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3892|回复: 2

[新闻快讯] 跨越3700公里,他们在新疆戈壁滩上建起10多个“海安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4-5-17 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1954年10月至1966年年底,国家组织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毕业生或35岁以下的青壮年到新疆支援兵团建设,他们被称为支边青年。随着祖国一声召唤,海安先后四次动员,原烈士、南莫、张垛、韩洋等乡的3846名青壮年以及1550名家属,从鱼米之乡的黄海之滨来到3700公里外的茫茫戈壁滩。他们在新疆吐鲁番鄯善县、托克逊县等地建起了十多个援疆“海安村”;也有部分青年加入了兵团,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一起,开始了战天斗地、挖渠引水、开荒造田的屯垦戍边岁月。

△海安县1960年支边青年进疆50周年纪念通讯录

转眼间60多年过去了,当年戴着大红花离开故土亲人的支边青年,已年逾古稀。如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五一”前夕,海安市摄影家协会一行人远赴新疆,深入吐鲁番鄯善县七克台镇的“海安村”、七十二团等处,探访这群来自海安的拓荒者。


峥嵘岁月再追忆


当年的支边青年王存先,今年已87岁,青丝变白发。在鄯善县七克台镇库木坎村村部旧址,他拿起使用过的农具,诉说起当年开荒拓地、修渠、治碱地时的场景。


△王存先


△当年支边时的鄯善县七克台镇库木坎村上世纪60年代村部旧址。


岁月的年轮,真实地记录了支边岁月在他们心中留下的印迹,也留下了一代支边人的青春岁月!



初到库木坎村,他们制作了各式各样的传统工具来辅助生产。



在坑洼不平、尘土满天飞的土路上,架子车是主要交通工具,拉水、拉柴、运粮、拖粪都离不开它。



木制“播种机”,前方有人牵引,后方有人把扶,开沟播种。



凭借一把木犁,在干枯的田块里翻耕,播种希望。



一根长长的绳子拴上一只木桶,支边青年靠手摇将一桶一桶泥土揺上来,挖井引水,用于灌溉、饮用。



走到一张小方桌前,王存先回忆道,刚来新疆的时候,村里没有电也没有煤油,村民用菜籽油点灯,油灯就放在这饭桌中间。一日三餐,乃至孩子的作业都要在这方小小的桌子上完成。那时的一日三餐都来自家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耕耘。一年四季,青菜、萝卜、咸菜与大麦粥成了这方桌上的主角。



他们曾经用过的风箱,生火做饭时,一手拉风箱,一手添柴禾。至今不少村民还把风箱好好地保存着。



围绕在柴火燃起的灶炉旁,是传递给家人的每一份温暖。



刚来边疆的时候,村里没有电又没有煤油,村民用菜籽油点灯,全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母亲点上油灯放在饭桌中央,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红薯粥、搭咸菜丝,偶尔也会炒一点白菜,这便是全家的晚饭了。吃完饭,母亲在旁边纳鞋底儿、做针线、熬夜纺线。



一件件破旧的衣服,足以看出当年条件的艰苦,支边青年的朴素。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支边青年凭借着这些简易的劳动工具,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投入到了洗碱造田向荒漠要粮食的劳动生产之中。他们像沙漠中的胡杨一样,在这片美丽而广阔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汗水洒在戈壁滩


鄯善县库木坎村是海安支边人集中生活的“海安村”。当年143名海安人来到这里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携手,以愚公移山精神搬走了近百座大大小小的沙丘,运沙9000多立方米,改良了2000多亩盐碱地,填平了800多亩洼地。


如今,条条公路纵横交错,两旁绿树成行,原来住的牛马骡圈,现在也都成了一排排一幢幢的庄园住宅。



1960年,王存先和妻子刘连英从海安烈士公社毛庄大队6队来到这里安家落户。他们奉献了青春挥洒了汗水,也见证了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让他们爱上了美丽的新疆。如今,王存先夫妻俩都生活在鄯善县城里,和女儿住在一个小区,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王存先和妻子刘连英


1960年从海安烈士公社来新疆支边时,罗永干只有22岁,而今已是86岁的耄耋老人。老人说,当年刚来时住的房子,是在地上往下挖的一个地道式的地窖。虽然后来改住窑洞,但风沙特别大,时常埋掉半截窑洞口。经过多年的治理,如今荒凉的戈壁滩已变成田成块、树成荫的沃野绿洲,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罗永干


