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8938|回复: 10

[新闻快讯] 沙地人的饮食与服饰文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23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物质生活民俗是一个地方民众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一个地方的物质文化,最能反映一个地方的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其中,沙地人的饮食与服饰极富有地域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文化光彩。


饮  食

沙地人习惯饮宅沟水,把喝白开水说成“吃茶”,其实并无茶叶可言,这也许是源于对江南的一种怀念。冲入茶叶的开水谓之“茶叶茶”,在白开水中掺和了些红糖,叫“糖茶”,无糖的开水则戏称“白滚茶”。沙地人十分好客,对进门的客人总要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糖茶”。

早年,沙地居民以玉米、三麦(小麦、大麦、元麦)为主食。生活改善后,则以和米玉米粞饭、和米麦饭、米饭为主食。家常传统菜肴有炒青菜、炒青蚕豆、盐齑豆瓣汤、茄子烧洋扁豆、香芋烧茶干、炖蛋、炖春鱼(黄花郎)、腌泥螺、腌蟛蜞、红烧肉、红烧羊肉、狮子头(肉圆子)、肉挎茄子、肉挎鲫鱼等;特色菜肴有炒肉瓜、面拖蟹、拌金瓜丝等;渔区有蟹籽豆腐等等。特色蔬菜更是不计其数,譬如香芋和香酥芋、金瓜与洋扁豆、生菜同山药、茜茜(荠菜)等等。小吃有缸爿饼、印式糕、茄饼、面饼、绳绞(麻花)、炒寒豆(蚕豆)、爆炒米、炒长生果(花生)等等。遇到婚丧喜庆,宴席显得格外丰盛,有所谓的“十碗头”(用5只碗及5只碟子盛菜)“四盆六碗”“十二碗头”“八冷八热”(八个冷盆,八个热炒)和“全鸡”“全鸭”等等。

在物质匮乏的岁月,沙民的日常饮食极为艰苦,可用“茄脚柄配老麦饭”来概括。因为生活困难,沙地人连茄子的蒂部“茄脚柄”也舍不得丢弃,而是放入麸糟酱缸里腌制,用来配“老麦饭”。老麦饭是元麦脱粒磨成粉后煮成的粗麦饭,这是贫苦沙民的主食,很难下咽,所以沙地有句俗语,叫做“老麦饭吃来戳嘴”。

沙地曾是棉区、垦区,盐碱地较多,换茬种粮以三麦和玉米为主,三麦中的元麦又俗称儽麦。沙民一日三餐,农闲时是“两饭一粥”,农忙时三餐才全部吃干饭。夏日,沙民早起烧好三顿饭,麦饭筲箕挂在悬钩上,往往用“醋冷水”泡麦饭、啃生咸瓜。家里来了客人,沙民没有大米招待,只好用元麦面调和,擀成薄片,切成小块,投入菜汤;或做成“面疙子”,或擀成麦面条。即使好不容易得到了一点米,那也一定是要放在炖罐里煮给婴幼儿吃的。待客时至多煮个半铺米饭(一半米一半麦粞),来个“挖米饭”(煮半铺米饭时将沉于锅底的纯米饭另外盛出)。在“麦在场上饿煞在床上”的青黄不接岁月,沙地人就吃“麦蚕”。“麦蚕”也叫“冷蒸”,就是在元麦已经收浆尚未黄熟时,摘取麦穗,捻下麦粒,下锅炒熟,扬弃芒和壳,趁热磨成一寸左右的条子。沙地人因为“冷蒸”形似幼蚕,所以称为“麦蚕”。

沙地人不喜欢吃辣,却创造了一种俗称“斑椒酱”的辣酱。这恐怕是沙地唯一的一道辣菜。沙地人把辣椒叫斑椒,把小辣椒称为朝天斑椒。沙地人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调味品。一到冬天,沙地人便用干面(小麦面粉)、麦面(元麦面粉)、长生果子(花生)、茶干,条件好的人家再加上肉丁,再配以适量辣椒煮成厚粥状的斑椒酱,用来配饭。

被沙地人称为“番芋”的红薯,过去在沙地种植甚广。番芋藤切碎后用来喂牛(沙地人称“猪”为“牛”),而番芋就成为沙民的重要辅助粮食。一到番芋收获的秋季,沙地人就把外表无伤痕的囫囵番芋埋入宅前的地里,冬藏起来,洞孔用芦柴塞住,用来通气防止腐烂。同时,又把一部分番芋洗净切片、切丝。讲究一些的人家,把番芋片、番芋丝先放入锅子里煮一下,然后捞出晾干。那“番芋干”就成为沙地人的日常小吃,作为粮食短缺时的补充。也可以将它磨成粉做成黑乎乎的“番芋干烧饼”。孩子们则常常喜欢把番芋放入柴灶的灶膛里烤熟,兴高采烈地吃热乎乎的“炮番芋”。

