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传来喜讯,近日引发社会关注的打球时心跳骤停,被紧急送医的患者马先生(化姓)病情有了最新进展——抢救团队运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这一“院之重器”开展了ECMO辅助下的心肺复苏(ECPR),患者心脏于停搏152分钟后恢复跳动,辅以及时的后续治疗护理,终于转危为安——放眼全国,如此长时间心跳停止能够抢救成功极为罕见,南通三院医务工作者以执着的专业态度和敬业精神再次缔造了生命的奇迹! 4月14日早晨7:20,53岁的“运动达人”马先生在市区某体育馆内打羽毛球时突发意识丧失,小便失禁,同在现场锻炼的来自市三院的袁国琴、市四院的范翔宇等医院医护人员和1名人民警察发现后呼之不应,查看患者瞳孔散大,颈动脉未及搏动,确认心跳骤停,迅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随后赶到的120医护人员持续予心肺复苏等基础生命支持,并送往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抢救。
>> 来自市三院、市四院等医院医护人员以及一名人民警察协力救治患者。
8:00,120抵达三院急诊,患者仍无生命体征,急诊科主任徐建如主任医师带领刘华副主任医师、江梦潇医师以及护士马济芬、沙玲等继续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及肾上腺素静推、苏打纠酸、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抢救措施,按压间期心电监护提示心室颤动,予电除颤多次,然而,患者始终未能恢复自主循环,徐建如主任认为当前情况下唯有依靠体外膜肺氧合(ECMO)才能争取一丝希望。 体外膜肺氧合(ECMO)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为原发病的治疗争取时间,号称挽救濒危患者的“终极武器”。相比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ECMO是更有效的维持器官灌注的方法,并可根据心脏和/或肺损伤的程度动态调整优化,从而更具呼吸循环支持优势。
ECMO是一家医院,甚至一个地区的危重症急救综合实力和水平的体现,有着“院之重器”的美誉。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7年12月起就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一支快速、完善的ECMO团队,能够在常规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基础上,迅速为指征明确的患者提供ECMO、ECPR、ECMO联合IABP、IABP+ECMO+CRRT等体外生命支持治疗。
据统计,医院全年开展ECMO相关治疗达40多例次,在省内位居前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市首例ECMO辅助下的心肺复苏(ECPR)亦由南通三院ECMO团队开展。2022年2月,藉由ECPR技术,一男子在心脏停跳70分钟后奇迹般恢复自主心律,辅以及时的后续治疗护理及系统康复治疗,最终顺利回归社会,“学习强国”平台以及多家国家、省、市媒体纷纷进行了专题报道。(报道链接:惊心动魄!男子心脏停跳70分钟,市三院上演奇迹“大片”(附全程微视频)、“市三院成功抢救心脏停跳70分钟患者”后续报道——如今,患者回归社会,走向新生!)
重症医学科(ICU)曹志龙副主任医师接到会诊请求后立即赶到急诊室快速评估病情,综合考虑患者在医护人员目击下倒地并积极给予心脏按压,转运及入院过程中持续心肺复苏,但经过包括电除颤等在内的一系列抢救后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循环,常规的心肺复苏无效,必须立刻进行ECMO辅助下的心肺复苏,即ECPR术才能给患者创造一线生机。于是,ECMO抢救流程迅速启动,ICU副主任张素燕主任医师立即带领ECMO团队钱畅主治医师及王东丽护士赶到现场。此时,距离患者心脏停止搏动已经整整1小时!
时间就是生命。8:15,ECMO团队开始预冲套包,并在不间断心肺复苏前提下开始穿刺置管。由于患者心脏停止时间较长,使用了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外周血管收缩明显,加上为了减少血流中断导致的脑功能受损,在穿刺期间持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给穿刺置管带来极大的困难,但团队成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娴熟操作,ECMO于8:55成功上机,ECMO辅助下的心肺复苏(ECPR)随之开始!
随着黑色的血液从患者体内引出,经过膜肺后变成鲜红色动脉血再灌注进患者体内,患者氧饱和直线上升,然而,心电监护提示仍为顽固性室颤,危急关头,抢救团队始终坚定信念,永不言弃,经多次电除颤,并抽取血气优化内环境等治疗,9:52,奇迹出现了——患者恢复了自主心律!此时距心脏停搏已2个半小时多,达152分钟!
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后,团队立即予超声检查,排除了肺栓塞、气胸、心包积液、出血等情况,复查心电图提示部分导联ST-T改变,Q-T间期延长。为彻底查明患者心跳骤停原因,10:30,患者被转运至DSA导管室,由心内科副主任蔡飞主任医师、王颖副主任医师为其行冠脉造影,仅15分钟就顺利完成手术,实现了急诊冠脉介入(PCI)与ECMO的“无缝对接”。
造影结果提示冠脉多处狭窄,而TIMI血流3级,同时继续完善头颅CT等检查排除脑血管意外,再结合家属反馈患者近期有感冒情况,综合考虑为“病毒性心肌炎”引发心源性猝死。 在ECMO全力保驾护航下,器官灌注得到保障,但心脏功能并未恢复,持续监测的动脉血压依然波动较大。医护人员丝毫不敢懈怠,紧盯病人病情变化,一夜无眠,直到第二天,监护提示血压明显改善,心跳逐渐有力起来,大家才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挽救患者脑功能的“行动”也迅速展开——抢救团队在第一时间给予患者亚低温脑保护、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优化脑氧供耗平衡、减轻脑水肿,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降低脑代谢等措施,同时,通过TCD(脑多普勒超声)、BIS(脑电双频指数)、脑氧及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维持大脑活力、促进神经传导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等多模态脑功能监测指导脑复苏。 4月18日,经过4天的ECMO支持,一系列对症治疗及机械通气、持续性血液净化等加强治疗,以及ICU护士长陆玉梅、副护士长丁磊带领下的危重症护理团队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平稳,顺利撤除ECMO,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早期脑保护下,患者脑功能并未受到严重损伤。“暂停镇静药物后,患者对呼唤相继有了转头、睁眼的反应,手、脚能伸展和弯曲,能够自主咳嗽咳痰”,张素燕主任介绍,“在ECMO撤除两天后,顺利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目前,患者神志已完全恢复,在积极的康复锻炼下,肢体的运动能力也有了明显改善”。
回顾患者病情突发,心跳停止长达152分钟,最终闯过重重难关,重获新生的全过程,真可谓“奇迹中的奇迹”,即使放眼全国,这样的奇迹也极为罕见,充分彰显南通三院聚焦医疗技术前沿,以多学科协作(MDT)为基础在护佑百姓生命健康,尤其是各类疑难复杂急危重患者综合诊疗方面的“硬核”实力和责任担当。
市三院院长、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韩旭东教授表示:“患者突发险情后,现场医护人员和爱心人士立刻投入抢救;送抵医院后抢救团队迅速响应,在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的基础上果断运用ECMO支持,开展ECPR术;病程中及时给予脑复苏治疗,整个抢救流程规范、技术成熟、配合默契,为挽救患者生命、促进功能恢复、减少伤残最大程度地争取了时间和机会”。
-广告- 编辑:嘉慧 责编:堡姐 主编:芷儿 本文来源: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本文图源: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