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灶,在南通亦称 “汤水炉子”,过去是供热水的地方。家里、单位用热水,带上热水瓶,打了拎回去。它是用砖头砌成一个长方形台式通膛炉灶,灶面上放置好几个大小不等的铁锅,铁锅里烧水。燃料大多是煤炭,烟囱在屋顶上,炉膛却在店内,灶口对着门外…… 因烧水处的炉膛口开在正前方,如一只张开大嘴的老虎,灶尾有一根高高竖起的烟囱管,就像老虎翘起的尾巴,因此它被人形象地称为“老虎灶”。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已经没有这个概念了,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基本还有记忆。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一个小镇上学的时候,小镇上还有老虎灶,并且生意还不错。 “老虎灶”的顾客主要是附近居民,每天的高峰约在5点至8点。这段时间里,老虎灶前一般都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打开水零钱硬币不够用,就用小指长短的竹片替代,端处有些红漆——称之为“水筹”。 各式各样热水瓶排列在老虎灶旁,如同开会一般。有竹篾的热水瓶,有铁壳的热水瓶,构成了市井一道独特风景线。 一般来说,把自家的水瓶往灶台上一放,这就代替人来排队了,没事的三五成群凑一块张家长李家短的拉家常。有事的先回去忙一阵子,等会儿再来,反正自家的水瓶不会不认识。 那时的街面上常常有一种景象:不时有手提热水瓶的大人小孩走过,那都是去老虎灶“泡开水”的。小孩一手一瓶,大人会提得更多,甚而用篮装、担挑的。 据考证,老虎灶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左右,历史可谓久远。新中国成立后直至计划经济年代,老虎灶还存在于城市、小镇。我曾在一则资料上看到,那时上海居然还有国营的老虎灶。 那时的城市居民生活中没有天然气,更没有今天方便的电热水壶、电磁炉之类的产品。生活的主要燃料是煤球,但那是按人口计划供应的,平常烧饭做菜都还不够用,那点儿煤球用来烧水实在太奢侈,所以一般的居民用热水都会去家门口不远的老虎灶打热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气化的发展,电水炉、电水壶、煤气、热水器的普及,老虎灶因此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
老虎灶是晨起最早的营生之一,是个很辛苦的生意。一年到头没个休息日,夏天灶间的温度自然热得没法说。从清晨到深夜,每天来泡开水的人接连不断,直到晚上十一点,炉膛里的火焰才慢慢熄灭。而到了冬天,即使天再冷,也得天不亮就起床开始烧水,因为还没等第一罐水烧开,就会有人等在灶台前打热水了。 老虎灶的灶体最早是灶后炉口添柴,灶台上分列四只或六只汤罐,上面加盖子。顾客拎着暖水瓶来泡开水,伙计便会掀开靠近炉膛口汤罐的盖子,发现沸腾了,便用水舀子加水漏斗往顾客暖水瓶里灌。一只汤罐的开水舀完,就往里加凉水。 俗世烟火的迷人,在于它有色彩、有味道、有温度。大街小巷曾经必不可少的“老虎灶”如今已消逝了,但它留给几代人的记忆,依然是那么清晰,毕竟它曾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老虎灶边水雾淼淼,这热气腾腾的景象记录着一个时代,一个很遥远的时代,这一切也都只能成为留在人们心中的“历史文物”了。来源:夜航船上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