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第一次进入医学院,对医学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在校期间没有轰轰烈烈,只有脚踏实地。还记得上人体解剖课,我竟然没有想象中的害怕和抗拒,甚至包揽了我们组所有的解剖任务。回想学医路,我坚信勤能补拙,经常带着被子去教学楼自习,累了困了就在椅子上睡一觉,起来继续学习。那时候的学习最纯粹,只为打好扎实的医学的基础,也因为这样每年都能获得奖学金。我也经常会在学习之余,组织和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从中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校期间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学毕业,带着初出茅庐的鲁莽和无知踏上了求职之旅,感受到了辛酸和喜悦。社会是最好的学校,人一生都在学习。拿起专业书本时,你是医学生,融入社会时,你是社会小白。从理论学习到社会实践,从书本知识到患者本人,每一位患者都是老师,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学医注定忙碌,背后家人的关心和支持给予了我很多力量。记得怀孕六个月的时候,遇到一名口唇青紫的患者在门诊门口叹气样呼吸,老伴儿在一旁无助的哭泣。我和护士推着老爷子一路狂奔,与时间赛跑,最终将老爷子从死亡边缘救回来。当时,我无暇顾及腹中的孩子。抢救结束后,心里对孩子充满了愧疚。但是,这也许就是生命的力量和医者的使命担当!

从事危急重症工作,每天都是挑战,不记得多少个不眠夜,不记得多少次的狂奔,只为和死神赛跑,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