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一个为官者的政绩如何,名声如何,离任后人们自有公论。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干部,无论官做到多大,地位有多高,都不能不丢掉公仆本色。如果你做好了,人民就会拥戴你;你做得不好,人民就要唾弃你。 当年南通地委两位老书记谢克东、王益众就是这样让人民拥戴的好领导。遥望当年他们与人民群众密切相连的作风,严于律己的品格,如同一本教科书一样值得我们捧读。 谢克东(1911——2001),上海人,早年在南通从事革命活动。1957年,他第三次来南通工作,担任南通地委书记。谢老是在南通人民最困难的岁月里,带领人民克服困难的领路人。 当时地委的工作重心在农村,农村工作的重点该抓什么?改善农民生活应从哪里入手?他坚持问计于民,听取专家意见,把狠抓水利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开挖一条、疏浚一片、受益一片。当年他带领大家形成的水利基本骨架,是一个千秋大业,至今仍泽被整个江海平原、崇川福地。 在三年困难时期,群众口粮底,温饱成为主要难题,谢老“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他背着“动摇集体经济”的罪名,默认并赞同“借种”一分半地给社员度难关,大大减少了南通地区的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使南通在全省、全国较早实现了恢复性发展。 谢克东品德高尚,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德修身;他在干部群众中拥有很高威望,待人和气,从不以势压人,而是身体力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德服众。南通人民至今还怀念着这位声望厚重的长者。 王益众(1919—2007),也是一位老革命,射阳人。他是改革开放前夕的1977年调任南通的,当时谢克东兼任地委第一书记,他任第二书记,由于谢老主要在南通市委工作,地委实际上由王益众主持、当家。 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后,农村进行了深刻变革。南通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能够顺利推进、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凝聚着他的心血。 任南通市委书记期间,他结合南通地区人多田少的实情,组建劳务基地,成立“建筑民兵师”,支持西藏、大庆等省市的城市建设,使得南通建筑队伍获铁军美誉。 王益众长期严于律己,从不搞特殊。到县里检查工作,对食宿从不挑剔,伙食费从不拖欠,从不提过高要求,更不受礼。下到基层,不让秘书事先通知,到县后,才让秘书在招待所打电话通知县委办公室,尽量不给县里添麻烦。 他爱护干部,但对不良倾向从不听之任之。如皋有一位新提拔的年轻副局长,到地区开会结束后,打电话要单位派车接他回去。王益众知悉后,认为一个年轻干部刚提拔就自以为高人一等,搞特殊,要不得,要求有关部门严肃查处,结果这名干部被撤职。 1983年地、市合并后,省委任命邢白同志为市委书记,安排王益众为市人大主任,不再当书记,他二话没说,接受了组织上的安排。仅仅时隔一个月,邢白调省,省委又任命王益众为市委书记,他又不负重托,勇挑重担。上任一年多,省委又决定他从书记岗位上退下来,专任市人大主任,他又坚决服从,表现出一位共产党人能上能下,一切以党的利益为重的高尚作风。 王老担任地委书记期间,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时间下乡。他乘车下去,经常要驾驶员把车停在路边,深入田头,检查作物长势,同干部、群众交谈。一有台风来袭,或遭受自然灾害,他不是立即率领干部深入第一线,就是赶到水利局、农林局了解情况,研究措施。 他下去不是蜻蜓点水,而是真正沉下去。1983年夏季,他带领机关干部到张芝山地区调查研究,一蹲就是好几天,住在区机关宿舍,吃在食堂。这种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对干部们的触动很大。 谢克东、王益众这两位老一辈革命家、南通的老领导对南通发展作出的贡献,深深留在江海大地上。他们昭示着如今的干部们:今天革命建设的成果,浸透着先辈们的心血,也是一代代人奋斗的结果,确实来之不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是天,人民是地。如果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