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4645|回复: 1

[随便港港] 研究视角:崇川得名千年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24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崇川是南通市主城区的区级行政建制名。探讨崇川得名之始,也许有一定意义。



通州与崇州

一千年前的1023年,即北宋宋仁宗天圣元年,始建于公元958年的通州,改名崇州。关于这一改名的原因,在《宋会要》中交代得很清楚:

乾兴元年十一月十一日,礼仪院言:“准遗制,军国事权取皇太后处分。今参详中外表章中有犯皇太后先代名讳,并合回避。今或遍讳三代,即缘正月三日天书降节及圣祖殿名、外州名多须回改;如只讳彭城郡王名,则表章合避。如难避者,即用黄纸盖贴,或空点画,其通进银台司近在禁中,日夕封进文字,望请改为承进银台司。”诏只避彭城郡王名,余从所请。应改通判为同判、通利军为安利军、通州为崇州、大通监为交城监、通奉大夫为中奉大夫、通直郎为同直郎、通事舍人宣事舍人、开宝通礼为正礼、通天冠为承天冠、诸县镇、宫观、寺院、在京诸城门、仓庾之名,并以义改易。

原来,乾兴元年(1022年)2月,宋真宗驾崩,赵祯(1010-1063)即帝位,即宋仁宗,时年13岁尚幼,军国事权即由刘皇太后处置。当年11月,礼仪院下令各处须回避皇太后先代名讳,主要的就是须回避其父、彭城郡王刘通的名讳。于是,各种机构、设施以及地名中涉及“通”字的,则按字义字音分别改为“同”“安”“崇”“交”“中”“宣”“承”“正”等等。通州改名崇州,是诏令中的明确要求。

崇州一名仅使用了10年,又改回通州。其原因仍和刘太后有关。明道二年(1022年)刘太后殁,8月,宋仁宗下诏“庄献明肃太后上仙,中外不当更避彭城郡王名。”随着赵祯年龄的增长,与这位非亲生的母后间的关系日益复杂、矛盾渐显,后世还演绎出《狸猫换太子》的戏剧传奇。其实这只不过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博弈。史载宋仁宗天性仁孝,宽厚和善,冲突正常可控。刘太后死后随即废除对刘通的避讳,算是作了了结。

然而,明清以来,崇州之别名未得普遍使用,取而代之的却是通州的一个别名——崇川。

崇川得名之谜

关于崇川的得名,南通前辈历史学家管劲丞先生曾有过研究,他在《通川崇川和琴川》一文中指出:

宋以来文人对地名喜欢用旧称或别称,明朝文人更甚。通州也和各处一样,有通川、崇川之类的别名,一般常误以为这些名称要更古些,其实不尽然。通州被称为通川,在宋代的文献中已发现,算是最早的一个别称,像狼山天祚岩绍熙四年(1193)赵师睾题名就已把通州称为通川。至今留在旧文庙名宦祠壁间的八景石刻,也题作“通川八景”,可是后来却少有人用这一别称,《州志》也不载。因为它已被又一新的别称崇川来代替了,崇川乃是通川的仿制品,大概起于明朝。

四川的通州在隋朝曾改通川郡,历史上的地名作“川”作“州”的又往往混同,宋人因而也把这里通州别称为通川。在他们算是援例。后人又称崇川,那是再援着通川之例,宋朝天圣年间,通州一度改为崇州,通州既别称通川,崇州也别称崇川。明《万历通州志》于改“崇州下”注云:一曰崇川,注者的意思本指别称而言。而《康熙志》以下注变作大字。好像宋代改州名,同时又称崇州,是颇为荒唐的。我们既确认它是仿制品。那么替崇川另外找出的来源,像因城南有条小河名叫崇川而起,都是不可靠的。至于又一别称琴川,出于《海曲拾遗》《崇川咫闻录》照抄,说州城有河五道,是五弦,所以别称琴川,这一说知道的不多,曾发现明朝人用过,这好像仿效着对江的常熟,它别称琴川,说法也相似。

管劲丞先生认为,作为通州别称的崇川 “大概起于明朝”,并指出后人据明、清地方志中“一曰崇川”认为始于宋代是不正确的。然而,精于史料考证的管劲丞先生因没有读到宋代有关史料,这一判断失误了。

▲  《舆地纪胜》道光刻本
▲  宋版《方舆胜览》

成书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地理总志《元丰九域志》和成书于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年)的《舆地广记》已有了通州改名崇州又复名的简单记载。而之后成书于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年)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又出现的通州的一个别名:崇川。接着,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成书的《方舆胜览》再次提到崇川。

当然,志书的记载一定是在得名之后,也就是说,崇川的得名早于《舆地纪胜》的记录。那么,崇川一名的出现是否有明确的出处和准确的年代呢? 



