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信誉和同事们,刚刚结束新一轮长江口长江江豚监测活动。监测人员乘坐考察船,从江阴大桥至圆陀角水域航行,以目视方式确定江豚的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在开沙岛、狼山、团结闸、海永、圆陀角等处水域采集eDNA样品,进行送检分析。
“你能想象到吗,坐在船头,不时看到江豚跃出水面自由嬉戏。” 南通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周玉香兴奋地说,“加入江豚观测和保护行列已是第4个年头,每次看到‘微笑天使’都难掩内心的激动!这两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偶遇不难。”
江建华摄
圆圆的脑袋、小小的眼睛,嘴角向上的弧度……长江江豚因其萌态可掬的外形,被称为“微笑天使”,也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南通,是全省长江岸线最长的城市,更是万里长江奔流入海前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如今,这里成为江豚完美的栖息地。随着水质改善、渔业活动减少、水生生物资源量增加,“水中大熊猫”愿意“回家”了!
据了解,江豚喜欢生活在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湖泊以及有弯道、分汊和江心洲滩分布的河段。长江南通段自然岸线47.4公里,人工岸线118.7公里,自然岸线占比29%。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狼山江段和常阴沙江段,均为自然岸线,岸边有芦苇,干扰较小。
江豚逐浪,对于南通摄影爱好者管昊昱来说,是近年来不时出现的惊喜。2019年12月,他与摄友贾涛根、吴为民在滨江公园观景台,拍到了一度从人们视野中消失的江豚,此后几年间,他还拍摄记录下江豚的孕育、生长、新生……从前年开始,管昊昱多了一个身份——“长江下游江豚巡护联盟”负责人。
管昊昱摄
随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提出以及《长江保护法》等政策法规出台,江豚成为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的直接受益者。从滨江公园梵音广场向远处眺望,常常可见江豚逐浪嬉戏,于是市民把这里称呼为“江豚湾”。在“江豚湾”,几乎每天都有十几部相机,齐齐对准江面。拍摄者们全神贯注,手放在快门键上,眼睛紧盯取景框……他们和管昊昱一样,既是摄影爱好者,又是保护江豚的志愿者。“综合我们联盟的观测情况看,目前长江南通段稳定生活着一个江豚家庭,三口之家成为‘常住民’。”管昊昱对此如数家珍:2021年10月,在滨江公园梵音广场至海关码头一公里范围内,同时观测到12头江豚,属近年来个体数最多的一次记录;今年3月,在滨江公园望江台同时观测到9头江豚集群活动,并记录到一头怀孕母豚。在日复一日的观测中,志愿者还看到过江豚捕食刀鱼的画面,两种珍稀动物同时出现,十分罕见。
吴为民摄
“去年,我参与了全国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南通对江豚保护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盟说,区别于省内大多数城市,作为江苏唯一滨江临海的城市,南通是长江江豚和东亚江豚分布的交汇点,近年来,随着长江南通段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江豚在南通出现日趋频繁。今年3月,一头孕豚首次被发现被记录,“这意味着,长江南通段可能从江豚的长途旅行‘打卡地’升级为繁衍生息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