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可以是一个坐标,标注经济走强的发展态势;十年,可以是一把算盘,精算富裕生活的幸福指数;十年,可以是一本日记,记录沧桑巨变的美丽故事;十年,可以是一把尺子,丈量社会文明的全新高度。
人均存款稳居全省前列,创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满堂红”……过去十年,南通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叠加风口促开放、强动能、筑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沧桑巨变”。
南通将牢记殷殷嘱托、把握历史主动,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这几年,像做梦一样!”南通市崇川区狼山镇街道同心社区园林佳苑的居民黄丽萍十年前怎么也不会想到,有生之年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花园洋房。
2014年以来,南通主城区大力推进安置小区建设,10万人的安居梦加速成为现实。2016年,南通启动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工作,两年后建成占地1080公顷的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人居条件越来越好,生态环境越来越优,曾经被码头工厂包围的同心村也彻底改头换面。园林佳苑分房那天,黄丽萍一口气掏出40多万元,拿下两套小洋房。
“这样的幸福生活是你们亲手建设出来的,是大家一起奋斗出来的。”2020年11月12日,对江海大地沧桑巨变、幸福生活点赞。2021年1月19日,南通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时任南通市市长王晖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南通202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36.3亿元,成为江苏第四座“万 亿之城”。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南通人均储蓄存款达16.1万元,列全省第2。这些年,南通的百姓越来越富: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374元、15821元;2023年,全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512元、32977元,较十年前增长87.3%、108.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1,较2014年缩小0.21。
百姓富源于经济强。过去十年,南通GDP连跨6个千亿级台阶,“强”的成色越来越足。先看整体: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52.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万元;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13.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9.2%,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列第23,在地级市中位列第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3万元、较十年前翻番。再看局部:下辖7个区县板块经济总量均超1300亿元,如皋、海安、启东、如东列全国百强县前50强,崇川、海门、通州列全国百强区前60强,形成“七虎竞南通”的独特风景。
今年第三季度外贸总值达1121.2亿元,首次单季突破千亿元,10月进出口贸易额324.6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1到9月,南通港通海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7.34万标箱,同比增长21.82%,其中内贸集装箱同比增长24.82%;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3%,稳居江苏前列……临近年底,南通多项成绩表现不俗。
12月9日6时15分,南通港通海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通海港区是海轮进入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后北岸的第一个港区,也是南通市重点打造的现代化集装箱港区和江海联运枢纽港。今年前11个月,南通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4.8万标箱,同比增长36.8%。许丛军 摄
经济体量越大,上升难度越高。南通经济发展快进稳进,尤其是站上GDP万 亿元台阶后,一路爬坡过坎、闯关蹚路,表现出强劲韧性和持久后劲。取得这番成绩,南通靠的是什么?答案是改革与创新。
改革,立时代潮头。40年前,以跻身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列为标志,改革开放的东风劲吹江海大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南通实施“四项机制”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培育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等多项重点改革任务,全方位推动经济发展换挡提速。今年,南通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2024年全市重点实施的改革试点清单和县(市、区)特色改革试点清单》,落细落实中央和省重点改革任务。
“南通因改革而兴,必将靠改革而强。”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表示,南通是开风气之先的“中国近代第一城”,是站在改革开放前沿、因改革开放而兴的活力之城。全市将以追江赶海的精神奏响江海大地的改革强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创新,聚跨越赶超之势。2014年,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53件,高新技术企业仅663家。2023年,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8.3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622家,均是十年前的5倍多。近年来,南通引培省双创人才677人、省双创团队50个、海归人才4000余人、高层次人才约12万人,人才资源总量超160万、居全省第一方阵。去年留通、回通、来通高校毕业生7万人,是2019年的4倍多,实现“出去一火车,回来几火车”。源源不断的人才“第一资源”,滚滚涌流的创新“第一动力”,共同构成持续推动江海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十年,对一座城市而言,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经济体量之变,生态环境之变,区位战略之变……南通的答案是地位分量之变!
2021年以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省委省政府对于南通的定位是“建设江苏新的增长极”。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期间,省委领导同志勉励南通发挥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经济总量过万 亿元后,南通的城市能级更“重”了,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体系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关键一极”。
登高望远,竞无止境。承载着南通“好通”、“左右逢源”的勉励嘱托,全市上下都在思考和讨论,“下一个 万 亿”在哪里?
破解这一命题,南通明晰主路径:向“新”而行,打造中国现代工业名城。全市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跨江融合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答好这一命题,南通明确主战场:向“海”图强,打造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南通把沿海作为迈向“下一个万 亿”的最大增量和关键变量,以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创新为动力,持续优化沿海空间和产业布局、加强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强化海洋产业要素保障等,更好支撑江苏沿海经济带发展。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相信下一个十年,一个经济更强、百姓更富、环境更美、社会文明程度更高的新南通,将再迎高质量发展新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