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如城中山路与东门玉带河交叉处北望,近百米处,有砖石桥横跨玉带河上,使得东大街东西两边的青砖石板街道通畅无阻,这就是新近被南通市政府公布的24处“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如皋迎春桥镶嵌在桥栏上的汉白玉石块上刻有“迎春桥”三字,说明牌上有:“历史桥梁 迎春桥 跨内城河,东西向。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 原系木桥,名先春桥。明崇祯三年(1630年), 知县吴宏功捐银 500 两,改为石拱桥,桥面最高处高于路面约3米。清同治九年(1870年)修缮。民国 14 年(1925年),改为砖石平拱桥,长16.6米,宽6.6米,共宽3.6米。桥栏嵌有‘愿天常生好人’、‘ 愿人常行好事’石刻各一块。百姓俗称‘好人桥’”。
以上关于迎春桥的文字说明,其根据主要出自邑绅沙元炳先生的《改建丰乐迎春宣化谢恩四桥碑记》。该碑记云:如皋县城周七里,为门四:东曰“靖海”,西曰“饯日”,南曰“澄江”,北曰“拱极”。“靖海”“饯日”二门东西相望,市贯其中。有桥三:曰“丰乐”、曰“迎春”、曰“谢恩”。拱极距县廨稍西矣,澄江则面廨而门,有桥曰宣化。斯四桥也,皆架以石,而丰乐、迎春独穹窿如岗脊,地扼喉衿,重磴迭级。凡薪舆粟挽、商载工输、轮飞盖逐,自昕达昏,往来所经,络绎填委。或雨雪冻淖,则癃老稚弱,框儴怯步,咸以为不便。民国十四年夏四月,城市议会善董事马君绍周之议而改建焉。君乃纠工庀材,不数月而四桥以成,行者过之若无桥焉者也,身不加卑而峻易为夷,洵可谓善改也已。四桥之名,……迎春,不详其所自,按之碑碣,崇祯三年知县吴宏功捐银五百易木为石,一修于乾隆乙巳(1785),再修于嘉庆丁卯(1807),三修于同治庚午(1870)。四修于光绪乙未(1895),然其始亦木也。这段文言文的大意是说:如皋县城周长七里,有四城门,东门叫靖海,西门叫饯日,南门叫澄江,北门叫拱极。东西城门相望,东西大街贯穿其中。中间有三座桥,叫丰乐,迎春、谢恩。拱极门在县衙偏西,澄江门正对县衙,其间有宣化桥(俗谓闸桥),这四座桥都是石块架设起来的。而唯独丰乐桥、迎春桥中间高,两边低,有如隆起的山岗,一级又一级的台阶,成了这里的喉襟。凡是运输粮草的车辆,工商人货,车盖相抵,行人摩肩接踵,从早到晚,往来不息,续集络绎不绝。有时雨雪氷冻粘滑,那么年老病弱的人,两手据地,不敢移步,都以为不便。民国十四年夏,城市议会根据城建局长马绍周先生的建议而改建之。他负责召集民工,购买材料,没几个月,四座桥就竣工了,行者路过这里如履平地,实在可以说改建得好啊!四座桥的名字,……迎春桥来源不详,查碑刻,得知为崇祯三年,如皋知县吴宏功捐银五百两,将木桥改建为石桥。以后,第一次维修在乾隆乙巳年(1785),第二次维修在嘉庆丁卯年(1807),第三次维修在同治庚午年(1870)。第四次维修于光绪乙未年(1895),但是那开始时也都是木质结构的。
有人考证,如皋迎春桥始建于南唐保大十年,为木质结构。明嘉靖十三年在玉带河内侧建六座城门,东门为先春门,与之相对应的桥名先春桥,后改为迎春桥。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开濠河(现外城河),筑城墙,辟水关,建吊桥。玉带河内侧的城门被拆除。至明崇祯三年迎春桥被改建成走马坡西33级,东32级的高拱桥,颇为壮观。
上联“愿天常生好人”, 下联曰“愿人常行好事”,如皋迎春桥上的石刻对联为清康熙辛卯年(1711)东厢人吴文征所捐。
据住在桥东年逾古稀的老建筑工人缪广发介绍,这副对联在“文革”初期险遭厄运,“小将”们视之为“四旧”,欲砸碎它。缪老出面“说情”,用薄水泥涂上,才使此联免遭灾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是这位老人清除了对联上的水泥,让对联重见天日。为了使这副对联永远保持鲜艳的颜色,他每年都要在12个字上加一层红漆。现在经常有港澳台同胞来如,他们游览东大街,路经迎春桥,都要在桥联处摄影留念,以表达海外游子的思乡爱乡之情。
周思璋先生在《如皋历史文化》一书中,也曾提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他说,如皋过去南门的澄江门、西门的饯日门、北门的拱极门城门都是对直的。但是东门靖海门的城门朝东,月城门却朝南,行人需要转弯绕道南行出城。什么原因呢,一说是原来月城门也是朝东的,因为有风水先生说,城门朝东,行人从“穹窿如岗脊”、“重磴叠级,”的迎春桥上向东下桥,正对冒辟疆家的祖坟冒家垄扩(万花园),好似一步一作揖。民间传说,冒家祖宗因“日受千人朝拜,夜观万家灯火”,所以,冒家有“三斗三升菜籽官运”。后来就将月城门改了朝南,破了这处风水,冒家从此也就逐渐衰落下来。其实,冒家的衰落原因颇多,不事生产、广为交际恐为主要。但是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另一说是,筑城是为了防御倭寇入侵,把东门命名为靖海门,是希望东门平安无事。前一说,传说而已。有道是,穷不过一世,富不能万代。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而后一说,的确是从军事防御的角度出发,似乎很有道理。
来源:江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