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沈启鹏先生素昧平生,之前也从不知道他曾担任过民盟南通市委主委、南通市政协副主席、人大副主任、南通大学副校长等领导职务。只是近来关注了他的微信公众号“天风阁主”,阅读了他的系列推文,知晓了他四十年如一日的“文保”坚守。于是,我仿佛看到他行走在岁月里一脸的虔诚,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一生深深扎根于本土文化中的沈启鹏先生深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出生在濠河边,喝着濠河水长大。上初中从西公园沿濠南路向东经三元桥到东门鲁家坝的市三中,一路欧风东渐的近代城市风貌;上高中则经跃龙桥人民路寺街到北极阁下的通中,一路多明清老房子的古城风貌,沿路的商号店铺如数家珍。南通优秀的历史建筑、遗存,“五山”、濠河……在他眼中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对民族文化血脉的执著守护根植于他的内心,他坚定的认为要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各种有价值的遗存,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一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在一个个“拆"字后面消失了,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成为永远的遗憾。 1997年12月,沈启鹏先生曾写过一篇短文:《南通城的魅力何在?》,因“不合时宜”,不能在《南通日报》发表,也不宜在内部刊物的《南通人大》上刊登。当时,面对市区刚刚批准的省级文保单位原大达轮渡公司被违法拆除、更俗剧场和梅欧阁被夷为平地、原通明电器公司和女红传习所后楼也被拆、钟楼谯楼险遭厄运、望虞楼残败不堪、众多名人故居岌岌可危。他痛心疾首的大声疾呼:南通还要不要自己的历史了? 其时,他的任职正从市政协副主席转为市人大副主任之际,他没有某些官员唯唯诺诺的作派,只知放笔直书。他的文章与“大干快上”唱了反调,确有点“不合时宜",但充满了历史责任感。 他尽可能的利用职务的优势,与南通众多有识之士一道奔走呼吁。他不怕被批评、挨整,在各种会议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次呈送陈请书,与市里多个主要领导据理力争,寸步不让,由此保护了一大批文物古迹。而面对那些虽尽了最大努力仍毁于一旦的文化古迹,他常常在现场长久的感伤,认为自己“愧对祖先”。他四十年无怨无悔的“文保”故事,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良心录,配得上“城市卫士”的美誉。 邀请费孝通副委员长为壁画“强国梦痕” 题字 2002.2 他是个画家,和历史对话,和家乡对话。他曾说:“以我心,写我画,生活感动了我,作品才有可能感动别人,我们的时代更需要真情。”他的艺术始终没有丢弃最珍贵的本色——淳朴。插队到农村7年,乡村泥土气息,不仅给他丰富的创作源泉,而且教给他许多做人的道理。他参与了南通各种文化设计、创作,致力于南通近代史的发掘、保护、展现。 他的曾祖与外婆迁东台三仓河泰源垦牧公司种地,岳父曾供职于大豫垦牧公司。祖父进唐闸资生铁厂学徒、做工。工作于张謇任先校长的南通大学……多年来他一直用心感知张謇、研究张謇、传扬张謇。南通的文化名人穆烜先生可谓他的领路人,穆老曾说:“你父亲、叔叔与我的同学友谊,现在是由启鹏继承下来了,我与启鹏是忘年交!我们一起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出力。” 他一直乐于做穆老参议献计的“代言人”,两代人志同道合,惺惺相惜。 沈启鹏先生生于1946年,是我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多有获奖、入藏。先后出版7本个人画集和专著,在海内外举办10次个人画展。他的艺术创作始终保持最珍贵的本色纯朴,这在当今艺术多元化、多样化的状况下,尤为可贵,受到美术界广泛好评。艺术大师叶浅予曾经称赞:“沈启鹏的画有生活、有感情、有看头,路子正、路子宽。” 创作张謇画像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我相信,倘若张謇先生、倘若南通的先人灵魂有知,他们都应该感到欣慰。因为在南通,有一个人一直安静着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与倾诉,这个人就是沈启鹏先生。
来源:夜航船上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