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4370|回复: 0

[新闻快讯] “考试月”来了,如何与孩子沟通?听听南通专家怎么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5-29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五月将尽
六月将至

六月作为考试月

挑动着每位家长和孩子的心弦

面对考试

您是否有着这些困惑和苦恼?


老师,我家孩子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了,最近几次模拟考试她觉得都不理想,说无法原谅自己……老师,我该怎么办啊?

老师,我孩子最近睡眠特别不好,说睡不着,白天没精神,脾气也大。马上中考了,我好担心,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作为家长,到底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应对考试所带来的孩子情绪上、心理上、行为上的各种状况?

江苏省南通田家炳学校聂瑶瑶和南通市启秀中学陈葳两位心理老师,给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分享这些建议↓↓↓



一、考前提信心



学习就是一个进化过程,蚕作茧化蛹成蝶,不管成才与否,只要有变化就是一种收获。

近来,你发现孩子作业有点磨蹭,或者觉得孩子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还看见了他(她)的黑眼圈……或者,孩子过来跟你说,要考试了,总觉得没有把握,心中空落落的,好像在空中飘,很多头绪一下子理不出来……

作为家长,你可以这样做:

1.避免过度安慰

过度安慰往往基于自己的主观评判,对方未必能够理解和接受。面对孩子处于考试之前困惑中的时候,作为家长不要急于下评判,而要积极的观察、感受孩子的情绪状态、心理需求等。

父母过度担心也许反而会引来对不好的问题的关注。过多的安慰不如精心准备饭菜,可以多给孩子富含维C的食物,维C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


2.积极倾听

学会倾听,不给孩子讲道理,更不要急着帮孩子找原因、找解决办法。先听孩子自己表达,能表达就表达,不表达也没事,陪伴就很好。

倾听是标配,陪伴是高配,信任是顶配。信任是最好的礼物,问题是帮助出来的。

3.尽量不要说

“复习都做好了吗?”

没有孩子会认为自己完全复习好了,父母这么问,虽然只是为了了解孩子的复习进度,却加重了孩子的焦虑,让孩子担心自己没复习好。

“平时不用功,现在知道着急了吧!”

考试前,家长若嘲笑孩子会打击他们的上进心,哪怕孩子临急抱佛脚,家长也不应该嘲笑,而是鼓励孩子能多复习一些就多复习一些。

“考好了给你奖励,考不好也不怕,咱家养得起你。”

看似安慰,实则家长误导了孩子的学习观与价值观,孩子会因此否定自己的价值,失去奋斗动力。


4.减压谈话

有人说,孩子就是不说话怎么办,教给家长们一个方法,减压谈话——把孩子说的话总结一遍,然后把孩子的情绪体验下,帮他说出来。

比如孩子考前焦虑,可以这样说:

第一句话:陈述事实

“你这几天好像没睡好,白天看着没什么精神。”

注意不评判孩子。

 第二句话:表达感受

“妈妈感觉你很失落,好像很焦虑。妈妈也为你感到难过。

注意学习主体是孩子,所以是“为你”这个人感到难过,不是为差的结果而难过。

第三句话:强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你这段时间作业做到很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这个过程你攻克了一些疑难知识点,努力过程的收获比分数更有价值。”

强化孩子做得好的方面,肯定孩子优秀的品质,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第四句话:相信未来会更好

“妈妈相信你会学得更好,也相信你能发挥好状态。”

如果孩子不自信,反问家长:“你怎么知道我就一定能学得好?”

第五句话:寻找孩子的成功经验

“你以前......那件事情上我发现,你就算遇到一点困难,也是有毅力去克服的。”

让孩子看到自己从小到大已经顺利应对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挑战,能力也在逐渐提升。


5.运动化解焦虑

临考前的一个月,再到两周、一周、三天,焦虑程度升级难以避免。当学习时间越来越紧张的时候,如果心情紧张,或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可以让孩子适当听一些轻音乐,哼哼小调,缓和考前紧张情绪;晚上洗个热水澡,热水可以使身体恢复血液循环,帮助身心放松;还可以与老师、同学、朋友聊聊天,讲讲趣事,幽默一下。

作为父母不要忘记陪着孩子去户外活动,学习的时间安排要适当减缓节奏,把户外运动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安排在考前计划之中。跑步、骑自行车、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选择孩子喜欢的项目来展开,鼓励孩子邀请朋友、同学一起来运动等。




二、考中稳情绪



考试状态的稳定性取决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既有考试前的准备,也有考试时的环境(包括考试时的身体状况、试卷的难易程度等),更有考试时的心态。因此,出现考试中的情绪困境也在所难免,遵循“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件”的原则变得尤为重要。

1.防止过分关注

考试期间不宜改变平时的生活作息习惯,刻意的行为反而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保持常态才是最好的,让孩子以最自然的状态迎接考试。例如,考完一科后,家长不要主动问考得怎样,难度怎样,否则可能会让孩子回忆起考试中不愉快的情景,影响其他科目考试。

同时,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将消极或否定的语言转换成积极语言,例如:“考试不要紧张”可转成“相信你,这次考试一定可以”,“你还不睡”可转成“你可以休息休息”等,以免给孩子消极的暗示。当孩子跟你的看法不一样时,不要急着争论,先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想法。

