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市持续推进PM2.5和O3浓度“双控双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实干治污,凝心聚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南通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率两项指标实现全省第一。 举目望蓝天白云,抬头是繁星闪烁,这份漂亮的“成绩单”是怎么来的?“源头治理,一着不让促减排;精准应对,一以贯之抓落实;部门联动,一体推进重实效。”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12月,我市就靠前谋划部署,专题印发《2022—2023年臭氧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排定2023年度“夏病冬治”大气治理项目,细化分解VOCs和NOx减排目标,为全年工作把好“方向舵”。 2023年完成VOCs综合治理、NOx深度治理、餐饮油烟提标改造、柴油货车淘汰等大气治理项目3021项,累计减排VOCs2578吨、NOx1537吨。2556家企业废气处理设施活性炭“一设施一码”智慧管理,464家铸造行业企业达标排放整治,292台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76个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低效呼吸阀实施更换,江苏南通发电、南通天生港发电深度脱硝改造。如皋、如东、启东、海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推进“无异味园区”创建工作。全市17家企业获得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补助约6800万元,全省率先出台《挥发性有机物(VOCs)清洁原料源头替代资金奖补方案(试行)》、《试点地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阶梯式资金奖补方案》,首批奖补资金约发放390万元,鼓励企业主动提升治污水平,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同向发力。我市组织修订《南通市空气质量异常预警和应急应对方案》,制定“一点一策”应急减排措施,对重点区域污染源实行“清单式”量化管理,责任到人。成立7个督查组,集中解决一批突出大气污染问题。市生态环境指挥调度平台24小时运转,高效处置1000余个高值报警信息,每日不间断开展颗粒物走航监测,迅速锁定污染来源,集中解决一批施工工地、露天焚烧、道路积尘等面源管控不到位问题。此外,积极搭建政企沟通桥梁,组织开展“我与企业面对面”活动,主动上门对接全市重点排放大户,解决企业急难愁困。加强正向引导,71家企业纳入应急管控豁免清单,“无事不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守护蓝天白云,并非单打独斗。我市积极实施“清洁城市行动”,市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市攻坚办、市“654”扬尘办集中开展督查交办,坚持扬尘问题当日发现当日整改,1—11月我市降尘量均值1.9吨/平方公里·月、全省第一,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有力支撑。建立生态环境、交通运输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开展联合行动,强化干散货港口码头粉尘污染防治。 过去一年,我市深入推进移动源污染治理,实施高排放柴油货车限行,提前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9430辆,超额完成省、市目标任务;淘汰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800台。生态环境、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常态化开展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督检查,加强重型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入户抽测、遥感监测,深入开展施工工地、工业企业内部非道路移动机械巡查检查,严查“冒黑烟”、超标排放等行为。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治理,让城市“烟火气”更有文明味。1000家餐饮单位完成油烟净化设施提标改造,重点区域餐饮油烟综合整治实现全覆盖。加强执法监管,推进重点区域内面积100平方米以上餐饮店以及城市综合体、美食街等区域的餐饮服务单位安装在线监控。2023年,崇川区万象城、通州区南山湖水街、南通开发区星湖广场二期成功创建餐饮油烟治理示范街。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