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67027|回复: 0

[婚姻家庭] 大龄单身青年的养老压力,何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8-1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
网上据南京人口理论研究协会统计,南京现在32岁以上未婚剩女达到29.6万人,接近30万女孩待嫁,不知真假,不过数量应该不少。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比例和数量应该更大,很多大龄青年单身的凭借是有足够的财富兜底。7 h; m7 t( j& l6 i" \
6 A. E( f+ t) z1 ~

0 S7 q8 I7 ^! n4 j, J5 ~# e5 L; c从微观个人角度讲,不结婚、不生孩子,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很多人说攒足够的钱,住养老院,找护工啥的,想想好像确实也是这样。
9 R* s& g" t" e2 @) @9 i
! Q0 I3 B* H3 |* R" |% d! f; K3 R
. A, Z. @5 `' p4 c; s
“攒足够的钱,住养老院,找护工”这些养老方案,一切的前提是人口结构不变的情况下!
, x1 D5 B" Y1 W6 H% R- D4 a+ @3 D
9 J+ t/ o" J! r
: P3 o/ e6 y  X5 `9 B
现在很舒服,但是20年后很难说。8 R+ x/ H/ c7 r8 z% ~$ H
4 v7 W4 i# L2 Z; B" |2 L  B* O+ J" l
1 `8 T! {: M( w
大概率会面对4个老人的情况。
! x' @- K# T( g$ {2 Y+ [7 N$ f9 x* E+ v! d' U, Y" B

& g, U" f2 o: b# O4 x: z不要说父母有社保,赡养老人除非你有钱到请得起保姆的程度,不然付出的精力就够你喝一大壶的。$ ?) _& F0 w* K1 B. y$ U2 D
- }! U5 A/ K1 p- i0 P1 Q) w

' V+ i/ ]8 P. K, q* z; u现在老人少,才有这么高的退休金,以后不会有的,像日本,只够吃个饭。只说独生子女这一代的养老,九零后的父母辈才刚到55,60,现在市面上还有很多年轻的四五十岁的愿意干保姆,等十几年后父母辈走不动要保姆时,到时四五十岁的也是独生一代呢。这工资,你咋能按现在的水平推算。居家保姆堪比公务员,你信不信。
  b+ c# L: ~3 F/ f. n1 C3 Y. z; W1 A4 M' c; {( L( X% J

) s$ w9 E$ }6 y2 _& R) E对于大龄未婚男女,底气是财富足够,想不到老了后就凭财富抢保姆了。大城市财富主要凭借的是房产增值给人的错觉,房子不会永远只涨不跌。
% ~4 B/ H0 S( `  ]# u: W1 \* L' d9 ^' c) c3 g
4 v$ g/ D6 u+ i5 d0 n
老了以后还能不能守住财富?中植系爆雷涉及金额2300亿,客户高达15万人,300万的起步门槛,属于收割有钱人& e: Z: H* F- X' L4 X
9 |5 u( z* r# G* n+ B! ^6 r: d" E8 n

( o: n8 K9 a. N* _. u/ I( o5 R8 n5 ^退休人士有足够的积蓄,不需要社会供养?
1 X2 O. b( P: T- A+ w8 p
% c8 P4 ^, ^" F3 A0 n3 x
7 J) f( W6 B% z' j, v9 g; g8 q0 t
人越老,看病和住院的花费越高。; E" O4 W5 X4 Z0 O6 _
5 a, E" ~/ }4 H2 H, l+ c& X7 `

) Y' t: H* Z! D生育率下跌不是问题,暴跌才是问题;老龄化升高不是问题,暴增才是问题。
; h3 D8 I& m% C, V6 _, m4 o6 g; Q) ^6 q. \1 ?

& S' @8 \, E/ s1 P: o上海。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36.8%。# n- n! c. j8 ?& o  W8 H
$ Z7 L- u" i4 i' \) A

9 F" S0 R  q8 r如果这一切还不够直接的话,那么更加直接的一个数据,可能对于年轻人来说会更加致命:按照中国的退休年龄,每年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老人是2000万,而新进入的劳动力只有700万。9 U: f. E. m/ K7 l& w5 C" o' [

5 Z2 B" U5 m0 n. W  |
! ^4 q& X/ i2 S, K. F
最直接的算法,就是要这700万人来养活2000万人。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种压力恐怕就一览无余了吧?" V" c% q4 |" P/ m
0 G4 T; X6 m5 K: {
( |/ v' i9 o6 ?: R8 |' K
如果有相当大的人都单身,等大家老了,都需要请护工,年轻人没有那么多,就会导致护工费用急剧增加,最终只有最富有极少部分人能雇得起护工。
- B# w+ d: u. D, k
8 K7 m4 \+ j  O* y4 _. ^

