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14346|回复: 16

[随便港港] 五十年前的今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8 15:45
  • 签到天数: 47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3-7-20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日,人民路上人头攒动,锣鼓喧天,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公交公司十多辆客车上悬挂着“热烈欢送知青下乡”“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等横幅标语,满载着应届中学毕业生,在成千上万的群众夹道欢送中,绕着主要街道转了一圈,分别驶往南通市郊区七个公社。
    640.jpg
    学校宣传队舞蹈节目剧
    南通从一九六九年开始,初、高中毕业生就已经大部分不下乡了,一九七○年我初中毕业时因为年龄不够,没有能够被招工,于是又上高中。两年高中上完以后,满以为肯定也是招工进厂,哪知道情况有了变化,除了独子或者兄弟姐妹当中没有在城里工作的,可以留下来,其余的毕业生一律下乡。
    当时的政策就是这样的多变,假如我不上高中的话,在家等半年也就能够被招工,没想到多上了两年学,反而却又要下乡,那时绝大多数的学生思想都不通,毕业后大家就滞留在城里。你不下乡,学校又不分配你工作,学生们就在社会上游荡,这下当时的市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们就有些着急了,便组织了居民委员会的干部们,挨家挨户地做动员工作。这些人每到一户人家,大都是遭白眼的,因为要我们下乡没有说服力啊,为什么我们多上了两年学,反而要下乡,早知道这样,不如这两年学就不上了。可是随你怎样说,这些居委会的干部就是不理,而且有一天你不答应下乡,他们就会一大早就坐到你家来。这些居委会的干部都是交叉做工作的,比如城东的居委会到城西的学生家中,而城北的就到城南的学生家中,这样大家互不相识,也就没有情面关系,这也是当时的领导们的策略。
    在下不下乡这件事上,我们家到是没让居委会的干部多跑,因为我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工人,加上那时父亲刚刚被审查通过,也没用单位上做多少工作,就很快答应让我下乡。市里为了安抚我们这届毕业生,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首先决定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全部到郊区插队;其次,市里财政拨出专款补贴给下乡的学生们,用以购置下乡所需的铺盖行李以及为学生在乡下盖知青房;再次,由我们家长所在单位准备一些生活用品,我父亲的单位就给我添置了一个大木箱、一张桌子等生活用品。
    [color=rgba(0, 0, 0, 0.9)] 640 (1).jpg
    学校宣传队舞蹈节目剧照
    [color=rgba(0, 0, 0, 0.9)]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日上午,南通市在市里唯一的体育馆——灯光球场开全市的欢送大会,会后由公交公司的客车把我们送到公社。接着公社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公社的革委会主任致欢迎词,贫下中农代表、知青代表分别讲话,然后就吃用麦籼子(用元麦打成的粗粉)和小白菜煮的忆苦饭。吃完饭我们就跟着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去各自插队的生产队,从公社到大队走路过去就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所以大家有说有笑的跟着大队、生产队的干部一起来到各自的生产队。
    [color=rgba(0, 0, 0, 0.9)]当我到生产队的打谷场的时候,我母亲就已经在那里和几个社员在拉家常了,生产队长也召集了全体社员在大场上开欢迎会,把我介绍给大家认识,然后就由房东把我领回住处。我的铺盖行李是由我父亲厂里的人用三轮车送到乡下,生产队也派人把床铺给架好,我母亲就给我把被子铺好,把蚊帐挂好就回去了。
    [color=rgba(0, 0, 0, 0.9)] 640 (2).jpg
    当年的知青合影
    [color=rgba(0, 0, 0, 0.9)]从此,我的人生之路就有了一段知青生涯。



    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20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20 19:50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可惜了,我要是早出生10年,就能看亲眼看到知青了,而不是后来在电视里看的那样,据说那时这边还有上海来的知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20 21:06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26 08:57
  • 签到天数: 63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3-7-20 21:13 来自手机微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城里工作岗位不够,只能向农村输出劳动力,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现在你想下乡都没门儿。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20 22:04 来自手机WAP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当年学校还组织我们学生到汽车站迎接知青的车队下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20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南通的知青当时好像都是本地插队,不象上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8-1 00:00
  • 签到天数: 89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3-7-21 00:44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江小舟 发表于 2023-07-20 21:13
    城里工作岗位不够,只能向农村输出劳动力,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现在你想下乡都没门儿。

    减少国家负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8-1 00:00
  • 签到天数: 89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3-7-21 00:46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江小舟 发表于 2023-07-20 21:13
    城里工作岗位不够,只能向农村输出劳动力,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现在你想下乡都没门儿。

    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21 04:55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21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HL0121 发表于 2023-7-20 23:30
    南通的知青当时好像都是本地插队,不象上海的。

    大城市到边疆的还不少。北京有个女学生插队云南锻炼,一次劳动收工过桥,不幸掉入水里被急流冲走。多年后家长去了云南,但女儿一直没有找到,当地仅留着一个空墓。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21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69年,通吕运河以北港闸的农民,能够上高中的应该不多吧?那时候大家都穷。我爸因为爷爷死的早,只上了四年级,十来岁就跟着大人下田“做工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18 06:04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3-7-2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abscbn 发表于 2023-7-20 19:50
    可惜了,我要是早出生10年,就能看亲眼看到知青了,而不是后来在电视里看的那样,据说那时这边还有上海来的 ...

    如果可以选择,我建议你还是晚出生10年,你确定你多吃10年的苦???


    即使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记得买吃食要么多给钱要么粮票,日子不好过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21 14:49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
    南通邱新祥 发表于 2023-07-21 06:45
    大城市到边疆的还不少。北京有个女学生插队云南锻炼,一次劳动收工过桥,不幸掉入水里被急流冲走。多年后家长去了云南,但女儿一直没有找到,当地仅留着一个空墓。

    反正老邱当时有人罩着,不用下乡,就算下乡,也是接来娇花依松栽,白头老祖怀里藏,要吃要用把嘴唇动,受委屈告诉他家老木匠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2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60年代生孩子不计划,70年代城里又安排不了那么多工作岗位,只能下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8-1 00:00
  • 签到天数: 89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3-7-25 01:36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7-2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看看 《人世间》电视剧,开头就是描述当时的情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11-27 02:37 , Processed in 0.249978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