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旧物 可以窥见红色精神的 深厚底蕴与传承脉络 在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内 有一件血衣 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 如同时间的见证者 无言诉说着革命先辈们的不屈不挠
这件血衣是曾经参加苏中战役的,华中野战军一师三旅九团一营教导员孙海云于2004年捐赠给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的。血衣左胸破了三个洞,战火纷飞中曾血迹斑驳的白衬衫,经历过漫长岁月,如今已经泛黄。 孙海云(1921年-2016年),原名陈心如,1921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吴集镇,中共党员。1940年12月,还在上高中的陈心如离开日伪统治时期的上海孤岛,并改名为孙海云,走上革命道路。▲《石臼渔歌》手稿 这一年,孙海云与沈亚威合作,创作了反映部队苦练杀敌本领的《刺枪歌》,在苏中部队广为流传。同年,孙海云任如皋双北区中队政治指导员,组织群众在日、伪、顽的统治下开展革命斗争,扩大根据地,在反扫荡、反清乡中积极开展战地政治、宣传、组织工作。1943年,孙海云与文艺干部涂克创作了歌曲《石臼渔歌》,歌声飘过八十多年,至今仍传唱不息。▲ 华中野战军指挥员正在研究战斗部署 孙海云曾在回忆文章里写道:“为什么在那样艰苦的年代,指战员和百姓会喜欢我们创作的歌曲?并不是我们作品有多好,而是反映了在艰苦岁月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斗争必胜的信心。”战争年代,孙海云和战友们常常在食不果腹时开展地下斗争,在炮火纷飞中坚持文艺创作,团结、吸引了广大爱国的热血青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部队建设增添活力。 1945年10月,孙海云随苏南部队渡江北撤,被分配到八纵队七十团(后改为一师三旅九团)一营任教导员。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完成了全面内战的准备,动用了正规军的80%,192个旅、158万人的兵力向解放区猛扑。孙海云也随部队参加了苏中战役。 ▲ 华中野战军某部与敌交战 1946年7月21日,在如南战役的鬼头街战斗中,孙海云不幸被敌人的炮弹碎片击中左胸,身负重伤,昏死过去。周围支前的担架队、妇救会成员,在死人堆里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孙海云,把他抬送到野战医院,这件血衣就是当时负伤后留下的,除了领口、袖子能看出颜色,前胸后背完全浸透了血迹。1946年8月3日的华中《新华日报》副刊上刊登了孙海云撰写的《我感到了边区人民的热爱》一文,文中生动记录了在他负伤期间,沿途群众对他的悉心照料。“在每个转运站,只要伤员一到,就有饭吃,还不断有老百姓前来慰劳,将自己舍不得吃的西瓜、蛋糕都给伤员。”谈起苏中老区的人民,孙老满是感激。也许是青春的热血抛洒在苏中,孙海云对苏中这片热土总是念兹在兹。1985年5月,孙海云和老战友卞庸中、王强,联名写信给江苏省委,建议在海安(苏中战役指挥部所在地)建立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纪念馆,很快得到批准。1988年5月,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落成,2004年,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对外开放,孙海云也将血衣捐赠给纪念馆。▲ 孙海云女儿捐赠的弹片 2016年12月4日,孙海云因病在南京去世,享年96岁,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在老人的骨灰中捡出了一枚直径达2厘米的弹片,正是在鬼头街战斗中负伤留在体内的。2017年,孙海云的女儿孙晓云、孙晓霞将这枚弹片也捐赠给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