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报告文学集《云裳之梦》写完《后记》,已经是今天(11月22日)凌晨了。这是首部全景式展示改革开放以来 南通服装人风采的书籍。算下来,这本书是我今年牵头策划的第8本图书,也是近4年来我自己独著或带领团队编写的第18本书籍(见配图)。
巧的是,今天正好又是一年一度的小雪节气。去年的今天,我围炉煮茶,慢煮岁月,为自己近些来写下的50万文字也写了一段感恩岁月、感恩师友的《后记》。 我当天还在朋友圈里转发小伙伴们做的视频《小雪》时写道:小雪至,雨凝花。血犹热,鬓已花。且将一赋慰苍华…… 1986年,也是在这个时节,当时还在大学里教书的我,捧着一本大红塑料封面的三好学生纪念册,上面贴满我在大学念书时发表的习作,走进南通主城区桃坞路市委大院后二楼最东的一间办公室,向时任社长郑友年、总编辑贾涛根毛遂自荐。没过几天,后来一直被我们亲切地直呼“老贾”的涛根总编辑亲自去我原来供职的南通工学院(当时还叫南通纺专)协调放人,我很快就顺利调进报社。这一转身就是36年。 36年,13000多个日日夜夜,虽然平凡,虽然琐碎,但已深深地融入到我的生命里,不可复制,也不能重来。 明天就是2023年的感恩节。我从一个纯粹的工科男,闯入高手如云的新闻界,跌跌撞撞走到今天,拿到江苏新闻人才最高奖(戈公振新闻奖),踏上苏中苏北新闻界迄今为止唯一一席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一路上要感恩的人实在太多太多。
我对文字的兴趣是从百废待兴的1978年开始的。那一年秋天,在文 革中受到重创的江苏省南通中学面向全市招两个理科班,我有幸从南通市第18中学考取这个班。理科班的老师也是从全市精选的,我非常有幸邂逅两位名播江海的语文名师羌以任和宋方。第一次讲评作文,带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站起来玉树临风、说起话来抑扬顿挫的羌老师就在班上朗读我的作文《除夕》,一下子激发了我对作文的兴趣。
1980年盛夏我步入大学时,文学的热潮正漫卷上海各大高校。1980年代是一个烟火和诗情迸发的年代,也是一个情怀满溢、百花齐放的年代。在开放包容的大潮中,我和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如今火遍大江南北的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生导师刘擎等同学携手,共同创办了上海滩上第3个大学生文学社。我在为社刊取名《经纬》的同时,也以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文学瑰丽的经纬。在校期间,我特别要感恩时任学校团委书记,后来担任过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的陶顺良老师。陶老师是我新闻事业的引路人,他不仅推荐我为校刊唯一的学生编辑,还手把手带领我在《文汇报》等报刊上推出“上海张海迪”屠春蕾等一系列重磅报道。 到南通日报社工作,成为一名专业记者以后,我遇到的良师就更多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南通日报社,云集了一批才华横溢、身怀绝技的优秀记者。尤世玮、蒋德才、赵劲夫、保骏……我每天跟在他们后面采访,似懂非懂地听着他们的宏大叙事,日复一日,痴迷其中。因为十年文 革,好多人没有上过大学,但他们驾驭文字的能力、沟通采访的魔力、发掘新闻的眼力、纵横职场的魄力,都让我深深折服。他们早已退出工作岗位,有的已英年早逝,但他们许多代表作,我到现在都能背下来。他们强大的气场以及和采访对象的沟通技巧,影响了我整个新闻职业生涯。 感恩节到来之际,我特别要感恩的是担任过南通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的贾涛根先生。1987年,我在夜班编辑部工作,在他身边工作过半年,耳濡目染,收获多多。他时常结合当天报纸上的文章,耐心给我讲解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老贾不仅熟练驾驭各种新闻题材,在摄影和绘画等诸多领域造诣颇深,还是一位散文大家。我和他多年同住一个小区,在同一个店里理发,有一天读到他写的散文《顶上功夫在毫末》。他把一个毫不起眼的理发师写的那么活色生香栩栩如生,令人叫绝。后来,此文获得全国散文金奖。我之所以后来也写了一些散文,多半也是受老贾的影响。
对我写散文和随笔影响较大的第二位恩师是张泽贤。他在担任南通日报副刊部主任和江海晚报副总编辑期间,对我特别厚爱和提携,为我量身定做了一系列文章,让我在30岁之前,就成为有一点知名度的记者。