“酒酿”,沙地人又称“酒板”,是沙地民间的一种特色饮料。先是将米煮成干松的饭,趁热按比例拌酒药细末,用适量面粉封面,中间抠一个饭洞,然后倒进适量温水,安置于陶器中,冬天则裹藏于棉絮之中,一般20多个小时就发酵成熟可食。

过去,沙地人过年“糕”是必蒸的,“烧经”祭祖“圆子”是必做的,清明节上坟“印糕”是必供的,造房子、做生日“板糕”和“寿桃”也是必需的。“糕”谐音“高”,“印”谐音“阴”,“圆子”寓意“团圆”。

△ 板糕模块

也许正是经历了艰苦岁月的磨砺,沙地人在饮食上尤其节俭和好客,主张“从坛面上省起”,反对“吃光用光”。家里来了客人,沙地人总要反复询问“吃了没有”,在桌上会不断地为客人劝酒、夹菜、盛饭,客人的饭碗总是“堆头满碗”。还趁客人不备之机,扣一碗饭或一铲刀饭,俗称“逊饭”。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沙地饮食也逐步突破传统,注入了诸多现代饮食元素。


服  饰

服饰是一个地方民俗文化最鲜明的视觉表达。历史地看,沙地的服饰与汉民族服饰历史紧密相连。过去,沙地的服饰,男子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遵循“三绺梳头,两截穿衣”传统,个个自幼裹小脚。辛亥革命对辫发、缠足和服饰进行了从头到脚的革命。沙地盛产土布,农民多穿着自纺、自织、手工缝制的土布衣服,少用绸缎、机织布。民国之初,清式长袍、马褂、大胸襟衫、多褶裙等尚在少数富家流行,衣料多为绸缎、呢绒,贫民仍穿土布短打衣裳。布色以青、蓝、黑、白为主。布纹有双线、芦席纹、方格、回纹、鱼鳞、雁行、蚂蚁等。款式有对襟、大胸襟、套裙、套裤等多种。老人喜爱围大转裙。夏天,妇女穿夏布衫裙。冬天,男子戴烂毡帽,穿芦花靴、纱袜、土布袜,外出戴风兜。雨天穿草鞋、钉鞋,撑布伞或穿戴蓑衣箬笠。20世纪三四十年代,商人、教员、学生等穿长衫、旗袍、学生装,中老年男子戴瓜皮帽,妇女戴美人帽、昭君扎,儿童戴猫头帽、狗头帽,殷富子弟偶穿西装。

旧时,沙地的春夏秋三季鞋子多为玄色的圆口布夹鞋,俗称“小圆口鞋子”,冬季多为蚌壳形的“捧筋暖鞋”。至于上了年纪的缠足老妇,自然只能穿“三寸金莲”小脚鞋子。

在启东、海门一带有这样一个传说,已出嫁的丫头在每年的“七夕节”(农历七月七日)那天,利用一日一夜的时间替娘赶制一双布鞋,这样活着的娘会延长寿命,去世以后会减轻罪孽。因此,做鞋子是沙地妇女的一项基本功,送鞋子是一种孝顺的象征。

人类穿布鞋已有几千年历史,但沙地布鞋以其底厚、针密、帮结实而著称,且穿着特别舒服。春秋雨季农闲空时,正是沙地妇女们做鞋子的好辰光。量脚寸,剪鞋样,用面浆制衬,用荷包爿裁底。20世纪80年代后,用皮革制鞋的工艺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穿的布鞋底逐渐被泡沫底代替,布鞋的地位逐渐下降,但布鞋仍为人们休闲的首选鞋类。

婴儿一般穿“虎头鞋”,也称“猫狸头鞋子”,软底单层,色彩鲜艳,做工精细。鞋长2寸,绣成“虎头”样,额上还纳一个“王”字,虎口用黑线镶几根胡须,用各色丝线分别绣出老虎的眼睛、眉毛、鼻子和嘴巴,尤其是虎眼,极其传神。据说,婴儿穿了可以避邪,此俗沿袭至今。

袜子,通常是用白布缝制的布袜。清末民初,流行纱袜、线袜,称之为“洋袜”,中年以上的人还喜欢扎绑腿。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流行“尼龙袜”,还有缝袜底、做袜船之民俗。

手工刺绣也是体现沙地服饰精细的重要载体,更是检验沙地劳动妇女智慧、耐心和修养的一门技艺。姑娘出嫁时如果没有几件亲手绣制的物品就会受到东邻西邻的嘲讽。因此,沙地姑娘都有几手绣花功夫。绣品主要以床上用品为主,从开始的枕套、帐帘、床衣发展到绣围脖、衣领、衬衣、鞋帽,所绣的图案由龙凤、鲤鱼延伸到花草、字画,惟妙惟肖的作品展示于各种颜色的绸缎之上,不仅让卧室增添许多靓丽色彩,还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 绣花鞋