今年93岁的老人史善陶(下图左二),担任过村会计,是库木坎村第一批支边老人,他一头银发,双颊消瘦,却精神矍铄。1960年他和老伴一同从海安烈士乡一路向西,辗转了半个月的货运火车到了吐鲁番挖渠引水,开荒造田,用青春唤醒亘古的荒原。如今,四代同堂共22口人。


△史善陶(上图左二)


今年85岁苏汉,1965年从海安韩洋公社兴旺大队踏上了从海安到遥远的新疆的旅程。他表示,“作为当时众多支边青年中的一员,我身负着时代的使命和个人的憧憬,在新疆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苏汉


这位老人叫丁濮兰 ,今年88岁。1960年从烈士公社踏上向西的漫漫长路。如今,丁濮兰住着200多平方米的楼房,生活还算惬意。老人见到家乡来人,拍手迎接,脸上洋溢出幸福满足的笑容。


△丁濮兰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每当想起60年前来新疆时的场景,家住吐鲁番鄯善县库木坎村的86岁的王凤兰老人精神抖擞,仿佛所有的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王凤兰


当年支边的第一代海安人深深地扎根于这片荒漠大地,如今他们也都有了二代、三代、四代。从海安三里闸支疆来的顾志来说,女儿顾官美是“支二代”,如今在当地种有十几亩的葡萄,养了20多只山羊,年收入20多万元。


△顾志来


曹芬英,今年81岁,1960年从海安南莫乡马庄大队支边来到吐鲁番鄯善县七克台镇库木坎村。见到家乡一行人,老人兴奋不已,对家乡的炽热情感,他们从未淡忘。说起当年入疆的经历,她依然感慨万分。曹芬英拿出那个闪耀着光芒的支边青年进疆50周年纪念章,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兴奋。


△曹芬英

△支边青年进疆50周年纪念章


崔恒长,今年86岁,家住海安烈士乡坚持大队。1960年他响应祖国的召唤,满怀激情和梦想,义无反顾地踏上向西的漫漫长路,奔赴新疆,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大西北。


△土坯房前留个影。崔恒长说:“婚前用泥巴打起的土坯垒砌的房屋,住了几十年。10年前,翻建了四上四下的楼房,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老屋是我一生中温暖的记忆,院子里的点滴变化也是我成长岁月中的珍贵流年!”


在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下,新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支边青年真正做到献了青春献子孙。


民族团结一家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位于伊犁州新源县肖尔布拉克镇,这里也有一个“海安村”。当年的支边青年与兵团融为一体,搬走沙丘,平整土地,栽种防风林,开挖排碱渠,修建道路……用辛勤的汗水把戈壁荒滩浇灌成万顷良田,把古老沉睡的盐碱地建设成美好家园,流水潺潺,树木葱郁,好一番塞上江南景象。



60多年了,海安支边青年一直生活在这里,续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情谊。生活中,他们和当地居民互相学习,生产中,他们相互帮助,维吾尔族朋友有的还会说海安话,大家就像一家人。



今年80岁的王秀芳,性格随和,个头不高,身型偏瘦,一头银发梳理得纹丝不乱。听说家乡来人了,她热情地过来迎接,“谢谢你们来看我!”一口海安话听得格外亲切。


△王秀芳


谈起眼前的生活,86岁的倪大旺十分满意。1960年,他和老伴姜长英从张垛乡支边来到农四师七十二团。两人生育了3个孩子,老伴于3年前去世。他现在和儿孙一起生活。上月20日是老人的86岁生日,当天,儿孙全部到齐,一同为老人庆贺生日。


△儿孙们为倪大旺老人庆贺生日


60多年来,海安支边、援疆工作像坎儿井的流水那样,浇灌出绚丽多彩的民族团结之花。海安支边青年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没有辜负父老乡亲的嘱托,他们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来源:南通日报

南通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4-5-17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
国家监狱里养着那么多的罪犯,可以把他们运送到内蒙与新疆的沙漠种树,种活多少亩就减刑,一代又一代的种树人不就把这项伟大工程给可持续了吗?
现在科技发达了,完全 可以把沙漠也网格下,精细化,网格种草,改天换地,偷天换月,定叫这人间换了颜色。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4-5-17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省温州市
快乐的风筝 发表于 2024-5-17 08:52
国家监狱里养着那么多的罪犯,可以把他们运送到内蒙与新疆的沙漠种树,种活多少亩就减刑,一代又一代的种树 ...

先把贪官押送过去。让他们好好在边疆洗心革面。这样各地监狱还可以减轻负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11-24 12:40 , Processed in 0.265795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