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天宁寺,坐落于寺街之中,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咸通年间。寺街之名,亦因天宁寺而得以传承。这座寺庙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南通人民的骄傲,民间素有“先有天宁寺,后有南通城”的美誉。
历经千年风雨,天宁寺虽多次修缮,但安全隐患仍不容忽视。特别是天王殿,其正脊曾因年久失修而塌落。去年7月,天宁寺启动了保护性修缮工程,经过半年多的精心施工,天王殿修缮工程已全面竣工,正式对外开放。
此次修缮,天王殿的木料部分全部采用朱红色油漆刷涂,外墙则选用佛教黄的涂料进行粉刷,古朴庄重,彰显寺庙的庄严氛围。同时,天宁寺在修缮过程中,始终坚持采用传统材料和工艺,如门窗木构件的“披麻挂灰工艺”,力求修旧如旧,还原千年古寺的原貌。
据天宁寺监院德慧法师介绍,天宁寺最近的一次大修是在1990年。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雨侵蚀,寺内许多建筑出现倒塌和破旧。特别是去年3月,因连续大雨,天王殿东北角屋面花脊木构腐朽严重,再加上雨水侵袭,屋面出现坍塌,导致屋顶正脊受损。为此,天宁寺迅速封闭天王殿,并上报国家文物局,争取修缮资金。
在修缮过程中,天宁寺保护修缮工程项目负责人丁乙带领团队,对金刚殿瓦屋面、漆作以及整体木构进行了归安和修缮。同时,天宁寺还邀请了古建筑研究者刘江岭进行技术指导,确保修缮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值得一提的是,天宁寺内文物古迹众多。殿里所有的柱础全部是明朝构件,大雄宝殿的柱础更是宋朝构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天王殿里的瓜棱柱,则是仿宋朝风格,于明代天顺七年重建。大雄宝殿的瓜棱柱,在全国更是仅有南通天宁寺和宁波保国寺两家寺庙采用,这也是天宁寺能够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佐证。
春节期间,天宁寺正常对外开放。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雄宝殿仍在修缮中,寺内不便进香。市民和游客可以前来朝拜,感受千年古寺的庄严与神秘。
此外,天宁寺大雄宝殿的维修工作仍在进行中。相对于天王殿来说,大雄宝殿的维修工作更加复杂。在修缮过程中,文保人员还在殿里的木构中发现了更惊人的秘密。这一发现究竟是什么呢?敬请期待后续报道。
来源:掌上南通客户端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