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张佑才今晨一时许在上海逝世
他是江苏南通人
张佑才(资料图)
张佑才,男,江苏南通人,1941年10月出生,1966年2月参加工作,曾任南通市人民政府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副部长,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十三大代表。张佑才:真正做好每件事,做到“不平庸”从基层企业勤勉实干的技术员到共和国夙夜在公的财政部副部长,他是南通人民的骄傲;从自强不息的寒门子弟到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导,他始终保持情系百姓的初心。作为南通曾经的老市长,他为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担任国家财政部领导以后,他成绩卓著。数十年不平凡的岁月中,他于高山之巅见识过大河的奔涌,于群峰之上感受过长风的浩荡,但张佑才认为,自己在自传体著述《风雨前行》一书中概括的“一、二、三”,才是自己人生最大的财富。
张佑才1941年出生于原南通县最东北的二爻乡,那里是一大片当地老百姓称为“荡田”的荒地,他们全家七八口人挤在两间用土墙搭建的草屋内,父母租种当地人家的五亩地,辛苦一年,谷子都不够交租。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想方设法让天资聪颖的他完成了学业,成为那个年代凤毛麟角的大学生,也是这段经历让他对农村和农民根植下浓厚的感情,并绵延至今。
1984年,张佑才担任南通市市长不久,就去了当时南通西部高沙土地区的贫困乡——如皋县高井乡。走进第一个贫困户家里,当张佑才听说一脸皱纹、看上去像古稀之年的女主人才42岁时,他感慨颇深。调研一结束,张佑才立即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三农”问题。张佑才在会上激动地说,农村还那么穷,农民富不起来,怎么体现社会主义?怎么体现地方官为人民服务?会后,张佑才组织市区21个单位对口扶贫21个穷乡,组织实施高井乡等高沙土地区引水、保水改土工程,改变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土地和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帮助21个贫困乡摆脱困境。经过反复的市场调研,“一根针一根线打天下”的特种工艺品生产在这些贫困乡推广开来,青年妇女们不再闲在家里,纷纷投身手工工艺品等行业,勾棒针衣、刺绣、草编等成为如皋的特色创汇行业,帮助一个又一个困难家庭脱贫致富。张佑才始终认为,如果中等偏下贫困地区经济不发展、人民不得小康,中国就没小康。 到北京工作以后,“三农”问题一直是张佑才心里的牵挂,下基层调研成了他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张老漫长的从政生涯中,直接分管农业的时光不多。但他对农民的情谊厚重,对扶贫项目更是情有独钟,他常常会从“授渔”的角度,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 熟悉张佑才的人都知道,只要提到农村和农民,平时寡言少语的他便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人们之所以叫我‘农民的部长’,可能是因为我心里一直装着农民。从地方到财政部工作以后,我每年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农村,特别挂念我挂钩的十多个县的扶贫。”曾经有位记者问张佑才,您身居高位,有那么多重要的事要忙,一年中抽出三分之一时间去贫困的农村,不觉得累吗?张佑才动情地说,到了农村,特别是看到农民期待的目光,你就不会觉得累了。“我是农民的儿子,农业、农村、农民永远牵挂在我的心头。”张佑才(资料图) 张佑才于1984年8月担任南通市市长,到1989年10月离任,共5年多时间,前后横跨两届政府,见证了南通改革开放的起航阶段,为南通扩大开放、发展交通、引进人才,塑造沿海开放城市新形象、扩大南通的知名度做出了积极贡献。1984年,张佑才从朱剑同志手中接棒,成为市长,那年他才43岁。那一段时期,南通成为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在长江口澎湃激荡。因此,张佑才每天处理的政务工作绝大多数都是围绕扩大对外开放、确立南通经济发展新优势展开的。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张佑才切身感受到交通对发展南通开放型经济的制约。因此,在那5年中市政府着重抓了几件事。一是在省交通部门大力支持下,建成通沙汽渡,使南通至上海的陆上行程时间缩短到3个多小时。二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气垫双体高速客轮,开辟南通到上海的高速客轮航线,通沪水上航行时间缩短到两个小时。三是建设空中通道。对外开放初期,张佑才和同志们对如皋磨头机场实行军民合用,开辟南通至北京的客运航线。后来,市里积极筹划民用机场,并在争取项目列项、理顺各方面关系上花了不少精力,为南通在几年后建成江苏第一家地级市民航机场做了不少前期工作。南通至上海的双体高速客轮“紫琅号”
