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中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列为今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
新质生产力
集中体现为
新技术、新产业、新动能
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调整
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关口
如何让传统支柱产业与新兴战略产业
相得益彰,互促双强?
南通各地、各行业
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加速布局“新质生产力”
皓晶集团江苏海门基地:
单块玻璃建筑立面喜提“吉尼斯”
单块玻璃的可视面积有62.421平方米,皓晶集团江苏海门基地生产的最大的单块玻璃建筑立面,通过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中国再添一项世界纪录。
皓晶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竣工投产,该公司聚焦科技创新,研发生产低碳节能、安全可靠的高端新产品,产品覆盖全国各地并已出口至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国际市场。
此种玻璃的镀膜、切割、磨边、钻孔、钢化、弯曲钢化、均质、夹层等一系列深加工流程,均由皓晶集团的研发和制造团队独立完成,创造了玻璃幕墙领域的新纪录。
此外,单块玻璃总重量高达5.3吨,这一巨型幕墙的成功安装,不仅代表着中国建筑业的实力,也为全球的建筑行业提供了经验。目前该产品已批量用于建筑上。
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全球首制立式双耳LNG燃料罐
记者28日获悉,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德国AC-INOX GmbH公司建造的3×4650立方米全球首制大型立式超高LNG双耳船用燃料罐第一船套顺利装船发运。
通讯员段军 陈姝蒨摄
本项目燃料罐采用双耳立式设计,单侧设置气室及人孔,结构高度达32米,是公司首次建造的超高立式双耳罐,其独特的结构形式给项目建造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此次全球首制LNG双耳立式罐的顺利交付,标志着中集太平洋海工在超高立式双耳燃料罐业务上取得重大突破。
中集太平洋海工是中小型液化气船、LNG加注船细分市场的领军企业,专注于液化气船领域16年,拥有自主的船用液罐、燃料罐及整船设计、建造、项目管理能力,交付了包括全球新建最大20000立方米LNG运输船加注船、全球首艘5000立方米双燃料全压式LPG船在内的各类液化气船40余艘,全球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先进纤维材料焕发纺织产业新生机
南通是中国纺织之乡,高端纺织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受限于使用周期长、迭代需求弱等因素,这一产业对新材料、新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
位于南通创新区的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纤维所”),依托南通产业基础和需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才发展为支撑,着力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难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赋能行业新前景和新未来。
纤维所自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差别化、功能化、绿色化、智能化四大突破路径。此前,公司为一家本土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创新打造了具有持续香味且香味品种多元的家纺产品,丰富了企业的产品序列。
功能纤维要加得进、纺得出,还要有质感,这是纤维所重点攻克的技术难点之一。
“我们要做的,是在1根头发丝那么细的纤维中增加多种材料,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保障各种材料良好相融和均匀分散,同时满足穿着的舒适性要求。”功能纤维的研制试验,依靠一台主体高23米、分三种模块的大型设备,每次实验至少需要6人分工协同。副所长周家良回忆,前期为了加进2种材料,7人的小团队从早上8点持续奋战到第二天凌晨4点,耗时20小时才完成实验。
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
锻造核心大脑、打造智慧工厂
刚出炉的铁水搭乘橘色小火车从炼铁厂去往炼钢厂,大大降低钢铁生产能耗;数控大楼智能集控中心内,10余块高大的电子屏幕映入眼帘,这里是南通基地的“核心大脑”;炼钢厂连铸坯智能喷码机器人替代现场工人操作,能够适应高达800℃的环境,实现效益最大化……
近日,走进位于海门港新区的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南通公司)生产区看到,机器生产开足马力,物流运输井然有序,生产装备更先进、系统更智能,呈现一派火热景象。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天南通公司运用“5G+云+AI+大数据”等ICT技术与钢铁生产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智慧工厂”。数控大楼的智能集控中心覆盖了铁前7大工序、16个生产系统。前不久,中天南通公司正式投用的全球首套AI+5G纯电机车,具备全天候全流程铁水运输无人驾驶、融合定位跟踪、停车对位精确控制等功能,随着今年10辆纯电机车全部交付,将真正实现“铁水运输无人化、铁水调度智能化”高效作业模式。
绿色低碳转型是钢铁行业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央水处理厂分盐结晶系统将高浓废水进一步浓缩分盐,经蒸发结晶制得氯化钠工业盐产品,同时将废水制备为除盐水全部回用,在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同时,完成全厂水系统100%资源化利用。
从“设备智能”到实现“工厂智能”,中天南通公司全力打造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钢厂,被授予CMMM(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企业牌匾,也是国内制造企业目前达到的最高等级。
罗化芯显示科技开发(江苏)有限公司:
手握百余专利 竞速液晶赛道
“罗化芯显示是一家专注LED显示屏、MINI/MICRO LED芯片、健康光源、模组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拥有百余项技术革新专利。”21日,罗化芯显示科技开发(江苏)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罗画”品牌以及罗画“超屏”产品,面向100多位业界客商,董事长李雍侃侃而谈。
2019年,罗化芯显示在南通开发区注册成立,建设MINI/MICRO LED新型显示光源与模组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2022年,罗化芯显示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去年成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诸多资质加身,企业也没有停歇研发的脚步。罗化芯显示又研发出行业领先的新产品,并将其命名为“罗画超屏”。该产品具有超高清、超大尺寸、极窄边框、双系统等特点,产品覆盖130寸到326寸全系列,实现了从工程品向标准品的转变。
江苏三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锚定高端市场 发展“新新”向荣
3月15日,江苏三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二期高精度高纯度半导体设备用碳化硅部件项目在南通开发区开工。这是继锂电池、光伏用碳化硅部件后,三责新材在半导体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该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届时公司整体销售额将突破10亿元。
一代材料引领一代装备,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先进材料产业是应有之义。三责新材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高性能碳化硅陶瓷研发、生产、销售和工程应用。2020年,南通一期项目开工建设,2021年获评江苏省新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底企业将总部迁来南通开发区。
“新材料组成新装备,新装备催生新工艺,新工艺创造新产品。”董事长闫永杰用“四个新”阐明了该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注脚”。碳化硅陶瓷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凭借优异的高温力学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高耐磨性、高导热性、耐腐蚀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和制药、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池材料、光伏和半导体等领域。
武汉大学海门集成电路研究中心揭牌:
推动关键技术产业化
28日,武汉大学海门集成电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这是海门区与国内著名高校的又一次牵手,双方将以研究中心为平台,攻克集成电路技术难题,推动关键技术产业化,增强海门区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竞争力。
集成电路产业是高端制造业的“皇冠明珠”,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海门区始终把集成电路作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中之重,先后引进了芯闻科技、瀚思瑞半导体、德硅凯氟光电、麦思威电子等一批重大项目,合作共建了上海浦东软件园(海门)创新基地、集微产业创新基地、华美信息产业园等一批优质载体,形成了“平台+基金+项目”的赋能矩阵,有力推动产业拔节升级。
研究中心将依托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在半导体及芯片设计领域的技术优势,可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项目导入、人才招引、科技转化、项目孵化等服务。同时还将面向海门区相关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型研发设备共享、新产品开发、技术协同攻关等服务,推动武汉大学技术与人才在海门区落地。
春风送暖,向“新”而行 ,向“质”而造
挖掘传统产业“新潜能”
积蓄新兴产业“新动能”
江海大地,处处感受到
南通加快培育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强劲脉动
来源:南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