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5182|回复: 1

双减之后,学校会变得平庸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2-5-6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双减加上疫情,孩子们的“学校学习”似乎正变得没什么可期待的了。
    毕竟“双减”打掉了补习班,而疫情之下,在家上学又进一步“稀释”了很多学校特有的场景感。
    学习仍在继续,而内容好像正完全回归统一的教材、课程与基本概念。
    这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几乎与放弃无异: 如果每个孩子都在学相同且基础的东西,那么在几年之后的中考与高考中将如何胜出?
    内卷式狂奔尽管令人筋疲力尽,但失去跑道的感觉却似乎更让人无所适从。
    在各种关于双减的讨论中,我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疑问:
    双减是不是意味着学校躺平了?
    教育均衡是不是意味着所有学校在小初阶段全面“后撤”到更低的水位线?
    5%的民办学校不能掐尖,不能超前,学的东西还和公办学校一样,选择民办的意义在哪里?
    “学习”这件事,在现在这一代孩子身上正发生着微妙而颠覆式的变化,对于或多或少感觉“跟不上趟”的家长而言, 重新认识学校,成了一件非常必要的事。
    择校
    渐渐空虚的目标
    如果将时间倒回到五年前,甚至十年前,“择校”在任何主题之下的论坛中,都能轻易引爆流量。
    关于择校的探讨充满了资源交换、方法论,甚至特权或隐或现的显摆。
    择校话题指向升学,升学指向社会资源的进一步占有与集中。在教育改变命运的年代,名校意味着社会阶层上升的踏脚石,在最近几年,这种上升感渐渐停滞,而停滞的原因被媒体标记为“阶层的固化”。
    这种归因将焦虑推波助澜式地导引到教育之中,名校的“变现性价比”明明已经一落千丈,却仍成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方向与目标。
    在名校之下,高中、初中、小学,在一种封闭式的高速轨道上狂奔,只要终点不变,就完全不须理会 真实世界的变化、Z世代学习者的信息处境与心理处境,以及到达所谓“终点”之后的各种人生抉择如何展开。
    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之下,无论参与者喜欢还是不喜欢, 狂奔是唯一的选择。
    学校因此被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上海为例,最好的学校依次是民办学校、公立名校、公立普通学校和菜小;
    北京的情形可能有些不同,最好的学校是公立名校,民办学校还要退居其次。
    但是好的学校为什么好,不那么好的学校为什么逊了一筹,其中的道理,家长、学校也都心照不宣的。
    学校其实是 按照资源的集中程度排序的。
    在连幼儿园都要考试来竞选的“择校年代”,无论是上海的民办还是北京的公立,它们聚合的第一资源优势其实是“好学生”,也就是掐尖;
    好学生背后多半有一个鸡血家庭,所以即使不需要学校买单,各种教育资源、培训资源也自然而然地集中在“好学校”周围。
    至于学校自身的资源,比如经费与师资,在升学口碑稳住之后就会自然而然进入良性增长轨道,几乎与升学结果成直接正比关系。
    在这个过程之中,学校的“教学质量”也随之正向发展吗?
    也许是,但一定不像其他资源的聚合那样正相关。因为在学校和教师之间都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 教好学生,其实很容易,而在筛选制、高竞争的学校逻辑中,对于处于末位的“不好教”的孩子,放弃就好了。
    为了免于被“放弃”,家长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补习竞争,以便让孩子跻身最好学校的前多少名。
    这种 “限量”竞争使孩子永远处于一种”还可以被修正一下”的状态。
    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以及立场严格的教育者,自己换位思考,将自己切身代入到这样一种状态中去。
    无论在职场上,还是亲密关系中, 如果永远有一个裁判者时时刻刻盯着你的表现,觉得你“还是不行、不够好”,我不知道这个被裁判的成年人能坚持多久。
    然而无论如何,很多孩子在大学之前,全天候处于这样一种处境之中。
    这种竞争与裁判的感觉让孩子压力激增,再加上这条路已经被打造成一条封闭式的高速轨道, “学习”事实上切断了孩子对真实生活的感知、情感联系与自我激励。
    这一系列追求名校的“成本”,实际上是青少年心理健康。
    所以当抑郁、焦虑与自杀行为成为广泛的青少年问题的时候 (约1/5的抑郁比例,1/30的自杀实施比例),很多家长仍觉得,“意义感缺失”是Z世代孩子自己的问题:他们太脆弱了—— 但这实际上是70后、80后很多家长的“时代病症”:
    成就他们人生的社会资源流通可能是单向度的,而学历是最有效的抓手;但世异时移,上升通道的停滞并不是因为阶层固化,而是因为社会资源的流向早已变得多维。
    真正固化的是家长对人生的感受。
    当他们以一种形式固定了生活,也就很难感受到资源在其他维度上是如何成就下一代人的。
    对于学校而言,家长的执念已经成了教育者推动教育变革与教育创新的最大阻力。
    我听过一个例子:
    家长A最终决定将孩子从一所她非常满意的创新学校转出去,尽管她觉得孩子在学校里非常快乐,能力与知识面也有可见的增长,老师也非常专业和谦和,但当她听到另一所学校的孩子在周末要刷十来张卷子的时候,还是觉得,眼前的满意都是自我欺骗。于是将孩子转去了更“高效”的学校。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双减之前,家长当然可以做这样以“确保长远竞争,牺牲孩子眼前幸福”的选择,但 双减“破灭”了这样的选择。
    首先是摇号政策,使“好学校”失去了掐尖的优势,接着是双减,使补习班无从报名,同时作业减负,“刷卷子”也不能够了。
    一切在之前让学校可以资源集中、优势集中的前提也都被撤掉了,学校面临“回归教育本身”的竞争,而这种竞争的结果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显露。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直接感觉到的就是节奏感的松弛。这使得所有家长都有了上面例子中家长A的忧患:我现在的轻松是不是自我欺骗?
