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高考、中考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阶段,很多考生和家长已经开始绷紧神经。加上,近期不少人在朋友圈曝出自己“二阳”或“首阳”,给考生和家长们又平添了几分焦虑。面临即将到来的“人生大考”,到底该如何从容应对?近期,记者对话我市心理专家,一问究竟。
张同学今年初三,不久前,班上几个要好的同学确诊新冠感染。这之后,张同学就觉得哪儿哪儿都不舒服,一会感觉咽痛,一会感觉头痛,一会感觉肌肉酸痛,整个人无精打采,不想复习。“去年12月时高烧不退,最高一度烧到40度,整个发烧进程持续了三天,喉咙‘吞刀片一样痛’。”经历过去年的“首阳”,张同学至今仍然心有余悸,看到同学“阳了”后,他出现了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觉得自己正在“阳”或者即将“阳”,走到哪儿都要喷喷酒精,时不时想着要参照同学的感染症状反复比对自身状况,即使刚刚测过抗原显示阴性,但还是忍不住还要测体温和抗原,家里明明有药还让父母继续囤更多…… 南通四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副主任丁雅琴表示,“幻阳”或者“担心阳” 是对未知情况的焦虑,属于正常反应。极度焦虑的状态下,孩子因为心理发育的不成熟,出现焦虑情绪的时候,可能会发脾气,不耐烦,火气大,甚至紧张害怕到哭泣等等情况。还有些人“未病乱用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或者在焦虑中“摆烂”,放弃个人防护,认为“早阳早康复”,这都是错误的行为。“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担忧不可控的事情,而是采用积极的、合理有效的方式应对。如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休息等,最好的预防是调节好自己身体的状态,保持较好的免疫抗病能力,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是幸运儿。”丁雅琴说。
小丽(花名)是一名高三女生,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成绩一直比较优秀。但进入高中以来,小丽总觉得自己的成绩不是太理想,一直徘徊在班上中游左右。特别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她越来越觉得学习时间不够,复习不全面,知识有遗漏,自己不如别人,如果考不上好大学,那就对不起自己父母、老师,自己的一生也完了。每当想起父母在农村里面辛苦劳作供她上学和千叮咛、万嘱咐,她就寝食难安,导致白天神思恍惚,成绩日趋下降。这之后,小丽越发觉得学校的氛围很紧张,在家里更窒息。随着高考临近,她觉得成绩下滑后,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她,这让她每天在教室里如坐针毡,甚至想逃避高考。 南通四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施佳佳提醒,高考在即,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平稳的心态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不可能把每个细枝末节都复习到,不管平时学习怎么样,都不要过度追求完美。若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心理上就把它当作不会考的题,考不到的题,一定要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 施佳佳介绍,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许多同学出现考前焦虑睡不好、学不进,考中心慌出汗、大脑空白,考后焦躁不安、担心考砸,这都很正常。一旦产生焦虑情绪时可以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虽然每个人放松的方式不同,但总有适合自己的,比如听听音乐、跑个步、跳个健身操或者闭目养神、保留一些爱好空间、保持和同伴的交流与沟通,同伴间的倾诉及分享与共情是可以缓解焦虑情绪的。 施佳佳提醒,每个人到中高考时都已经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各种考试,应该对自己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大体的估计。因此,对自己可能考上的学校要有一个初步的打算,无需盲目自卑,自信是成功的法宝,战胜自己是最重要的。
离高考还有一周不到的时间,陈同学的妈妈一颗心不免悬了起来——平时好好的孩子,怎么这会儿好像学的知识漏洞百出了呢?瞧别人家的孩子本来还不如自己儿子,这段时间怎么比儿子好了呢?高考那几天儿子万一“阳”了该怎么办?万一儿子没考好,没面子不说,孩子一辈子完了……一想到这些,陈妈妈坐立不安,比儿子还要紧张。由于种种焦躁,在家里憋着一肚子火无处发泄,导致家庭氛围很紧张。 面临重要考试,家长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什么?他们应该怎么做?
南通四院精神科胡亚兰主任医师介绍,中、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作为父母,操心孩子也是正常的,但是参加高考的毕竟是孩子,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事实上,家长包括焦虑在内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有可能‘传染’给孩子,影响他们正常发挥。”胡亚兰建议,大考期间,家长应避免“过度照管”,这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家长要做的是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复习环境,一切如常的关爱方式会对孩子正常发挥有利。同时,家长要把高考还给孩子,不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比他还焦虑,给予孩子所需要的信任、鼓励、支持与陪伴,要降低期望,接受孩子现有的水平;不说违心安慰的话,也不要鼓励孩子再多考几分,父母的过高期望可能是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并非一考定终身。家长们不要将全部心思都扑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能力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胡亚兰说。 来源:江海晚报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