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5132|回复: 3

[新闻快讯] 通康师生共祭张謇墓 赓续东西两地百年教育情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5-4-4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清明节来临之际,南通啬园内迎来了一场特殊的祭扫,来自甘肃省康乐县蓝川中学的师生代表,与南通市虹桥二中康乐班的学生,共同祭扫张謇先生。师生们以鲜花寄托哀思,用一场跨越千里的教育对话,再续两地的教育情缘。


  啬园内翠柏劲挺,气氛静谧庄重。甘肃省康乐县蓝川中学的20名师生,以及来自南通虹桥中学康乐班的学生,向张謇先生塑像敬献花篮,瞻仰张謇塑像,表达对这位教育先贤的崇高敬意。


图片1.png


  在上世纪初,南通就与康乐结下了的教育情缘。1913年,甘肃康乐人牛载坤慕名来到南通拜访张謇,在张謇“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牛载坤于1914年在康乐县倡办了当地第一所学校——树风学校。张謇不仅为该校书写校名匾额,还将南通师范“坚苦自立、忠实不欺”的校训赠与学校。蓝川初级中学副校长马庆祥说:“希望我们的师生能够理解张謇先生的嘱托,传承张謇先生‘尺寸行之’的精神理念,努力工作、刻苦学习,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百年后,南通和康乐两地的教育薪火相传。自1999年开始,南通市虹桥二中便和康乐县贫困学生开展结对帮扶。2001年,虹桥二中成立了“康乐班”,目前,共有120名康乐学生先后来到“康乐班就读,已有98名学生毕业。二十多年来,南通“情系西部”的教育援助结出了累累硕果。


图片2.png


  南通市虹桥二中学生处副主任姜域说:“‘康乐班的初心,既是张謇‘教育救国’精神的百年延续,也是当代教育公平与社会责任的实践典范。张謇先生‘父教育 母实业’的思想启示我们,东西部协作需以教育为纽带,最终实现培养人才与推动发展的双重目标。”


  如今,资助康乐县的学子早已不是一个班、一个学校的爱心之举了,它已辐射到南通全社会。每年寒暑假,南通火车站为学生早早订好返乡车票,市出租车总公司珍珠黄爱心车队的的哥、的姐成了学生们的“专车司机”,免费接送。两地的教育情缘,正是在这样的爱心接力中薪火相传。



来源:掌上南通客户端


南通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5-4-4 20:23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好!好!好!
把教育的名额,汗水洒在自己的国土上,帮扶西部内地省份,远好于追求国际化引进黑人浪费资源。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5-4-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他的墓被挖开过吗?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5-4-5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南通一仙 发表于 2025-4-4 20:47
他的墓被挖开过吗?

    在1969年的7月的一天,墓地被造反派砸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4-15 22:14 , Processed in 0.187686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