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70、80、90后对于金沙街上过去的“老虎灶”,想必都会感到很陌生。而我们小时候,对“老虎灶”太熟悉了。这个灶,它还有一个通俗的名称,叫做“汤水炉子”。它对寻常百姓生活中使用热水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既节约了紧俏的煤炭,又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老虎灶”起源于很久之前的浙江、上海一带,后来逐步的流传到了苏北。“老虎灶”的造型很奇特,它有一张宽约60公分长约100公分的木桌子放在灶前,上边可以摆放十几支等待充水的热水瓶,桌子下边是便于出炉灰的灶洞口。灶台面上是四个呈四角型等距离排列的热水汤锅,中间有一个孔洞,用于观察火情,便于适时加炭。在它们的后面是一个直径大约有90公分的大锅,大锅的后面是一个闷子锅,一个用木板做成高约80公分,像水桶一样固定在锅边上,可以储存更多的水,按照现在解释为保温水箱。最后边是一道拔风的烟囱,穿过屋顶而出。 每一家老虎灶里都有一个固定的挑水工。我记得老金沙有一个歪脖子人称“邪头”的老人,他很辛苦也很卖力,承担了几家老虎灶挑水的任务,平时还要抽空帮有需要的住家挑水,每挑一担水可得五分钱。 过去金沙街上的“老虎灶”,据说也有十几家。就我亲眼所见的就有五家,大小门面有所不同,但“老虎灶”的型状和功能几乎是一样的。 在金沙虹桥往北有条布市街,街的北头有一个高家余开的老虎灶。当年繁华的布市街商铺林立人气很旺,上街排队来卖小布的人挺多的,老虎灶茶馆店里的生意也很是红火兴隆。 高家余家有一个天然优势,就是他家不需要请挑水工的。因为他家的店铺邻河而居,店背后就是一条较宽的河流,这条河向南经虹桥头往东,贯穿整个金沙镇。而高老板请人在店后的河边上,修建了一个水槽,通到店里的水缸,旁边建一个墩子,由一个人站在上边拿着一个长柄的水勺,舀水至水槽流向店内的水缸中。这一景象是我小时候经常去西仓库买米时隔河观望到的,印象极深。
在我家西边靠近虹桥头的地方,有一个王季安老虎灶。我经常提着热水瓶去充水,一分钱一瓶,买一角钱的水筹儿可以送一瓶。我经常看到他家的茶馆店里,每天很早就坐满了茶客,茶馆里空气中飘浮着一种淡淡的茶香。那些静坐在角落里的老人,悠闲品茗,谈笑风生。 王季安家有一儿一女,女儿在丝绸厂上班,儿子在青海工作。远在它乡,对家中老父亲从事的行业无法帮衬,故王季安年老体弱后老虎灶便也就此歇业了。 王季安老虎灶歇业后,我们便转移到西弄子的汤水炉子来充水了。这家店主叫孙文乔,由于他待人和善,人们都亲切的叫他文乔,他的店铺原先应该是在卫生药栈的附近,为了配合和平饭店的扩建,改迁到西弄子,门面朝东。 西弄子口是张满一家,据说也曾开过茶馆店,但是我所看到的时候已无茶馆店的痕迹了。张满家往北弄子里就是厨师沙景春家,他的隔壁就是文乔的老虎灶了。店堂内设置了六张八仙桌,在当时可能就是金沙街上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的一家茶馆店。由于生意好,有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生活过得很是舒坦,日常三餐菜品丰富,山珍海味无肉不欢。后来文乔不知是脑溢血还是心梗,突然不治而亡。 文乔离世后,他老婆全面掌管茶馆店。老板娘人生的秀气端庄,精明能干,能说会道,八面玲珑。后来我家搬到蔬菜公司东边的青云巷,也就是老酒厂宿舍,这里边有个显著的标志,一个原酒厂高大的烟囱屹立在院子正中。东边巷子口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也就是金沙镇的南川门。
这里的商铺也很多,有理发店、鞋店、煤球店、锡匠店、茶食店等,其中就有一个两间门面的王永林老虎灶。它除了向四邻八坊提供生活用热水外,夜间还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说书项目。那个时候文娱生活贫乏,除了偶尔看一场电影外,再无其它娱乐活动,能够连续不断的听说书人讲述精彩绝伦的故事,也确实是增加阅历的一大幸事。 有一晚,我在王永林茶馆店里看到说书的实况一幕,只见那说书人身着长袍,手执折扇,惊堂木拍得声声巨响,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把那些古老传说和英雄史诗讲述得浓墨重彩淋漓尽致,在座的茶客们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狂。最使人意犹未尽欲罢不能的就是说书人最经典的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王永林茶馆店实际营业面积只有二十多平方,虽然说身处金沙镇的闲暇角落,然而汇聚了多少历史故事和人间烟火。 时光荏苒。有谁能想到,数十年后,这里竟然成了通州玉兰眼镜公司的创业基地。如今玉兰眼镜枝繁叶茂香飘八方,但玉兰人不忘初心永记根下沃土。 从金沙镇的正街往东,行将到邮电局大楼,有一家门面朝北的周文涣缸爿店,在缸爿店的对门,就是刘雪林开的热气腾腾的老虎灶。他家的店正处于东西向街与南北向弄堂的拐弯处,所以门面向南也向东,向北拐弯就可到教场河边。 对刘雪林老板的信息知之不多,知道的仅是他的女儿叫刘琪,儿子外号叫“刘棒头”。刘琪身材健硕,性格豪爽,吃苦耐劳。她从小就心地善良,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不易,所以老虎灶挑水工的任务,不由分说揽到了她的肩膀上。 我经常看到她赤着脚卷着裤管,挑着两个大木桶的水,从教场河边沿着弄子向店里大步流星的走来,活脱脱一个女汉子的模样。 老虎灶通常是和茶馆店互为一体的,如果光做熟水生意,我想它连成本都难以收回。所以,冲泡一壶香气扑鼻的上好浓茶,热情周到的招待好每个茶客,才是生财之道。 茶馆店是一个古老的饮食文化休闲场所,是人们品茶聊天的好去处。茶馆里设施虽然简单,就几张板桌和板櫈,但这里充满了诗意与唯美。我原来厂里的同事吴锦荣,是茶馆店里的VIP,他每天清晨必到茶馆店里喝茶,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他说如果哪天没有来喝茶,就好像失去了什么贵重的东西,将会整天没有精神。 其实,生活就在茶杯里。一个有茶、有生活的地方,是一个让人心里感觉温暖的地方。茶馆的温暖,不仅在于它的香气,更在于它的人文情感与历史沉淀。 时光荏苒。那些旧日光景,如同泛黄的老照片,虽已褪色,却依然温暖着人们的心房,让我们在空闲时间里,轻轻的拾起,细细的品味。 来源: 夜航船上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