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逛逛以前的南大街 小时候家境贫寒,居无定所,经常搬家,但搬来搬去总是距南大街不远,故对南大街的部分路段了如指掌。 过了濠南路左边第一家是一个水果店,各式各样的应时水果摆放得很漂亮,小时候最引起我关注的是门口放的榨汁凳,将削好皮的甘蔗剁成小段放在园盘下,用力一压,甘蔗汁就顺着园槽流到前面的杯子里,五分钱一杯,小孩子都喜欢喝。 水果店旁边有个脚踏车修理铺,还有一个卖鱼的小店,一到过年这里就成了蒸大糕的加工点,40斤米屑可做成16条大糕。看师傅将蒸好的大方块用线分割成一条条嵌着红线的年糕是很开心的事,热气腾腾、香味扑鼻,赏心悦目。 街对面是点心店和一家小饭店,过年时替大家加工馒头、笼糕,落笼时也是热气弥漫,犹如仙境,每到这个时候这一带便热火朝天、热闹非凡。过了饭店就是“三官殿巷”,那时我家就在巷子西头,,儿子女儿上小学,从家中出来,出了巷子从街对面的“獭猫巷”一直往东就到了“通师一附”。 獭猫巷南面是个酱园店,从小到大一直在那里打酱油,买酱菜。这个店的柜台在左边,放满了各种各样的酱菜缽头、酱油坛子,右边厅堂还放置了一个小石磨,磨芝麻油,里面的天井有几只大酱缸,做酱、抽酱油、腌酱菜全在这里。那时的东西很便宜,小时候大人常常叫我去买二分钱一块的甜包瓜,二分钱一包的酱萝卜,二分钱一两的“酱麻油”(酱油瓶里淋几滴麻油),回来后下面条,或冲一碗酱油汤当菜,有了几滴麻油也会满屋飘香。 三官殿巷子口有个理发店,四个转椅,三男一女四个理发师,二角钱理发洗剪吹,还修面刮胡子,服务十分周到。过了理发店南边是个牙科诊所,拔牙补牙镶牙。酱园店旁边有个小杂货铺,紧挨着“旧教场巷”,巷子向东距“通师一附”更近。再往南两边还有裁衣店、颜料店、洋纱店、煤球店,就到了“把总司巷”,巷口是家羊肉馆子,朝街的玻璃窗上贴满了白底红字“提汤羊肉”“冷切羊肉”“羊肉粉丝”等字样,到了冬天从那里经过,煮羊肉的锅里冒着热气,羊肉的香味随风飘扬,很是诱人。 “把总司巷”向西四通八达,巷内有城南派出所,1970年儿子二岁时不慎迷路走失,我四处寻找,并第一时间去派出所报案,多亏民警同志认真负责,更感谢那个年代的民风纯正,不多久,儿子便被人送上门来,所以记忆特别深刻。 羊肉馆子对面是个回教馒头店,店主是个瘦高个老头,皮肤黑黑的,留着花白山羊胡子,带着一顶回民特有的白帽子,他做的“高庄馒头”一层一层的,很有韧劲,非常好吃,经常去买。后来发现这个老头日渐憔悴,左额上害了个疮,又过了一段时间,额上的疮变成一个小洞,他用“裱信纸”搓了个纸棒塞在里面,看上去很痛苦,不多久,老头病重回老家了,这个店从此关门歇业。馒头店隔壁就是“张海如豆腐坊”,一条小毛驴蒙着眼睛不停地拉着磨盘打转,雪白的豆沫从磨盘中流出,旁边吊着个大布兜,将磨好的豆沫放进布兜,师傅不停地翻动,豆浆就哗哗地流入缸里,去买豆腐,做豆腐的过程看得一清二楚,吃得也放心。他家的豆腐做的好吃,远近闻名,有时懒得做菜,就去买块豆腐,放点调料和葱花戳戳,也是不错的选择。 豆腐坊南面是“顺祥斋”茶食店,门面不大,只有一开间,专做一些精细糕点,如绿豆糕、云片糕、嵌桃麻糕、寸金糖等,过年的时候生意兴隆。南隔壁是卖香烟,酒的铺子,也卖咸菜、酱瓜、粗粒子海盐,这个店正好在“医校巷”转角处,所以一半朝西,一半朝南。过了这个店,就到了“高隆吉”,“高隆吉”坐西朝东店面很大,是长桥以南最大的杂货商铺,在南通很有名气,从“医校巷”到“医校小巷”这么长的地段就他一家,商铺对面是医学院的宿舍楼围墙,所以这里也是南大街比较宽的地方,他家的店堂门板卸下后全部樯在对面的围墙上,多出来的围墙位置,正好成了南通城的戏院、电影院贴海报的园地,红红绿绿的纸,五颜六色的字,十分醒目。 “高隆吉”三开间,北边柜台卖香、烛、纸、冥票、烛台、香炉、水烟等祭祖用品一应俱全,南边卖锅、碗、瓢、勺、盆、绳索、钉耙、锄头、水缸等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中间是厅堂过道,后面是一个很大的天井,放满了缸、盆、坛坛罐罐等不怕雨淋的货物,还有许多房间,是仓库和伙计的宿舍。 过了“高隆吉”就到了“邱家巷”,从巷子向西是“城南菜场”南门,那里有个二层楼的建筑,是报社的印刷厂,再往西转个弯就是健康路,路路相通。邱家巷对面是“城南粮站”,一座非常好的四合院,南屋是会计室,买米付钱的地方,拿了牌子去北屋秤米、打油,我们领粮票、油票、豆腐票也在这里。
(该文2021.12.24.《南通周刊》发表)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