诚然,最能代表沙地服饰的还是“大胸襟衣裳”“大裆裤子”和“转裙”。

大胸襟衣服有贴肉布衫、棉袄、单包衣。贴肉布衫又称内衣,一般用小花细格子布缝制,门襟开在左侧腰间向上,纽扣一般一纽襻、葡萄结。棉袄面子用蚂蚁条子布或碎花布,里子用单纱软布,中间是弹熟的棉花。制作过程中将内衣的尺寸放大。单包衣又称外套,外套选料要讲究一点,年纪大一点的一般选藏青蓝、雪青色为好。年纪轻一点的选橘黄、苹果绿或者是蓝印花布,单包衣尺寸比棉袄大一点。同时纽襻样子很多,有盘香纽、珠子纽等。

大裆裤为男子所穿,裤脚较短,一般选用单色布料,制作也简单。腰宽是人体腰围的2倍。腰布一般为白布,裤脚较短。宽腰大裆、短脚的设计主要便于男人参加劳动。宽余部分裤腰折叠在腰前,然后用腰带系上,便于劳作,并显出男人的壮实。

转裙展开是一块长方形的布,围拢来是一条裙子。腰间褶皱前面贴上一块方布,一般选用万年蓝、天蓝和老蓝布作为面料子。转裙围腰一方面保暖,另一方面借力,妇女生育以后围上转裙,保暖借力。大转裙尤其深受中老年人喜爱。一般男的用老黑土布,女的用老蓝土布缝制。沙地俗话讲:“一条转裙系来只剩八条筋,还不知丈夫啥个心。”有时候,在转裙前面还要加一幅做一条小腰裙,内面做一只贴身的大口袋。此所谓沙地俗话讲的“裙上加裙”。

在沙地,吕四渔民喜欢穿一种“妻裤”。这种渔民服饰裤腰裤脚特别大,用料、做工均十分讲究。裤腰、裤脚管处用红绿丝绒线绣成各种花纹,并打成狗牙褶、网眼褶、蝴蝶褶。当地人称这种服饰为“妻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沙地服饰也是新旧并存,中西合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沙地服饰也染上了时代色彩。列宁装、中山装、人民装成为当时时髦的三种服饰。灰棉布列宁装始于延安时代,为西式翻领,右衽双排纽,腰间束腰带,三只挖袋,胸前一只,腰旁两只斜插袋。人民装是人们熟识的中山装的一种变体。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沙地是产棉区,但穿衣买布都要凭布票。“大郎着新,二郎着旧,三郎着筋”的民间俗语,生动地反映当时沙地衣着的艰辛和困难。到了70年代后期,沙地服饰也悄然发生变化。中西式棉袄罩衣开始流行,纽扣由“算盘扣”改为有机玻璃的“电光纽”等,衣袋出现明袋、暗袋、斜插袋等,还时兴“假衣领”,面料也由单色平纹布发展到格呢、花布和“的确凉”。20世纪80年代开始,沙地也兴起“西装”和“踏脚裤”热。踏脚裤也叫健美裤,是一种裤子口加有蹬条的黑色弹力针织裤。改革开放后,沙地服饰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优雅高档的T恤、牛仔裤等各种休闲服不断涌现。

(作者简介:中共启东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原副主任)

来源:史志通

南通0

点评

自觉高人一等,自称“沙地” “苏中”  发表于 2023-11-24 08:15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23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23 14:49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两个字穷邋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23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

比你还穷啊?小米6?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23 18:44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南通的女人不适合做老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23 21:43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明天不一定 发表于 2023-11-23 15:17
比你还穷啊?小米6?

土鳖 换一个吧 不新鲜了。 对了打听明白 七欣天比海底捞好在哪了嘛?别一提火锅开口就海底捞,那是学生跟服务员去的地方。海鲨湾一定没有 kfc 麦当劳 出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23 21:46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明天不一定 发表于 2023-11-23 15:17
比你还穷啊?小米6?

不是穷,一定不会想着吃饭去kfc的!哈哈哈哈。还好意思嘲笑小米6。 五十步笑一百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23 21:55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明天不一定 发表于 2023-11-23 15:17
比你还穷啊?小米6?

这些低端消费场所,在仁港有多少,我是真没在意。 但是我知道,任港的 钱柜,香蜜湖,濠园会晚上灯不开门口照样停满豪车。 对不懂,洋酒,不懂什么是欢场的人而言,就是荒漠吧。 任港那几个“小公园”小就小吧。反正是给南通崇川老城区人建的,你来也挺费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24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
房子 发表于 2023-11-23 21:55
这些低端消费场所,在仁港有多少,我是真没在意。 但是我知道,任港的 钱柜,香蜜湖,濠园会晚上灯不开门 ...

确实。。哪个正经地方的红灯区开在市中心的啊。。这种灰色产业基本都是开在边缘地区。。这就很契合任港的地位。。


主要我不解的是,去那边玩的人没有说什么,住红灯区的人先骄傲起来了。。有啥值得你骄傲的啊?这谁看得懂啊?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11-24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
还有。。你说的这几个。。跟高级有啥关系啊?你是不是对高级有啥误解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11-25 23:48 , Processed in 0.232038 second(s), 21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