这个阶段,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停止唠叨,营造温暖平和的家庭氛围,适当的讨论一些社会热点……。


2.情绪转移,合理宣泄

在迎考复习中,父母可以指导孩子学会转移、宣泄情绪,从而缓解压力,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进考场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情与人内心体验是相互促进的。充满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增强信心。考场遇到同学面带微笑,打打招呼就会相互鼓励,遇到监考老师面带微笑,主动问好,老师也自然向考生问好,这样在不经意中就消失对考场的陌生感、紧张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进考场正式考试前:如感觉自己很紧张,不要过多关注别人的表情和反应,在自己的座位坐好,把视线集中在教室前的某一个点上,凝视1分钟左右,放空自己,什么都不要去想,让情绪稳定下来。

开始考试后:如果临场依旧紧张,先停笔,身体自然坐正,轻闭双眼,双手平放桌上深呼吸,收紧双拳以及全身肌肉,然后慢慢呼气,尝试想象紧张感正从手指尖溜走,随之放松肌肉,待情绪稳定后再继续答题。

考试中途:如遇思路卡顿、茫然焦躁,首先身体放松,慢慢吸气,身体从中间慢慢向外打开,双手举过头顶,用力向外像海星一样舒展。停顿一下,像打哈欠一样,慢慢地呼气,双手轻柔地收回来。为免干扰到别人,伸懒腰姿势不宜多。还可以蝴蝶抱两只胳膊像一对翅膀,把这对翅膀交叉在胸前,然后左右交替,轻柔地抚摸和拍打自己靠近肩膀的上臂部位。一边轻拍,一边还可以在心里想着让自己开心的事情,直到自己感觉好起来。



三、考后促反思



就像汽车在检测线上接受检测,孩子的考试就是一次查漏补缺的过程。即使像中考、高考这样的考试,也未必一定会成为“一考定终身”,他(她)的职业倾向性、职业价值观等还没有真正完全地形成。因此,把每一次考试作为一个成长的起点,才是需要父母所思考的。

1.考后成绩这样谈

考完了,有的孩子都不怎么愿意和家长谈分数。那是因为孩子知道:谈论的过程大概率不愉快。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成绩相对较差的时候,就已经气红了眼,开始了或批评否定:


“你文言文这块还是不行啊!”

“谁谁谁怎么这次超过你了啊?”

“你看我就说这样不行吧?谁叫你不听我的!”

没有人喜欢和不欣赏自己的人待在一起。在谈论成绩时,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认可,他才愿意去听你的建议;感到继续努力会有希望,他才愿意保持信心继续去学。

所以,我们可以试着这样说:


你:考得怎么样啊?

孩子:考得太差了,不咋地!

你:怎么说呢?

孩子:前面好多简单的题不知道怎么就做错了,丢了好多分。

你:嗯?那些题对你来说比较简单,你应该会做的呀,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

孩子: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做练习的时候没问题,上考场就考虑不到。

你:那你还是要多努力努力……

注意,沟通到这儿,问题又出现了!

新生代的孩子个性极强,你告诉他要努力、要如何如何,他很难听进去。孩子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帮助。

所以,接下来可以试着这样说:


孩子: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做练习的时候没问题,上考场就考虑不到。

你:这么可惜啊,你这加起来丢的有12分了,你举个具体的例子说说看,简单题怎么错了?

孩子:我把负号看漏了。

你:那平时做练习的时候会这样吗?

孩子:不太会。

你:有什么不一样吗?为什么平时做不会漏,考试就会呢?

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我们从旁协助就好了,不要大包大揽地告诉孩子应该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而在孩子反思总结,制定好新的计划后,家长要做的,就是加强监督,帮助孩子“从一而终”。


2.锁定边界不越位

从小学高段到高中,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着太多考试,而父母也在遭遇着后考试时期的折磨。期待、希冀、厚望……于是“越位”行为难以避免。锁定边界就是“关注而不侵入”,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成长中的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本质是一种成长现象,是孩子在自我同一性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探索,父母的积极陪伴,与孩子一起探索自我,就如农民培育庄稼,顺其生长规律,该施肥就施肥,该除草就除草,绝不揠苗助长。


3.协助调整合理定位

每一次考试直到中考、高考结束,作为父母,不仅要关注孩子考试成绩的变化,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走向,观察、倾听、接纳、协商,能够深入到孩子的内心深处,不纠结、不焦躁、不失落……协助孩子合理定位,调整目标,了解新的升学政策,掌握普高、中职、高校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将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生涯发展动力。


4.继续与老师保持联系畅通

似乎快要毕业了,与班主任的联系好像不是很重要了。其实,亲子沟通要打破内闭环,需要向外延伸,而班主任依然是亲子沟通的有效补充,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情绪、心理、行为等方面的状态,可以更好地与孩子展开对话,促动孩子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任何一次考试,

只有大人先做到从容积极,

孩子才能轻装上阵。

家人的理解和指引,

永远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土壤。


来源:南通教育

南通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11-27 16:32 , Processed in 0.224596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