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老街,一段故事
《重走启东老街》第五期
带你走进合作镇的曹家镇老街
让我们在文字、图片和视频中
回忆属于你我他的美好旧时光
与初冬暖阳相伴,我们走进合作镇曹家镇村,在曹家镇新街,街道两旁店铺云集,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拐进新街的一个小巷口,我们犹如窥见另一个时空,这里虽与新街相隔几十米,却似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热闹繁杂,一个寂静沧桑。眼前的一切都在提醒你:这就是曹家镇老街!
镇上的建设、中心、建生、新民四条老街穿插交错,构成了古朴韵味的曹家镇老街。老街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老街很窄,不足两米,一路曲曲折折,当年的石头路已逐渐被水泥路所取代。老街两边的房屋相向而建,斑驳的墙面有青苔爬过墙角,在冬天阳光的照射下,透露出沧桑的味道,虽破旧不堪,却也错落有致。狭窄纵深的老街上,还留存着一些富有古韵的清朝建筑风貌,这些街边旧房仿佛瞬间就把人带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老街的魅力在于它承载的过往碎片,让你想起许多人和事,曹家镇老街便是如此。“50至60年代是老街最繁华的时光,邮局、染布坊、油坊、药店、理发店……那时店铺林立,每天天还没亮,商贩的叫卖声就响彻老街,街上开始热闹了起来。”78岁的施建彬从小在老街长大,回忆起那段岁月,施建彬颇感失落,“那时候,不管你去哪儿,曹家镇老街作为集镇中心,是必经之地,热闹非凡,行人如织。”
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整个社会,许多年轻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离开了老街,老街渐渐沉寂下来,只留下岁月碰撞后的痕迹。
在老街西头,有一处“介丰”酒坊,作坊原先是供销社,墙上还保留着当年的五角星标志。30年前,供销社拍卖,秦介丰和钱士菌老夫妻就把这里给买了下来,一直坚持古法酿酒,成为了镇上的“老字号”。“30年前,老街上的年轻人就很稀少了,如今老街上只留下年迈的老人。”
一路穿行于老街,走到老街的中心位置,我们看到一幢带阁楼的简易的小楼。据大江中学老师施辉介绍,这就是老街红楼。红楼,听着颇有意境的名字,其实,在1925年夏,在上海大学学习的曹家镇青年严大里,利用暑假机会,联络了在上海、南通、海门等地的一批学生和青年教师,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新思想,开展唤醒民众的革命工作。位于曹家镇中心街上的严家小阁楼成为启东早期革命青年活动地,亦被后人称为“红楼”,老街因此也烙印着红色的印记。
讲起曹家镇老街,不能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近代民族实业家郁芑生。从施辉口中了解到,当时由其投资的花木行,现位于大江中学宿舍区内,是启东首届人民政府诞生地。更值一提的是遍布镇周的寿丰石桥,如今只有老街西首的依然还在,是目前仅存的一座寿丰石桥。这座桥长约18米,宽2米,古朴而坚固。石桥上的小狮子形态各异,犹如一个个见证岁月变迁的老人,饱经风霜。在桥墩处,立着一个“启东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百年来,寿丰桥依旧屹立,见证着老街的沧桑巨变。
临近中午,漫步于老街,还能清晰地嗅到一阵阵饭菜香,老街在岁月斑驳中又充满了烟火气息……
来源:爱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