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小红书一张截图火了。 截图中是一张在阳台拍的照片,可以看到衣架上挂着许多正体不明的衣服,像麻花一样拧在一起。
) h3 G0 f7 l: e5 g4 f7 \* p, Q. |/ l
看到底下发帖网友的说明了解到,原来这是她老公晒的衣服。 “有同款猪队友吗?看到真是哭笑不得。” 网友还附上了几个话题,可以看出一些她的相关信息,比如她现在是孕晚期,并且她觉得这个是“日常生活里的快乐瞬间”。 看来,这位网友对丈夫做出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很反感,甚至觉得有点搞笑。 然而其他网友并不觉得好笑,甚至还有些愤怒。 “明显的不想干,这种人看着就来气。如果是我,以后都把他衣服扔出来,爱穿不穿,给他脸了。” ; h- R6 i3 f2 Q' i/ A8 A! C
“这么晾衣服的,要不是推辞不想承担家务,要不就是纯纯一傻蛋,该送进医院那种。” ) {3 @$ C% D+ T6 D! a6 W, ^
“别哭笑不得,这就是不想干活故意的,正常人不会这样晾。” 衣服 - L8 |1 g9 B2 f7 I. a
还有人苦口婆心地对女子说:“你要想一下,你都孕晚期了,他晾个衣服还这样,孩子出生能帮你多少?”
+ v7 s- e' M3 e' `. M. @
是啊,这不应该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快乐日常,而是一个丈夫有恃无恐的“摆烂”姿态。 不得不说,评论区里的网友比图中的妻子清醒。 02 女性和家务,似乎就是一种捆绑的关系。 201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显示: ( r0 W+ Z7 a. p2 t5 ?) Y
中国女性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达到2.6小时;
; {3 m0 p: Z2 q) S' W妻子以65%的压倒性占比成为家务活的主要承担者,这其中还不包括作为家中老人的女性长辈。
$ U$ E% c% R- I/ p# t# f$ h / [4 r2 i g: k& S
(图片来源:新华网) 在抚育后代方面,更是有91.1%的女性认为自己承担了大部分、乃至全部照料孩子的责任。 联想起纪录片《生门》的导演陈为军说的: “都说生育是两个人的事情,是老公、老婆的事情,其实不是。 真正面对一切的,只有女人。” 无论是家庭劳动还是育儿,似乎都是女性理所应当要承担,且不得不面对的事。 而同样作为一个家庭的组建者、成员的男性,却可以有机会完美避开这些责任,久而久之似乎他们也都默认为,妻子承担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义务。 曾经知乎上有一则提问广为人。 议论 一位丈夫吐槽自己的妻子:“老婆太懒不做家务,怎么办?”
8 C S2 t0 b+ M' W$ C* C
看完描述,槽点满满。 对丈夫来说,妻子用洗衣机洗衣服,无法做到和自己父母家一样的清洁度就是懒。 但是他忽略了,妻子也是要上班的,而且每天都要晚上10来点下班。 即便如此,他也要拿妻子和全职在家的母亲对比,责怪妻子不如母亲那般贤惠。 自己可以不喜欢洗碗,但又妻子请钟点工,对他来说做饭洗碗、洗衣拖地,“这些本来就是老婆的责任”…… 不肯 对于这样的言论,网友也无力吐槽,300多条评论里大多数在这样的: “要换了我,如果我忙得每天十点回家,老公说我懒、不做家务,我直接把能砸的全砸了,直接出门往外面去再考虑考虑要不要离婚,就这么严重。”
6 ^ r( H. Q8 N- ^
面对扑面而来的负面评论,这位丈夫最后删掉了对妻子不满的言论,留下了三句话: “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尖锐的批评,我都虚心读过了。看来两个人之间还是要相互理解体谅。无论如何,谢谢大家。” 这个没想到会如此的丈夫,就是千千万万个丈夫的缩影。 而那些在婚姻关系里忍耐的妻子,也让这些丈夫的错觉更深。 如此 03 大家还记得那位离家出走、驾车旅游的苏敏阿姨吗?
4 Z+ R! |; A4 M! g6 D
她忍受了30多年无爱的AA制婚姻,在完成了自己的“妻职”、“母职”之后,实在不愿意再伺候什么都指望她干的老公了,就开车离家出走。 但一开始,她也并不是如此洒脱的。 她的前半生,人生关键词几乎可以说是“忍耐”。 小时候,两个弟弟在西藏昌都的山坡上往下滑,她得忍住同样放纵的冲动,任务是帮弟弟们清洗弄脏的裤子; 年轻时,面对丈夫的暴力与冷漠,她为了女儿有个完整的家庭继续忍耐; 女儿大学毕业要找对象,为了不让女儿难堪,她又忍下来; 两个外孙出生,她要照顾孩子的孩子,还得忍下去。 K( ?! B5 V; I* Q2 `! Y1 u
苏敏也曾企图在这段失败的婚姻中找出原因,“是不是因为我不好看?”“是因为我就生了女儿?” 她也曾因此而抑郁,最严重的时候,她在家里经常不自觉地流眼泪,开始吃起治疗抑郁的药。 最后,找不到答案的她最终放弃了归因,不再对丈夫抱有任何期待。 随后,就是这场“蓄谋已久”的自驾行了。 苏敏不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也因此得到了给自己喘息的机会。 但还有许多女性,依然困在剥夺自我的亲密关系里而不自知。 所以,不要把外界的定义完全当作你自己。 没有什么“你是女的、你是女儿、你是妻子,你就应该怎么样”,你永远是你。 如果能有机会选择破局,就不要无条件地困住自己。 精读君通识词典词条《社会角色》里说:“社会角色正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行为。甚至无形中,我们变成了角色的奴隶,而不再是它的主人。” 不要成为角色的奴隶,去思考什么是你想要的,去拒绝那些令你不适的,做个属于自己、美好的人。 正如《无声告白》里所说: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论何时,都不能在各种各种的角色里失去自我。 9 M3 U& M6 M0 Z5 J" L7 L% \
' [0 l, M( y* X
! T1 V, d+ X2 o8 }& n5 e" j
/ S/ a1 O" \/ b$ W4 v! W7 p# Q( Z+ ]" F9 x% y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