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崇川区学田街道南川园社区的档案,可以发现它占地面积虽小,却有7个居民小区、64幢居民楼,其中2000年以前建成的有43幢。经年历久,设施老旧、环境脏乱、交通拥堵、配套不足……2022年起,南通聚焦城市更新,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南川园片区更新改造及完整社区建设项目入选试点项目,开始了它的“蝶变”。
2024年的体育公园。
日历翻到10月,南川园社区党委书记倪燕等社区干部更加忙碌。
去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南川园社区成为南通市唯一入选者。“完整社区”是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社区。创建工作要求今年年底完成,日期临近,社区干部们对做好这张“民生试卷”充满了信心。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南川园片区完成了老旧住宅的改造出新,在整修道路、重设管线的同时新增1574个机动车停车位和60组非机动车棚,预设了7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点位,极大缓解了老小区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
硬件设施更新迭代,公共服务水平也在同步提升。社区结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在提供优质普惠的生活服务方面做了许多探索。
民以食为天,南川园社区已发展出三个社区食堂,各有定位,分别服务家庭、楼宇白领以及户外劳动者等,营养实惠。在实际生活中,大家按各自需求灵活选择。
照料“一老一小”是家庭生活的重心与难题。社区引进京东健康的智慧养老项目,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承接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提供免费基础服务。老年科普大学的日常活动也设在这里。社区办起公益性质的寒托班、暑托班,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发动志愿者帮助带领照看孩子们,受到双职工家庭热烈欢迎。
社区和南通大学医学院共建“控糖益生俱乐部”,建立健康养生课堂,收集慢病数据,开展慢病管理研究,探索建立社区层面的慢病管理诊断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下沉社区。
社区引进“鲸灵心”工坊,与崇川区人民法院共建“融E诉服”法律服务站,为所在商圈及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服务。
南川园社区党委副书记朱亮对推进社区智能化服务特别感兴趣,最近他正忙着参与“智慧社区”小程序的开发。这个小程序即将试运行,对于它的主体框架、内容细节等,街道、社区与设计公司讨论了一轮又一轮。朱亮说,大家期望把社区里的各种服务都搬运上去,包括线上办事、社会保障、安全缴费等事项,以及社区提供的各种生活服务项目,“让居民们以及辖区内的各类人员动动手指,就能享受便利的生活。”
在社区治理方面,南川园建成了江苏省首家24小时小蜜蜂加油站、南通市首家“城管进社区”工作站,通过成立物业服务社,实现了居民自治,并促成南通市社区服务业协会落户,构建了服务全人群、服务全天候、服务全类型的公共服务单元。
<section 20px="" custom:="" 20px;border-radius:="" 100%;background-color:="" #ffdaae;custom-left:="" auto;custom-bottom:="" -10px;custom-right:="" -10px;z-index:="" 3;box-sizing:border-box;"="" data="" custom="20px" style="-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border: none;">南川园社区的探索和实践,是南通从城市规划到建设再到治理,坚持以人为本,持续解决民生难题、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缩影。近年来,南通开展“城市更新三年行动”等工作,使城市面貌更上台阶、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的同时,系统化推进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文旅产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2022年11月10日,南通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2023年12月27日,轨道交通2号线通车。它们共同搭建了十字形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南通地铁迈入“双线换乘时代”。四通八达的交通线网带来更多出行便捷选择,扩大了市民活动圈,进一步激发了城市活力。
截至2023年年末,南通市完成60个老旧小区改造,市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765个。新改扩建供水管网220公里、城市老旧燃气管道323公里,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平台上线试运行;城市绿地面积已增至12638公顷,绿地率达41.5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9.65平方米。
2023年,南通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51.8平方米,较2012年增长43.9%;2023年,南通全市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每百户拥有量达83.8辆,移动电话每百户拥有264.2台,分别比2012年增加44.8辆、21.7台。
2023年,南通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449元。其中,城镇人均消费支出38897元,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长7.9%;农村人均消费支出23802元,是2012的2.8倍,年均增长9%。截至2023年年底,南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第四个千亿级跨越,达到4215.1亿元,是2012年的2.49倍,居民消费模式由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移。
截至2023年年末,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员分别为181.08万人、295.35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下参保人员120.02万人)、14.45万人、160.98万人、147.11万人。创新社会保障“一码十办”,探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十个一”举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721.14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267.26万人,居民医保参保453.88万人。居民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无缝衔接,兜住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长期照护保险工作全国领先。健全大病救助机制。建立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2023年,南通人均预期寿命达82.48岁,老年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每一组数据,都彰显着城市的发展和进步。眼前所有的成就,注定会在未来的档案里留下珍贵的一笔。
“人心往之,城必兴焉”——进入新时代,南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水涨船高,城市更新升级、民生保障改善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江苏省政府已正式批复了《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南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断增强市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工农路(1996年)
工农路(2023年)
通吕运河(2010年)
通吕运河(2024年)
任港路新村拆迁前(2020年)
阳光悦城建成后(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