟中"王牌"。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17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NTLHR + 10 赞一个!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2-21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方形压制的制作工艺 兰州水烟的方形压制是其独特工艺的重要环节。制作时需将烟叶经撕筋、晾晒、配料等工序后,与胡麻油、槐花、香料等混合压制成一公尺见方的烟墩,再人工推丝并压入模具形成小方块成品。这种压方工艺不仅便于保存运输,也使烟丝紧实均匀,保证了燃烧时的香气稳定性。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160 收起 理由
    不为什么 + 10 赞一个!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2-23 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配方特色与功能性价值 甘字、肃字等高端水烟以青烟为主料,辅以当归、薄荷、麝香等三十余种中药材,兼具消瘴、提神、防蚊功效。黄烟则添加姜黄、冰碱等辅料,形成金黄色泽。独特的配方使兰州水烟在明清时期成为阴湿地区民众的"神药",其烟气经水烟瓶过滤后刺激性降低,形成有别于普通烟草的吸食体验。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160 收起 理由
    老丁 + 100 赞一个!
    不为什么 + 10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2-26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历史传承与文化符号 作为中国黄花烟的代表,兰州水烟制作可追溯至明初,青城古镇在清康熙年间已成为核心产区。传统作坊式生产完整保留了撕筋、焖烟、推丝等古法工序,黄铜水烟瓶上的雕刻艺术更使其成为兼具实用价值的工艺品。尽管现代纸烟普及导致水烟业式微,但"甘"字水烟仍承载着西北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记忆。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50 收起 理由
    老丁 + 100 赞一个!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2-26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1960年代用的铜水烟壶,南通叫水烟台儿
    2668069565_1997770924.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50 收起 理由
    老丁 + 100 赞一个!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4-6 14:46
  • 签到天数: 170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5-3-3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南大街也没有以前兴旺!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10 收起 理由
    老丁 + 100 赞一个!
    北大荒人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4-6 14:46
  • 签到天数: 170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5-3-3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要是不扩建,保持老街风貌可能会好些!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10 收起 理由
    老丁 + 100 赞一个!
    北大荒人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3-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盆景园 发表于 2022-1-30 23:03
    那时经常去高隆吉为岳母买水烟

    五六十年不见人吸水烟了。。。只是小时候看到我祖父用水烟台儿吸水烟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50 收起 理由
    老丁 + 100 赞一个!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3-13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1950年代爷爷也有几个烟友常聚在一起吸烟聊天,用水烟台儿抽三四下轮流转了抽。。。。。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50 收起 理由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3-1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19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水烟市场上很难买到就托朋友从兰州带买回来........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50 收起 理由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5 11:4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5-3-31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有谁吃过水烟的,吸了有什么感受?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50 收起 理由
    盆景园 + 50 赞一个!
    老丁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4-7 04:49 , Processed in 0.17042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