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染织工艺上来说,南通蓝印花布采用“蓝草”染料,取之于自然的“蓝”,格外清纯。据《光绪通州志》记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七月再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之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于染布,曰小缸青。出如皋者尤擅名。”春播秋收,叶子浸放在石潭中,几天后去掉腐枝,放入石灰或海蛤粉,使之沉淀。沉淀后的染料似土状,俗称“土靛”。每年的五月七日,南通人收割当地出产的植物染料——蓝草,作为蓝印花布的染色颜料进行加工。在明代,蓝靛是进贡朝廷的贡品,它给蓝印花布打上了醇厚而凝重的底蕴。
从制作工艺上来说,南通蓝印花布的浸染流程较为复杂:从采蓝制靛、制防染浆、油纸雕版、拷花上浆、入缸浸染、刮浆显花,到最后漂洗成品。作为一种生活化的民间工艺美术,蓝印花布以丰富的图案样式受到人们喜爱。图案是蓝印花布视觉效果的核心,图案制作是其关键工艺环节。图案贯穿了刻花版、刷浆、染色各个步骤,并完成视觉语言的转换。经过多次转换的蓝印花布,既在题材上千变万化,也在功能上适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蓝印花布纹样所对应的民俗寓意经过长时间沉淀,潜移默化为约定俗成的范式。一些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都被形象化为符号,并成为蓝印花布纹样制作的来源。造型图案经过历史积累,不断传承下来,所以它的图案比较成熟稳定、丰富多彩,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水风景、仕女人物等,题材广泛,生动别致,画艺精美,并且题有吉利的“口彩”,如“吉祥如意”“四季平安”“年年有余”“福禄寿喜”等,构图饱满,穿插多变,这也是普通百姓朴素的情感诉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通蓝印花布,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会,达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辉煌。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南通也被授予“中国蓝印花布之乡”的称号。
蓝印花布老字号“曹裕兴”,是清道光年间余东人曹国忠创办的,在其影响下,仅二甲就有20多家染坊陆续发展起来。改革开放后,“曹裕兴”第四代传人曹建雄重新成立了“曹裕兴蓝染坊”,现在“曹裕兴”已传至第五代,为了“裕国财源通中外,兴隆事业达华洋”这个梦想,曹家五代人一直追寻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秘密和愿景。
通州二甲镇在1949年解放前后,是一个水陆大码头,商贸繁荣,汇集了许多蓝印花布的生产作坊。1995年,王振兴创立“正兴染坊”,恢复了传统蓝印花布“小青缸”土靛发酵法染色技术,并屡屡获奖。“小青缸”土靛发酵法染色更好地解决了色牢度、蓝白分明度的技术问题。2006年,“正兴染坊”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展示基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先生出生于染坊之家,他热爱蓝印花布,1976年起收集、整理、研究、传承蓝印花布。1996年他创办了全国第一座蓝印花布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几十年间他从民间收集了一大批珍贵的蓝印花布实物,馆中收藏和展出的蓝印花布样品跨越了几百年的历史,具有极高艺术价值。他走遍南通近千个乡村及农户聚集地,抢救保护23000多件流失在民间濒临消失的古旧蓝印花布实物遗存,并在《中国蓝印花布文化档案·南通卷》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了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传承历史,对我国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2008年,南通大学设立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吴元新担任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弘扬民间艺术,继承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