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T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报告里出现了肺结节的字样。有的人闻之色变,有的人一脸茫然,更多的人是纠结中带着疑惑。这肺结节究竟是何许物也?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01什么是肺结节? 在影像学上,肺结节是指直径小于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质性或亚实质性的肺部阴影。 02肺结节的分类 1.从大小分。影像报告中,一般会有对肺结节大小的描述。我们将小于2毫米的称之为粟粒性结节;2-5毫米的称之为微小结节;小于1厘米的则是小结节;而大于3厘米的统称为肿块。
# |& h; ] o$ P2 X7 d
0 b" w6 ^* @$ q4 r' N
2.根据密度分类。病变密度介于肺血管和空气之间的结节,称之为磨玻璃结节(有的医生会用缩写GGN表示,即Ground Glass Nodule)。 % S* w+ P! k' p
) Z5 }+ U/ q3 j6 q2 c) p& O2 Y 而如果一个结节中,全部是由实性成分(所谓实性在影像学中特指其密度已经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肺血管及支气管,与其相对应的则是磨玻璃)组成,我们称之为实性结节(Solid Nodule,SN)。 9 @* l& B# {4 L/ I
, t; Y$ ~1 ]0 W* g
而介于两者中间的,则是亚实性结节(Subsolid Solid Nodule,SSN),一般用来描述一个同时含有实性成分和磨玻璃影的结节。
, Z/ q; U3 {' I, O, n& [7 E
% x& Y5 t7 J$ E( \( @ 还有一种结节,叫做囊腔型结节(Cystic Solid Nodule,CSN),是指含有囊性结构的实性或磨玻璃结节。
5 G* Y* z4 M$ o+ E( e% S
3 o/ |+ O" B4 ~( t, H
9 I. Z4 j2 t8 V' M5 `" G
: _# M, ]" Z2 {3 o! m1 F8 r+ z
如何评估肺结节 看懂了肺结节的大小和密度,我们对它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但放射科医生的工作不止于此,他们还会对肺结节的性质给出一个倾向的意见,而这些意见,往往体现在报告的字里行间。 4 U( R) W6 W/ ~5 p; g7 ~0 I$ _
% H2 Q$ ?1 |" d( t
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会根据肺结节各维度的特点,通过文字将肺结节的信息提供给临床医生和患者。 首先是形态,包括大小和外形。结节小于5毫米,99%为良性,而大于3厘米,恶性的可能性则超过80%。 磨玻璃结节的边缘如果模糊,则良性的可能性较大,很可能是周围的炎性渗出;如果实性结节,报告描述其边缘毛刺或者分叶,或者说邻近的胸膜凹陷,叶间裂牵拉,则提示该结节具有浸润性生长,恶性的可能大。 $ D8 K F2 s, R0 ^* N; e
4 ^% z8 H* g" Y4 s8 K
上图是一张比较普遍的放射科肺结节报告 大浪淘沙,任何肺结节,在时间长河里,总会露出它的真面目。 如果在同一家医院定期检查,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观察结节的变化,通过对比肺结节多个时间段的变化,来判断它的性质。 一般情况下,良性结节短期内会缩小甚至消失(比如一些炎症),也可以长期不变化(比如一些慢性炎症、肉芽肿、错构瘤等);恶性结节,往往会逐渐增大。 因此,在放射科的诊断报告里,除了要关注结节的大小、外形、密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外,还要关注其长期变化。 问答环节 Q:如何发现肺结节? A:建议薄层HRCT检查,这里不建议使用胸部X线检查。许多医院(比如我院)还引进了人工智能影像助手,可以通过AI对图像进行纤毫毕现的搜索,任何3mm以上的结节都无所遁形,大大增加了检出率。 Q:发现肺结节该怎么办? A: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大多数小于6mm的结节,可以年度随访。具体情况需要医生综合评估,建议遵照医嘱。 Q:发现肺结节增大了,是不是就要手术? A:如果只是一两毫米的变化,考虑到观测误差,建议继续随访。如果明显增大,还要结合患者是否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感染症状来进行恶性风险评估。评估风险较低的,可先进行抗炎治疗,再结合自身情况完善检查。 总之,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请专科医生会诊。 ' H4 G9 x+ E7 k' b/ g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