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之) 建筑铁军是当代南通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多少年来,南通铁军用众多幢建筑作品丈量着广袤的神州大地乃至海外大地。一个个成色十足的杰作,见证着南通建筑铁军辉煌的足迹。而这一切,都和一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王 敏之,南通当年的一位老领导。他是南通当代建筑业当之无愧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王 敏之,这位出生于浙江慈溪、17岁就加入党组织的老共产党人,与南通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休戚与共。他从20世纪40年代初至南通解放,先后在掘港开展抗日文化工作,在南通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后,他相继担任过南通市委常委、副市长,南通专区计委副主任,南通地委常委、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务。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他与建筑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南通建筑队伍的成长和壮大倾注了极大的心血。 南通解放后不久,他就筹划主持建造了至今仍是南通市标志性建筑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并以这个工程的施工队伍为基础,建立了南通市第一个市营建筑公司,这是江苏省最早成立的国营施工企业之一。公司的正式营业执照,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主任陈云签发。在王老的直接指导和影响之下,南通建筑队伍以发扬“老八路”作风而受到中央领导的表扬。1958年6月,南通市越剧团根据南通建工集团前身——南通市建筑公司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的先进事迹,以公司“老八路”干部陆修根为原型,创作了现代越剧《老八路》,在南通市工人文化宫首次演出,获得成功。当年10月,剧团应邀进京演出,周恩来、朱德、陈毅等开国元勋观看演出并给予高度肯定。越剧《老八路》在全国各地的演出进一步推动了当时在全国建筑业中掀起的“学南通、赶南通”的热潮,南通建筑公司成为全国建设战线上的一面红旗。1958年10月,周恩来、朱德、陈毅等开国元勋观看《老八路》演出并与演职人员合影王 敏之针对南通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大胆提出向建筑业转移富余劳动力,让一部分农民通过搞建筑“赚点钱”,“藏富于民”。1978年前后,他就反复宣传和灌输“建筑市场”意识,亲自组织建筑队伍,挥师大庆、新疆等地,并形成了南通建筑业的宏伟战略:立足本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开拓了大庆、新疆两个建筑市场后,20世纪80年代初,他又及时提出“挺进大上海”的口号,要求“把上海作为跳板,做出样板,影响全国,走向世界”。其后,又是他把启东建筑队伍引向厦门,参与南方经济特区的建设。在20世纪70年代末,他就憧憬着去“闯荡一下海外市场”。从1981年开始,他直接策划承揽了多项国际建筑劳务输出,均获得巨大的成功。所有这些颇有“大手笔”气势的举措,为后来南通建筑铁军更大规模地开辟、占领国内和国际建筑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许多南通“老建筑”深有感触地说:“没有王老当年的决策,哪有今天这样恢宏的局面。” 王 敏之虽然从来没有受过建筑行业的专门培训,但是他对建筑业的了解熟门熟路。他发表的意见总是充满见地,在许多方面还要高人一筹,南通建筑业的专家们对他没有不佩服的。这除了因为他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领导水平外,还缘于他能经常地深入实际,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掌握带有规律性的东西。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 敏之和建工部门的同志对初具规模的乡镇集体建筑企业因势利导,及时提出实行“五个转变”。“五个转变”的实施,使南通建筑企业的资质不断提高,并凭借自身的实力,在宏观调控张弛收放、建筑市场起伏变化的情况下,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效益大增、声誉大振。 王 敏之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是有口皆碑。在第一线的铁军将士,谁都不会说王老过问得太细了,他们只感到王专员的心和自己的心贴得那么紧。他无论到哪个施工地区,都要亲临工地,深入工棚,详细察看询问。他对情况了然于胸,又有很强的记忆力,所以作报告不用讲稿,随口就能报出一大串活生生的数据,叫得出张三、李四的名字。
悠悠四十载,倾注一腔情。许多“老建筑”说,在南通建筑业树立的丰碑之中,融入了王 敏之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执着, 融入了王 敏之的无私奉献精神。 来源:夜航船上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