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南通市GDP达到6032.4亿元,增速6.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1.8%、国省考断面优Ⅲ类比例100%,均处于全省领先。“这组数据,充分体现了南通市在推进绿色发展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炜说。
近年来,南通市持续深化环评制度改革,简化环评审批,助力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做强环境资源要素储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江苏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GW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项目位于江苏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是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板块布局的又一重点项目,公司将实现“电池片+组件+光储系统集成”的产业链全覆盖。
当前新能源电池行业竞争激烈,项目及早投产就能抢先占领市场。根据《南通市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的实施方案(试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局提前介入、全程指导,简化项目环评报告编制,实施承诺制审批。“感谢生态环境部门的大力支持,公司光伏电池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半年时间,可以说是业界的奇迹。”江苏林洋新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袁海容向生态环境部门赠予锦旗。
“南通是江苏省最早一批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的城市,目前已全面运用于各省级以上开发区,317个项目简化报告编制内容,24个重点项目运用承诺制审批或打捆审批。”南通市生态环境局环评处处长周浩介绍,“平均每个项目可以节省半个月的环境监测和数据采集时间,每家企业省去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监测费用。重点优质项目审批实现立等可取。”
今年,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排污总量指标管理提升环评审批效能的意见(试行)》,对全市建设项目排污总量指标管理制度先破后立、改革创新,取消环评审批“总量平衡”前置,减去了一半的现行环评审批流程。
九州星际科技有限公司是南通市一家专业从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研发、生产的企业,产品广泛运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公司年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2万吨项目是2023年省级重大项目,未来达产后产品产能将达到全球第一。当企业在二级市场为项目寻求排污指标,短时间难以凑齐,为此焦急万分之时,如东生态环境局主动支招,从政府储备库中予以协调解决,保障了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今年,南通市生态环境局接连出台《南通市排污总量收储和使用办法(试行)》《南通市农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排污总量指标收储和使用管理意见(试行)》等总量改革文件,全面打通农业源、移动源、生活源、扬尘源与工业源间的总量储备与使用壁垒,做优做强总量储备库,保障重大项目所需环境资源要素指标的同时,也有力推动了地方面源污染的治理。
“我们将排污权储备交易制度、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与工业园区限值限量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创新推出园区‘一张证’管理模式,充分激发园区与企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相关工作得到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工作简报》全国推广。”周浩说。
2021年,南通市出台《南通市关于加大污染减排力度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纺织印染、化工、造纸等八大重点行业提出了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要求。自《指导意见》印发以来,各地、各部门聚焦重点行业,严守新建项目准入门槛,积极推进现有项目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八大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万元工业总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均同比显著下降,其中纺织印染业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削减约50%。
一手抓传统主导产业提升,各板块排定“一企一策”整治提升方案,强化协调联动,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化工整治关闭退出103家,消除安全环保隐患,实现化工产业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工业总产值却增加了近30%。同时,推动印染行业向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南通市打造了海安市常安现代纺织科技园和通州湾现代纺织产业园两个高端纺织印染园区,推动纺织项目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南通纺织产业绿色发展承载平台。
一手抓绿色新兴产业培育,坚决贯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求,全力保障光伏电池制造、光伏发电、LNG储运等绿色低碳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全市绿色低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福莱特光伏玻璃项目的落地,夯实了通州湾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通州湾从茫茫荒滩到崭新滨海新城的美丽蝶变;华润、协鑫、国信LNG接收站的顺利落地,给洋口港“能源岛”再添新动能,助力如东打造“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南通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