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房住不炒”是近些年来楼市一以贯之的调控底线,甚至会成为未来楼市长久的调控原则。经过几年的调控纠偏,房地产正在逐步回归居住属性,而其金融属性越来越弱,换句话说,就是利用高杠杆投资炒房的价值越来越低,于是,大批炒房客退场,只是有的全身而退,有的骑虎难下,在这样的情况下,近些年来,“断供房”的数量激增。 所谓“断供房”,主要是指购房者在与银行签订《个人住房按揭合同》后,如果连续3个月或者一年内累计有6个月没有按时还款,银行就会将其视作断供,同时发出《催款通知书》。之后仍不还款的业主,或者无法和银行商议变更还款计划的业主,银行就会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这类房子就称为“断供房”。 根据某法拍网数据,2017年法拍房只有9000套,2018年骤增至2万套,随后一年累加至50万套,而到了2020年底,则猛增到了200万套,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炒房客断供导致的。那么,房贷断供的现象越来越多,到底是为何呢?其原因可以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主动的断尾自救,一类是被动的弃房断供。 先来说说主动的断尾自救,这一类主要是因为房价下跌造成的。当初,房地产市场火热,再加之限购限贷政策没有现在这么严格,炒房客利用金融杠杆收入多套房产,然后将租出去,收取房租抵扣月供,待房价高价时再将房子转售出去,赚取差价。 但是,国家出台政策控制房价之后,很多以前房价虚高的城市下跌厉害,甚至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房价更是“腰斩式下跌”。而当初那些以投资为目的的高位接盘的房源只能砸自己手里,炒房客遇到了两难境地,房子以当初的价格卖不出去,继续还高额房贷又持续亏钱,手中的房产“资不抵债”,于是就索性断尾自救,但殊不知房贷不是你想不还就不还的,其还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再来说说被动的弃房断供,这一类就很无奈了,自己想还贷保住房子,但是实力不允许了。前段时间,一则因收入下降而导致房子断供的消息在网上流传,作者称他在燕郊的房子,总价426万,贷款298万,月供16800元。作者已经还贷4年,但由于大环境和个人原因,作者收入下降只能选择了断供房贷。
; |7 T+ g# b6 X& J2 K5 e5 J$ V 根据作者的描述,他的房子当下只值235万,较当初买入时的426万,账面上亏191万。如果不考虑房子的贬值,128万元的首付加上支付的64万的利息,和由于断供违约被起诉要支付律师费,至少亏损了250万元以上。 据安居客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2亿多的家庭向银行贷款买房,不贷款买房的家庭只占三成左右,房贷也占了我国城镇家庭总负债的75.9%。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一些传统行业受到巨大冲击,企业不得不采取裁员、减薪、破产等措施自救,收入的中断和骤然减少,成了很多人的断供的直接原因。 O7 r& ~/ a& H2 M) o( j9 a5 @
住宅市场如此,商业地产亦然。受疫情影响,写字楼空置率攀升,而实体商铺叠加电商崛起因素的影响,盈利能力走下坡路,空置率也同步上升。不同于住宅以转售作为投资目的的行为,很多投资商铺和写字楼的业主都是以租金作为投资目的,并基本是以租养贷的形式。空置率的攀升,直接导致了业主收入的断崖式下跌,商业地产的断供率也在上升。 在此情况下,2022年该不该买房其实已经清楚了: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城市,出于自住需求的可以按需购房,在三四线城市,由于供过于求,出于自身财富保值的考虑,都要谨慎下手。但是无论是在何时何地买房,以投资为目的的炒房行为都是在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逆楼市的稳定趋势而行,最终得不偿失。
& D3 n, s9 m( e6 l. w4 P6 E
! c! v6 U& g/ [
8 P7 w" P) r1 t, {% w/ T( x5 s" R- J( i" Y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