    当 学校不再承担内卷参照系或标尺功能时,我们还期待从学校获得什么?
    变平庸,还是进化中?
    从1.0学校到3.0学校
    今天的家长,可能比以往任何一届家长都更关心“政策”。
    我一直收到朋友微信,“被讨论”学校的变化与使之发生的政策。
    某某学校民办转公办了,某某学校改名字了,这意味着什么?
    义务教育阶段将统一教材,统一课程,不允许引入外国教材,这意味着什么?
    民办学校要收缩了,我孩子是不是不转公立,后面就没书读了?
    因为一直做学校的采访和研究,我能明确看到, 今天的学校的确处于一种变化当中。实际上,套一句哲学名言,人不能一次踏进两条河流,孩子在同一个时段,也不能上两种学校。
    如果说,在双减政策之前,我们的看待一所学校的标尺可以很简单,那就是升学率,但 在双减之后,这个标尺可能会逐渐失效。
    一个仍在惯性之中取得较高升学率的学校,长远来看未必是一所好学校,这视乎它取得好成绩、好升学率的支撑。
    这种支撑并不在于它是公办的、民办的,体制内的、国际化背景的,也不在于这所学校是不是保有外国名校的名字,而在于 它处于中国学校进化过程中的哪个阶段。
    1. 如今的学校,是“ 三阶共存 ”的局面
    如果拿1.0、2.0和3.0来简单标记区别,那么今天学校是一种三阶共存的局面:
    • 1.0的学校 更关注学生的成绩。教师对教的理解是灌输式的,关注教学进度、讲课质量高于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大多数普通公立学校,以及以“鸡血”为优势的民办学校,通常是1.0学校。
    • 2.0的学校 更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在成绩之外,会提供更多学习内容和项目、活动,供学生选择。 很多优秀公办学校已经进化到2.0阶段。
    • 3.0的学校 探索真实学习如何发生。也就是说,教什么诚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是通过教观察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帮助他们即使没有老师,他们也能自己设计目标、自己组织学习资源、自己学会。 正在做3.0探索的学校,最显著的两类,一是在国际化教育发展中,吸纳了大量前沿教育理念与先进教学法的学校,二是很多新兴的创新学校。 值得注意的是,双减之后,很多有前瞻性的公立学校,其实是将3.0学校作为目标,展开大量论证与教师发展项目的。
    然而3.0的学校,在家长接受度中,往往是最受质疑的一类学校。因为是真的3.0学校,还是打着3.0学校的理念,仍在做应试、灌输,将学生视作学校“产品”的学校,家长很难区分。
    2. 如何甄别出3.0学校?
    除非他们坚定自己在寻求功在长远的教育,不然培养孩子的主动探究能力、高阶思维能力的教育,仍好像是一种看不见确切结果的空洞说辞。这种不确定的感觉会让他们选择回到1.0学校。
    家长也许可以接受我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因此被老师嫌弃,却不能接受,我孩子看起来更懂事了,也很开心,但却没有一周带一张卷子带回来。
    这里再插入一个真实例子:
    上海一所创建2-3年的新学校,创校之初的宣传亮点是科技创新+成绩硬核。
    结果家长进去之后发现,一年级的孩子在入学一个月之后就迎来了“摸底考试”,然后按照考试结果分派资源,成绩最好的孩子可以有最好的师资资源,以此类推。
    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也是非常频繁与“负责”的,比如每天会与家长报备:孩子学习能力差,上课又走神了,作业没完成,所以不能参加课后课,要在课后课的时间里把作业补完。
    一位家长大受困扰:我以为这是一所新学校,而且是一所创新学校,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刚刚入学一个月的孩子,还贴上学习能力差的标签?
