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会议围绕“光电探测技术”主题,探讨和推进我国红外探测、高光谱成像、激光探测、微波视觉等探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会议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国遥感应用协会高光谱遥感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红外与毫米波学报联合举办,南通长三角智能感知研究院、长三角光电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承办。会议吸引了40余名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20家高校院所的院士专家参与。
本次会议在近年来光电探测技术取得多个方向突破的背景下召开。当下光电探测技术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光谱成像、光纤通信、环境监测、空天感知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次会议的举办主要是搭建平台汇聚高校优质资源和杰出青年学者,为南通海外引才项目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南通抢占人才高地,同时进一步推动感知院产业化发展进程。
褚君浩在致辞中说,南通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同时也更加注重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只有将先进的技术与实际的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本次会议邀请到了多位在光电探测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院士专家和行业大咖,为南通市光电探测技术与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期待通过今天的交流与探讨,能够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为南通市乃至全国的光电探测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保德林对出席会议的各位院士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他在致辞中提到,当前南通创新区正加快布局主控类和车规级IC设计和应用、生物医药和创新器械、算力和人工智能、船舶海工服务业领域,聚力打造涵盖“紫琅硅谷”“紫琅药谷”“紫琅智谷”和“船舶海工服务业集聚区”的“三谷一区”高水平现代科技园区。南通创新区抢抓光电探测、智能遥感产业发展机遇,招引聚集了感知院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着力打造涵盖光学芯片-核心器件-系统集成的特色集成电路产业链,以创新“关键变量”撬动发展“最大增量”,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多位深耕光电探测、智能感知领域的院士专家齐聚南通创新区,既是对创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创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推。恳请各位院士、专家关心支持创新区发展,为创新区的光电探测、智能感知产业把脉问诊、出谋划策,携手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感知根基,共同推动南通在新时代实现新跨越。
会议进行了题为《空间应用红外探测器:从量子到操控》《激光探测新技术及应用进展》《基于热辐射超构芯片的人工智能红外检测技术》《从微波视觉到具身智能雷达》《显微高光谱成像及应用》《星载高光谱成像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主旨演讲,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现场氛围热烈而融洽,与会者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为光电探测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通创新区将光电产业列为优先发展方向,依托长三角光电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南通长三角智能感知研究院、帝奥微电子、米乐为微电子等大院大所及科创企业,打造长三角光电技术创新高地。本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南通及全国光电探测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能,与会专家围绕关键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及产业链协同等议题深入交流,进一步凝聚共识,标志着我国光电探测产业在多方协作下迈向更高水平发展。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主任陆卫,国防科技大学少将教授、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胡以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赵强,市科技局局长、创新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吴佳华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