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30
- 精华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相册
- 分享
- 日志
- 记录
- UID
- 1284125
- 帖子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绝大多数人不婚育都是无奈选择,少数选择丁克也算不上人类进步,算不得进步,四十年后,会不会出现大量的丁克夫妇和终身未婚未育的孤独老人臭死家中的案例?
' f; L6 @" @9 I3 J
% f9 {3 e' B" l6 h5 ~7 x
* y" V% D7 e( z1 t# v: |我爷爷去世之前的几个月里,先后经历了吃流质食物阶段、喝菜粥果汁阶段、吞咽功能丧失鼻饲阶段、营养液吊瓶阶段,最后的几天,因为心脏搏动的微弱,以至于血液循环不足以维持输液所需的最小血液流动性。导尿、擦洗更是每天必做。从事过老人护理的人都知道,做这些事有多累多难,需要多么大的耐心和意志力才能保持24小时随时待机。一个不得不承认的可怕现实,大部分人死亡之前的几十天都是需要別人精心护理的痛苦日子。) P8 }- \; j `; l
7 y2 ~2 f+ [0 O' o/ u# e
- X, f2 y t( M! k! b2 Q9 d, f3 n
人类的养老护理工作,距离超越家庭成员的范围还有十万八千里呢。这与钱根本就无关!四十年以后,我们的社会将会出现大量的丁克夫妇和终身未婚未育的孤老臭死家中的案例,而接到报警的警察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从家中抬出火化,房屋消毒,没有葬礼,没有墓地。
2 e0 p* Q' a) v+ y; A
8 V# k8 ]. F3 N9 ~1 W" M
; m% L1 V- w8 r9 W' [一些人说什么去医院死简直就是太幼稚,电影电视剧看多了,普通人医院看你不行了,你又没钱直接让你出院准备后事。你要很有钱,那就天天icu里待着,一天一两万起,看你什么时候快没钱什么时候让你出院;要不医院现在为啥让你先交住院押金啊,建议那些说自己大限将至去医院的,先不用社保全自费看一下病试试,分分钟教育你什么叫社会的毒打。不是说你有了社保医院就啥都给你报销,社保只给你支付一部分,另一部分是要自费的, 你能有多少钱自费呢,特别是icu病房一天就一两万
& W' C' l; ]. Z5 k6 |- v8 A
0 h, S) o7 u% n6 M2 f. D/ z% m8 @/ p! d! p3 p% Z* R
当然,大多数普通人医院看着你不行了,救不了了,特别是没钱治了,不管是出于给你省钱的目的还是其他目的,基本都会要求家属拉回家准备后事。抢救很费钱,自费更贵,没钱不可能在医院等待大限。公立医院不提供临终关怀,私立医院可以,那更要钱。, a z9 B% O8 i% u1 Z4 I! P
: F, B$ Z2 o& r. E2 p7 u6 I
. \" a* m( E& v9 x! f
对于只有一个人无子女的自己去了医院进了icu,谁给你签字,谁给你交钱呢,特别是你意识不清醒的时候,昏迷的时候谁能帮你呢,医生护士可不会主动拿你的银行账号。这涉及到另外的法律问题。
z3 q: ]" a8 B3 a M
+ s% V5 {6 ^$ F3 ]( A4 N, O$ s
m0 V, A+ | F8 ?曾经有个邻居大爷(也就70+),某211大学外语系教授,老伴比他先走了,一个人居住。某日,在客厅里摔了一跤,躺在地上爬不起来,也动不了,连电话都够不着,就那么在地上躺了一天一夜。他的女儿电话打来,他根本无法接到电话。女儿感觉到出事,一下子又赶不回来,就打电话给邻居另一个老师,邻居老师也敲不开门,在征得他女儿同意后,请来开锁公司的人,把门打开,才把老头从地上抱起来。等他女儿赶到,抱着父亲嚎啕大哭...
$ c) e) X! M6 b. h( z- Y# n
; A, x! e, {* y# _; E8 E
3 R8 {' X' h% w% {* }5 ~老人老人,真老了,很多事情都干不了了,啥发邮件,电脑开机都不一定会了。手抖、眼花、脚软,关键是脑子不清醒了,年轻的时候想好的对策一个都用不上。 k0 J4 H# W& L4 \. E7 }; J& ^
9 E' n- m+ K i& G8 N' f; r4 A. Z. H/ ]3 u+ y6 g/ ?
衰老不是一下,而是几年、十几年的渐进过程,早就有配老人呼叫按钮、佩戴手环之类的措施,比发邮件可靠多了,最后都是用处不大。呼叫按钮吧,真有事按不到,手环吧,忘记充电忘记带。我觉得最有用的就是监控了,就现在的技术来说,这是最可靠的了。
5 ~9 A# d1 G5 U, H, ^$ U8 d0 m9 E/ }/ e
2 A1 g' P% [" C6 T2 v; t' \
除了子女,没有人能全心全意照顾老人,还有很多子女都做不到,指望外人,就嘴上说说安慰自己吧。我也不能理解现在的家长,为什么把不指望孩子养老挂在嘴边上,这点责任都承受不起,他们还能干点啥吗?而且这个责任,应该从很小就烙印在他的人生规划里,才会在成长中积累足够的能力和心理建设,从容应对长辈的养老需求。! R0 N% Y7 ~, @% q9 f6 o
% M8 w9 c2 z$ [8 M' K* Z$ @% m5 s
8 n5 H9 ?$ V" U7 X* {* }
那些说不要孩子的,丁克的,说句实话那是年轻的时候喝饮料喝多了,或者是玩多了玩坏了,生不出来怀不上。等你有病的时候到医院住院,这些人就会体会到没有后人和后人少是什么局面,赶上医院病人多的时候,挂号排队都专门需要一个人,有人说可以雇护理工。呵呵!护工人家是为了挣钱,并不会真的关心你的安危,亲人才是唯一可以依靠的。
# \/ w8 v# N* ?8 D6 [/ _$ p$ D4 T
0 C2 `1 O ?4 z# C, V5 c; x南通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