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喜欢看一些体育赛事的转播,但绝对不是什么“球迷”,顶多算是个爱好者而已。 一、喋喋不休 我们现在的解说员,可能是继承了前辈的传统,解说时十分卖力,连小小的细节都不愿放过。张之先生和他的学生宋世雄先生可以说是解说界的开山鼻祖。但是,1830年出生的张先生所处时代没有电视机,顶多是半导体收音机。1939年出生的宋先生,从业时间在解放后,他年轻时也没有电视机,改革开放后,电视机渐渐有了,但为数不多,人们主要还是收听半导体。所以,他们解说体育比赛时不得不靠嘴皮子。可是现在,电视机早已普及,听收音机的人已是很少很少了。我们的解说员有必要喋喋不休地解说吗?要知道,看不懂的观众,是不会收看的。前一段时期,解说比赛时,还要邀请一个评论嘉宾,两个人几乎抢着说,真是令人厌烦透顶。 二、废话连篇 1. “某队从左往右攻,某队从右往左攻。”这解说实在是放屁脱裤子——多此一举。两支球队往同一个球门攻,那是罚点球决胜负的时候才出现的。 2. “9号将球传给了8号,8号传给了7号……”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有特写镜头和回放,需要你解说吗? 3. “要多利用场地的宽度。”请问,球场的哪块地方无需利用呢? 4. “要将球控制在脚下。”除了守门员和掷边线球时,运动员是不能用手的。 5. “领先的一方要注意防守,落后的一方要加强进攻。”这属于常识呀。 6. “这个球,守门员不扑的话,那就进了。”小孩子都懂。 三、妄自尊大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大多的解说员,往往不知天高地厚,夜郎自大,把自己当内行,甚至当权威,不停地指挥球员、指挥教练,指挥裁判等等。其实,球场上谁也听不见,谁也不会听,只能为电视机前的听众和观众的耳管磨老茧喽。 四、错误百出 1.“0:0,互交白卷。”其实,无数的的0 :0,双方都攻得精彩,守得漂亮,怎么可能是交白卷呢? 2.“独中两元”。足球是集体项目,即使是获得伐点球,也不大可能是某一个球员的个人行为使然,即使是球王贝利、马拉多纳和梅西,也不敢这么说。 3.“我们的前锋常常把愤怒发泄在对方球门的四周。”意思是说,我们的射手临门一脚欠火候,技术不到家,不是打高了就是打偏了。请问:多次把皮球怒射到对方的球门线附近,那打中了的概率不是很高吗? 4.“这个球如果没有VAR的介入,肯定是有效的。”VAR技术的运用,就是为了公平、公正。 5.“某某某球员,由于受伤病的困扰,状态不是很好。”“伤”和“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同时,“伤病”也不是一个双音合成词,无论是《辞源》《辞海》还是《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这个词条。诚然,队员有“伤”,是可以有带伤上阵的例子,如果有病的话,能让其上场比赛吗? 不一而足,随便聊聊而已,欢迎补充,多谢。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