在50万字的《愉色而养》一书中,社评和短评是一个特色。这是我本世纪初担任南通日报社专题评论部主任和后来担任江海晚报总编辑期间写的,主要是深受我的恩师、南通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沈玉成先生,以及我的好搭档、江海晚报执行总编王健先生的影响。他们两位都是言论高手,长期担任南通市杂文协会的正副会长。我写的许多文章,都经过他们的精心编辑和妙手打扮。
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深度报道像一座山,横亘在许多媒体面前。为了让纸“重”起来深起来,南通日报在世纪之交推出一个主打深度报道的版面一一焦点新闻版,本人受命领衔这一创新工程,担任专题新闻部主任。我带领团队研究各项政策法规,培养全局意识和宏观视野,精心选题和规划。新世纪第一天,“焦点新闻”面世,让读者耳目一新。《20世纪,让我再看你一眼》《cosco的南通之旅》《世界并购大潮波及南通》《遥望博物馆之城》《天然气向南通走来》《崛起苏中系列报道》……每一篇主打栏目“焦点关注”,努力做到围绕焦点、凸现亮点、解说热点、创新观点,我带头撰写了数十篇深度报道,每期围绕焦点配发评论“今日点评”,我先后撰写了50多篇评论。
新世纪的前20年,我几乎都在江海晚报正副总编工作岗位上度过。尽管较早踏上管理岗位,但我一直不忘初心,笔耕不辍。2012年初担任晚报总编辑以后,为了千方百计留住不断流失到新媒体的“原住民”,我们整合资源,通过策划一系列全媒体活动,再造报纸的影响力。每年围绕当年的一个重大主题,策划一次“践行四力”的探索之旅,如喜庆大桥通车,在长江全境“万里长江寻飞虹”;纪念张謇诞辰160周年,沿着状元的步伐“追梦——寻找张謇足迹”;改革开放40年,开展“风从海上来——沿海14个城市寻访”;建军90周年,“将星闪耀·情满江海”寻访南通籍将军……几乎每次重点策划,我都会配发一篇社评。
从2011年新春起,中宣部组织“新春走基层”活动。那年正月初八,我走进江苏第一个华侨村——海门三星镇林西村。在新春的喜悦氛围里,我踏入一个个侨胞之家,写了一篇生动的现场报道——《全球经济舞台的村庄样本》。此后的11个新春,我一年不落地身体力行落实“新春走基层”,成为全国为数甚少全程参与的总编辑。去年,我和王健合写的论文《用独特视角记录别样年味》,发表在人民日报社创办的核心期刊《新闻战线》上,并获得中国晚报好新闻一等奖。
多年来,孜孜矻矻抓新闻业务建设,身体力行带头写新闻精品,我始终冲在新闻第一线。从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我都是南通新闻界首批赶到隔离病房去采访的记者。庚子之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向人们袭来。在南通出现首例确诊病人后,全城恐慌,谣言四起。为了迅速向市民传递真实信息,消除公众疑虑,本人征得南通市抗疫指挥部同意,第一时间孤身探访隔离病区,当天写出近3000字的独家报道《南通确诊病人还好吗?记者走近“隔离区”》。这篇来自抗疫一线的解释性报道最先通过新媒体发布后,迅速成为“10万+”爆款,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在我36年新闻生涯里,写的人物比较多,影响最大的可能是1997年和2017年两次“将军行”, 以及“口述历史•世纪风云中的南通人”。2017年的那次“将军行”获得中国晚报新闻奖一等奖,“口述历史”获得特等奖。30周岁的《江海晚报》先后两次获过特等奖,上一次是莫文隋系列。 在所有的文字中,我倾注心血最多的是大桥。千百年来,大江奔流不息。既惠泽于长江,又受阻于长江的南通人对“通”的渴望由来已久,但大桥前期推进工作困难重重。我振笔直书,有幸成为最早在新闻媒体上为家门口的大桥破题的记者。1999年春天,当时领衔南通日报社经济部的我在报端推出《世纪大礼》《桥隧之选》等多篇深度报道,及时反映社会各界的呼声和期盼,助推大桥早日上马。 后来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我又先后推出《扬子江上打“桥”牌》《苏通大桥畅想曲》等文章,一个个充满感性的新闻标题,倾注了我的期盼和憧憬,抒发了拥抱大桥时代的激情。2020年,南通第三条过江通道——沪苏通长江大桥通车后,扬子晚报专门约我写了《双城记•同城梦》。2021年底,为迎接南通日报80周年报庆,我策划了一组10篇系列报道,最后一篇便是讲述三代报人接力书写大江飞虹传奇的故事…… 北京大学知名学者、翻译界百岁泰斗许渊冲教授说过,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愉色而养》里的每一篇旧作,都对应一个具体的日子,那些日子都是我人生中闪亮的过往。在2023年的感恩节,感恩我每一个采访对象,感恩我的每一位读者,是你们丰富了我的每个日子。 (配图为近4年来作者独著或带领团队编写的图书) 作者:宋 捷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