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放追踪器后,环志‘99C’已经回传3.4万条记录信息。”打开“智能鸟类观测系统”,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陈功开始追踪“99C”号蛎鹬的位置、运动轨迹、活动量、体温等,“蛎鹬‘99C’号是2024年1月24日环志的成年雌鸟。这几天,它主要在如东东凌滩涂觅食,在通州湾万亩海蜇塘高潮栖息地休息。”
1月23日—26日,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在南通沿海湿地组织开展南通首次冬候鸟环志工作。环志工作开展需经过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和当地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审批和同意。
“我们从去年9月开始筹划,今年1月得到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相关批复。”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张再峰介绍。
“鸟类环志”指将国际通行的印有特殊标记的材料佩戴或植入鸟类身体后,将鸟放归自然,通过再捕获、野外观察、无线电跟踪或卫星跟踪等方法获得鸟类生物学和生态学信息的科研活动。南通沿海的潮间带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迁徙水鸟,特别是鸻鹬类、鸥类的重要迁徙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今年冬天,约有6万只候鸟在通“过年”。
张再峰说,通过在南通开展鸻鹬类、鸥类的环志和卫星追踪工作,能够揭示南通主要鸻鹬类的迁徙路线,明确与南通鸻鹬类和鸥类有关联的主要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识别保护空缺;通过长期环志监测和样本采集,可以评估鸟类种群的变化趋势及栖息地状况,为针对性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鸟类环志工作主要包括两个环节:捕获鸟类和安装鸟环。依据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多年的鸟类观测数据,环志人员选择通州湾万亩海蜇塘作为捕获地点。南通沿海鸻鹬类水鸟多在涨潮淹没滩涂时,落到它们的高潮停歇地——海蜇塘休息,此时为捕获的最佳时机。
1月23日,参与环志的人员在傍晚前全部集结到位。深夜,披着月色,顶着寒风,穿上雨鞋,环志人员走上滩涂,在事先踏勘好的捕鸟点插好竹竿,设置好环志专用迷网,静候水鸟到来。
此时,夜间气温为-8℃,海边风力达7级,为防止捕获的水鸟在粘网上停留时间太久造成伤亡,环志人员分成两组,每半小时巡网一次,尽可能保障上网鸟类安全。
晚上11点11分许,两只蛎鹬率先上网,环志人员迅速到达上网点,轻轻地将鸟儿从网上摘下,检查鸟体健康无碍后立即放入特制鸟袋中。鸟袋由软棉布制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安全性,能够较好地临时保存鸟类。在运送回环志点后,环志人员首先检查鸟的健康情况和鉴定鸟种,确定没问题后迅速为两只蛎鹬戴好适宜规格的金属环和旗标,随后测量鸟的喙长、翅长、尾长、跗跖、体重等身体指标,并根据换羽特征判断其年龄、性别,详细填写环志登记表,最后为其佩戴卫星追踪器。
“金属环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统一发放,旗标为特制的上绿下蓝式彩环,这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海滨鸟彩色旗标协议书所规定的用于标记江苏鸻鹬类的颜色组合。另外,追踪器的重量通常不应大于鸟体重的3%。”环志人员仔细操作着。
“第一次为鸟进行环志,好激动。”环志人员薛浩男是一名90后女生,她小心翼翼地将佩戴完追踪器的鸟放到鸟笼中观察一段时间,判断其行为正常后,再带到高潮停歇地进行放飞,让其在熟悉的环境中尽快返回到自己的群体中。
后半夜的海蜇塘寒风依旧凛冽,巡网人员在月色下坚守各自的岗位。3个点位平均间隔2公里,巡网一次需要20分钟,一晚上步行超3万步。直到凌晨2时许,架网点已几乎无鸟飞过,大家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1月23日至26日,南通环志工作共环志鸟类20只,涉及5个物种,分别为蛎鹬、环颈鸻、黑腹滨鹬、赤颈鸭和针尾鸭等。
“目前全国仅有少数几个鸻鹬类环志站,这是南通生物多样性走向深入的一次探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徐怡珊说,“今后,通过公众和摄影爱好者的观测,可以重新发现佩戴旗标的鸻鹬类,了解其来龙去脉。长期开展鸟类环志工作,可以帮助探索鸟类的迁徙规律,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3只佩戴追踪器的蛎鹬已经回传数据超过7万余条,工作人员已初步摸清越冬蛎鹬种群的活动范围及活动规律。今年4月,天气回暖时,南通还将开展春季鸻鹬类鸟类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