* ~, I. D) Q4 Z7 ]现在的人工费已经很昂贵了,我丈母娘1月17号去世的,找的白事一条龙服务,18000,火葬场大厅租金等等不算。
  g/ h# P1 V/ R7 ~! A: _" ~, a! }$ n# R6 X+ F

$ D6 g% h' ^, }2 c  l6 W: v8 L去世前医院护工300元一天,当时约定除夕,初一,初二900一天,从下午六点到第二天上午10点,护工照顾两个人,我丈母娘提前去世了,过年钱护工没赚到,找护工主要是丈母娘瘫痪了,照顾失能老人太累了,24小时陪护,时间长能把一家拖垮。我家是接到护工通知到医院,护工已经把寿衣给丈母娘穿好,帮忙处理一些问题,又额外给了1000。
& T9 f0 n  o* u! @
4 G8 t# Q8 T- j& ]& A
, F! ^8 B& ~0 g1 J7 {3 O
没有子女,晚年生活确实会有不少额外的困难。我觉得,这事只要参与照顾过家里的长辈,都能感受到。一般刚退休那会,身体还好,精力还旺盛,乍看之下,没什么问题,但如果突然受伤或者生病,没有子女,还是很麻烦的。没有行动能力,临时去雇个人都不好找。
, A: K* ]/ R/ b' \* Y# p) N+ _& b2 z, X
( Q4 ^, {- A; b, O
更关键的是,到了一定年纪,人是会糊涂的,管理自己资产的能力是会下降的。至少我认识的长辈里,过了一定的年纪,都选择把存款账户交给子女管理,由子女负责支付护工等开支。脑子衰微后,雇人真没那么简单。
! a' f1 W4 A8 g- r( [; c! Y* n
2 Z# L! h! }$ L8 G3 y

6 n  R" X; ~. f  Y, {, o2 d老人最终还是依靠子女,老人送养老院是死得快,我周边的老人对进养老院是很抗拒的,除非你很有钱,能享受远高于一般人的待遇,还有子女监督。我朋友陈雷,他姨妈的老公去世后,因为没有子女,把房子卖掉进养老院,在这之前,给侄子侄女分了不少钱,其中一个侄子是交警,为人纯良,给了50万,就指望以后在养老院遇到问题能帮忙解决。3 S, _) J! ~: |

4 d5 P1 u1 S  f+ j/ L9 \3 d0 b

3 b# C4 X; c/ y) U( k老年人必须依靠年轻人养老,老年人必须依赖年轻人的劳动和工作。全世界都不存在老年人能够完全脱离年轻人而生活。现代社会不再依赖养儿防老,是因为现代社会通过商业系统,将年轻人养老,付出劳动的整个过程商品化了。从国家和整体上来,老年人仍旧需要年轻人的照顾和养老。8 x" o$ Q0 {1 ~7 ^" x

) U. o! @* v  t

; B* }# {1 i' c- [, @/ C  H老年人有许多年轻人所没有的问题,失能,家里有一个失能老人,就能毁一家。还有阿尔茨海默病,根本治不好。: o" f; r2 \  u" G0 Q/ p0 u+ ~
' f7 U0 ^* v; ]. [
0 A. Q4 M2 `. c: E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数量约1.67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超过4000万。
; q1 Q/ l$ n: o% q6 B- O" l! ^+ ?6 l# ~+ W2 g( \( V

' n$ d& X" }) @, Y3 g1 e 1.jpg
  x6 a  A1 L7 ?* K2 z7 X. F+ H6 V6 I+ d# ?
这次西方发达国家因口罩事件戳穿了社会化养老的幻影,养老院遭到灾难性暴击,老人大面积死亡,美国养老护理机构远超2万人死亡。“疫情凸显欧美老年社会问题”,德国新闻电视台称,对于老人(高养老金、免费医疗、养老院)……欧美国家一向引以为傲,但病毒无情地打破了一切。  & z8 i: V" }$ \: ?
# [9 ~  a, ]" f3 S
9 r0 \' i) V% `$ N7 B" y
如果有的选择养老院或许并不是最佳归宿!% J; ~9 ^. k* x) C' K& O& `
7 h# ^) }( F% \- o  P) J2 a

, E- ?0 ~1 Y' O/ C" b% z单身男女年纪大了,动个手术,可能连个签字的人都没有…,有孩子不孝只是一种可能性。但独身者将来的孤独,是注定了的。. \1 e3 j# @( p# s" D
+ ?) S" I% S$ ~6 F* F" }
2 E' g9 R- d& Q9 N
南通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2-2 10:33 , Processed in 0.204824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