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相册
- 分享
- 日志
- 记录
- UID
- 281037
- 帖子
- 0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6-7 16:31 |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上大学时,我的一个心理学老师告诉我们:“语言会改变未来。”2 `( b m: o* ~1 x% e
; M4 O0 J6 v! u# Z* X当时我就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做了几年育儿博主后,我更坚信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p3 `5 y* @' u/ g9 h, @
! h; I+ X: R8 z0 p; w* t+ P) z
很多父母常常抱怨孩子常常会犯错,父母说她,她又不听,听了又不做,做了又犯错,错了还不改。孩子的问题之所以会如此顽固,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
" ]" I6 g6 x# f: u+ j: F4 l* h1 w9 o- w! B
6 s. `$ p" c2 c- j, s
+ M- U& G0 W5 `, f/ `( G" x
如果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采用了错误的语言和语气,就会增加孩子内心的抵触情绪,大大降低了沟通效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父母如何才能提升亲子间的沟通效率。+ x6 |- J. w+ ?6 h8 c5 Y) e
$ L# |6 Q0 ?' A% X& \) N
1、少用命令式的语言
) @! E$ H5 ?5 Y: c1 F( @& r5 x' Y
' u- o( B2 `! W* [5 e) Q# I/ @# _9 y
' M, h3 {/ M, N! u9 q4 E“你过来。”- ~! x" K* m M4 \: Z* ^' i; I
; Y( v$ w) g; N“不可以”
. }) n0 J; ?! ]9 K3 v. o$ M0 \) l
“快吃饭”
T' c! ^, z- `( Y% T
) R6 n$ }& {9 |1 ^: |0 \. K作为父母,我常常习惯性地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孩子谈话,与其说是谈话不如说是发布命令。$ E) E( [/ v. w" Q; _
; Q* Z# v/ d) t$ m- e+ U/ _' \$ R研究发现,80%的孩子生活中充斥着命令式的语言,而发布命令的人多是父母。当父母用命令式的语言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孩子只有两个选择,服从或者接受,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3 a! n, {# y3 j% [+ A0 U. @" |- a( J9 h" Z& H9 S+ P0 p- v
如果我们用陈述性的语言给孩子提供一些咨询和建议,留给孩子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b# `8 _! c+ Y
F x# @) h) d6 `$ ~; g4 X6 N2、善用语言诱导& X' p+ J1 G& n, x a" D
/ ]7 j1 {2 h. C& f8 l7 h2 a; H# d' h3 N
假如桌子上摆满了纸笔、颜料和水果,陶土等材料,下面有两种说话方式,你会选哪个?
4 q. h- t7 l5 a q7 l8 b% c0 x3 A$ p' z J$ [
方式一:“宝宝,今天我们来画一个苹果,好吗?”9 t, u9 r, G7 G0 b% _
8 y% k" m/ j1 T; f# e% ^方式二:“桌子上有纸笔、水果和陶泥,想怎么玩都可以!”3 K6 A8 s: J6 V5 r! H
) l8 K/ g3 z2 P当你用第一种说话方式和孩子说话时,孩子的选择只能是画或者不画,画也只能用笔画。
& U3 [7 y" k! o$ U- p6 t, w8 g6 k- p' V: q5 u- I
当你用第二种说话方式和孩子说话时,孩子可以选择画笔画画,也可以用手指画画,当然也可以制作陶器,然后用画笔涂色。
8 a1 }, s! [. |- J1 c+ w; G& b
+ g+ ?. V6 K5 u. e8 o2 v* i看到了,当父母开始用陈述事实的方式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孩子就有了无限可能。# S" x0 Q+ K! @0 ^, v
7 D) [; S! I. ^0 }1 r
3、少用提问方式
& T) h# z" m5 e7 D7 s$ R* ^* c# Z+ B8 c: O4 O& a7 [
& k- C, q& L0 Y2 M+ g- w“这是几啊?”/ r; K, e- ^2 r7 O4 `
5 k$ L$ A0 ?; ]3 }
“这是什么颜色?”3 `( a3 J* L: M: Y; }' ~6 y
( H3 I% o) @4 i/ A: M
“这是什么动物?”5 w- b9 Y* K4 b" C& m. x8 |8 L
1 y0 p8 h0 w7 b* T
当父母发问后,并没有得到所希望的答案,父母会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发问,去诱导,这是不对的。, y! w: P+ w9 A
( v6 y, T5 f6 j2 i) ?- ~1 @9 K" \6 [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问题改为“这是三”“这是绿色”“这是小狗”等陈述性话语,就可以给孩子大量有用的信息,而由孩子决定自己需不需要。( ] m/ e' I6 V. ]8 D( J) f, m
+ K6 o! u5 V/ C很多父母喜欢通过提问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希望他们能在自己的诱导下去思考。然而任何一个不是出自好奇心的问题,都会让孩子的选择失去依据,孩子就琢磨父母所希望的答案,且没有认真思考和梳理自己的想法,这是不对的。
) V, P: X" u0 O+ k( t8 ]1 C8 ~$ v6 l# H( X
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以孩子为主导,在游戏的环境中让孩子学会思考、分析和梳理目标。
" Z9 g8 I& d% [, r9 m8 P
6 a" ?8 k1 i6 n* g2 [6 V最后( s* j% S, b! ]; v
& @: @. I" o. f# h4 y, H. J
3 I+ _' _3 J' ~2 d) [
让父母完全避免用命令式的语言、提问式的语言和孩子沟通有点不现实,毕竟这两种亲子沟通方式太深入人心了。如果我们愿意作出一点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就可能给孩子打造一个全新的世界,更大的思考空间
0 O+ Z+ R3 e2 G: @8 Z/ z' t4 Q, U- M, @. z2 x' R8 h J
南通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