为了扩大南通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外商投资南通,张佑才做了许多努力。他履新不久,就带着90多个项目,选择一江之隔的上海,选择在南通籍近代传奇女企业家董竹君一手创办的锦江饭店俱乐部,举办南通市政府经济投资情况介绍会,邀请了近百家海外驻华商团和银行。这位平时穿着十分朴素的年轻市长,特意穿了一身棕色的西装、佩戴一条散花真丝领带,意气风发地介绍南通的经济基础、投资环境,中外合作的途径和前景,客商在南通投资可以享受的政策和保障……当天就有19个项目达成意向。担任国家财政部副部长不久,鉴于当时的计划经济财会制度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亲自点将,让张佑才全面负责财务会计改革,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张佑才带领他的团队迎难而上,一方面深入领会国家领导人对财会制度改革的要求,充分认识到这一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充分听取国内外专家的意见,根据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走向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全方位改革,模式性转换,制定出跨行业跨部门所有企业统一使用的一个财务法则,一个会计法则。通过无数次论证、试行、补充和修改,最终体现这一成果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在规定时间颁布,1993年7月1日起全国实施,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性突破的大事,对市场经济改革意义深远。 张佑才有三个“三”,“三忘”是忘我、忘名、忘利;“三老”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三真”是真学、真用、真创。张佑才认为这几点老百姓应当努力做到,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他留给家乡人最深的印象是自律。在南通市政府工作时,因为时常下班晚,为了不影响厨师休息,他尽量不在食堂吃饭。而在北京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财政部长骑行上班”的故事,张佑才经常骑自行车上班,老了就改成快步走,再老了慢步走,谈及原因他概括为“既遵纪守法又锻炼身体”。在云南调查基层情况,他坚持住在农民家的炕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云南农村家庭条件很差,可他毫不在意,说躺在炕上人家才会说真话。张佑才认为当官就要经得住个人得失的考验,耐得住清廉。平时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对上级下属,一律不准带东西进门,一律不准串门谈事办事,谈工作一律去办公室。当社会上有公司高薪聘请他儿子就任总经理时,他更是一口回绝。作为国务院的重要组成部门,国家主要领导人对财政工作极为重视,张佑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说实话做实事。退休后,张佑才给财政部几个司的党员上党课,以自己的经验讲如何做个好人、好干部。在一次领导干部讲党课的活动中,他语重心长地说,做官是有时限的,而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大家都应以“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和表率的力量”为支撑,努力做好事、做好人、做好党员,要养浩然之正气、树正直之人格、留清名于后世。“活着要让人因为你活着而高兴。”“你在前面走,背后没有人指指戳戳。”“要把别人的表扬和批评,当做鞭策自己更快进步的一条鞭子。”这是张佑才1961年从南通县中毕业时,班主任于淑兰老师的三则赠言。时至今日,张佑才一直以此为座右铭。即使身患重病,他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总是持之以恒地做学习笔记,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为后人提供启迪。回望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张佑才对自己的评价是真正做好每件事,做到“不平庸”。的确,做学生努力学习不平庸,他总是全校总分第一,大学还提前一年毕业;做工人勤勉实干不平庸,他被誉为学毛著积极分子,活着的雷锋;当干部担当作为不平庸,他当厂长、市长、副部长都胸怀大局,善于思考,所到之处都赢得人们的敬重和赞誉。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