崇川得名距今一千年

细读《舆地纪胜》可发现蛛丝马迹,其卷41“淮南东路通州·古迹”项下再次提到“崇州”:“崇州,天圣元年改为崇州,见王随《州记》”。王随,河南人,进士,乾兴元年来通州任知州,正好赶上了通州的改名,其撰写的《州记》,在《舆地纪胜》卷41“淮南东路通州•碑记”下保留了“王随撰”的两则碑名:《崇州文宣王庙记》《崇州广教院记》。找到王随《州记》也许能解开崇川得名之谜。

幸运的是,在明万历《通州志》中,查到了王随的《至圣文宣王庙记》,应即《舆地纪胜》提到的《崇州文宣王庙记》,其全文录下:
礼乐兴行,化成文物,圣人之为教,不其大矣乎!上自朝廷之始,下暨郡县之教,用之则庶绩凝,驰之则五常紊。我夫子宪章祖述,垂万代法,经纬制度,百王师表。文炳乎三宸,道包乎众圣,比尧舜以居上,同天地而不朽。我国家开帝运,一海内,千岁接统,四业继圣,莫不访延才雅,崇尚经术,内建图书之府,外辟龙凤之署。兴四门之教,齿胄骈臻;舞两阶之羽,戎夷怀来。三代同风,万邦咸乂。景仰先圣,亲飨阙里,乃加谥曰至圣文宣王。复诏属县,俾严庙貌。褒崇之典,莫斯为盛。崇川居淮甸之左,临海沂之右,江山控于吴越,风俗邻乎洙泗。鱼盐之利,商贾多集,弦诵之学,章甫亦众。先是,立孔子之像于城中之西南隅,巷有杂居,地外胜壤,墙垣圮坏,傍通汗莱,正位低狭,不庇风雨。因寮寀之议,获坦夷之地,惟新是图,拣日协吉,于是鸠材计工,兼用兵役,乃命静海县令梁惟宁以主之,军校卫以董之。峻以重门,环以仞墙,殿宇峩峩,轩庑翼翼。前设斋宿之次,后立讲诵之宇。而又茂才、硕望与诸秀士备缗钱,给匠以塑先师之容,洎亚圣、曾、闵而下,侍坐左右。山龙藻绣,威仪俨列,簠簋俎豆,明祀成礼。斯可谓名郡焕彩,儒林生辉。耸动士民之瞻,恢大政教之本,宜刻金石以永岁月云。时天圣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记。
文中提到“崇川居淮甸之左,临海沂之右,江山控于吴越,风俗邻乎洙泗 。鱼盐之利,商贾多集,弦诵之学,章甫亦众。”而撰写时间为“天圣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记”。由此可以确认,崇川的得名于天圣元年,即1023年,今年正是崇川得名一千年。

▲  万历《通州志》王随《至圣文宣王庙记》


通川与崇川

与“崇川”同时出现在宋代地理总志《舆地纪胜》《方舆胜览》上的还有一个别名“通川”,它的源头则在四川。据查:今四川省东部的达州,古称通州,于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始用,隋大业三年(607年)曾改为通川郡。其后“通川”“通州”两名轮替使用。北宋建立之初平定蜀地后,因淮南已建有通州,遂于乾德三年(965年)将其改名为达州。然而通州、通川作为达州的旧名仍会使用,今天的四川地级达州市,其市人民政府驻于通川区。

▲  明《通川八景》碑(局部)

既然蜀地的通州又称通川,那么淮南的通州也早就拥有了“通川”的别名,前引管劲丞先生文已对此作了说明。南通第一部地方志即为孙昭先(南宋淳熙进士,开禧三年即1207年任通州知州)所纂《淮南通川志》,可知“通川”在当时已常用,惜该志书已失传。
关于“崇川”之名,清乾隆年间金榜纂《海曲拾遗》还有一种说法,现录于下以作补充:

通境襟江带海,三面皆巨川。最为要害,而居人幸得无恙者,南有五山排立以为砥柱,东北有长堤绵亘以为屏障,俾水不得上与土争,实地势崇高,擅其胜也。宋之初更名崇州以此。又考州治旧在城南,今岳庙地即州治遗址,高耸特过他处。其址昔有池水,踞官河各沟港之上游,崇川本以是得名云。    


供图:作者

赵明远,民盟南通市委员会副主委,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南通大学张謇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张謇企业家学院特聘研究员。


来源:江海文化

南通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24 21:21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刘太后是在明道二年(1032年)去世的,不是1022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11-25 23:51 , Processed in 0.186571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