    这位家长在入读一个学期之后就转学了,转去了一所更关注孩子积极学习体验的学校,于是孩子之前所有的“学习能力”问题,都消失了。
    令她不解的是,这样明显是“应试教育”的“创新”学校,最终真正转学的只有3个家长。
    我想答案是,留下来的家长,还是觉得成绩比身心健康重要吧。有老师鞭策着往前跑的感觉,可能比孩子的感受更“靠谱”。
    3. 2.0与3.0学校,本质区别在于系统性的设计
    那么同样是优于1.0 的学校, 2.0的学校与3.0 的学校到底有哪些本质不同呢?
    举例来说,相比1.0的学校,2.0学校是那种知道成绩不是学生的全部,而且应试教育弊大于利,会引进一些先进教学法与丰富课外活动的学校。
    但这类学校的问题在于, 往往没有系统性地去思考学校的设计。
    比如说,项目制学习(PBL)已经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了,2.0学校会在学科课程之外,设计一些跨学科的项目,但是项目与学科教学本身互不相干。
    引进课外活动也是一样的情形,可能会有很多选择,但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同正餐与饭后甜点。会有学生因此受益,但也会有学生永远是学校资源中的“隐形人”。
    3.0学校则是将整个学校视作一个共同社区,同样是9年制义务教育的教材与课程,在3.0学校中充满了教学法与学生组织方式的研究:
    • 一篇课文如何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关联,并引发深度思考;
    • 某个知识点如何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 一个学科单元可以启发学生对哪些人生问题的反思;
    • 如何设计作业,使不同学生最高效地获得巩固与反馈,而不是重复刷题;
    • 跨学科项目或是课外活动如何深化学生的学习,增强TA的思考与体验;
    • 不同个性的学生如何找到自己的节奏,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 当一个学生行为偏差,或是学习效果没有呈现,TA的理由是什么?通过哪些方法可以改善这些问题……
    这是3.0学校考虑,并寻求解决的问题。
    4. 3.0学校的探索,着重核心素养与个性化支持
    而3.0学校常常面临困境的原因,实际上是超出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一般理解。
    前几天,我突然领悟出一个道理, 很多3.0学校所做的探索与实践,都热衷于在自己的圈子里交换理论与经验,这就很像一种“暗房式”切磋与练功,完全没有与家长对上频道。
    为了找这种“频道”,我问了很多朋友,他们如何期待学校教育,结果发现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将学校教育与孩子的生活能力增长是截然分开的。
    一位朋友认真思考了我的询问,回复我说:
    “思维方式,对真实世界的理解程度,解决开放式问题的能力,这些东西都是lifestyle(生活方式)。Lifestyle的养成怎么可能全指望老师呢?是从无数次跟外界的反馈中获得的,这个就看家庭本身的能力范围了。”
    “稳定成绩,然后发展兴趣,提高素养,只能父母去干。学校本身、尤其是大部分公立学校无法做到差异化地帮小孩规划。学校只要把校内功课高效搞定了,把时间留给家庭就好了。”
    但实际上3.0学校的探索,恰恰就落在这两个其实家长也颇为看重的点上, 核心素养和个性化支持。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3.0学校的出现是顺应他们期待的,但问题在于,很多家长不相信学校承载了他们的需求,因为很难想象作为个体的理想主义,会逐渐演变成制度化的理想主义。
    那么3.0学校为什么会出现,尽管艰难而缓慢,但还是在不断生长呢?是出于教育的理想主义吗?
    当然不是。
    自上而下去看,这其实是写在中国国家课程方案里的顶层设计,也是学校发展到今天时代的必然趋势。
    但是 从顶层设计到学校实践,其实要经历漫长的迭代与选择的过程,但不容忽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加速了这个转变的进程。
    面向所有中国学生、中国学校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早在2016年就公布出来了,这实际上才是 双减政策背后,真正朝向的顶层逻辑。
    在这版《核心素养》中包含 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项,每项之下还各有三个更细的指标。
    但是 《核心素养》不可能通过考试考出“全面发展的人”,而要实现“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朝向3.0阶段的进化就是一个必然趋势,而非某一批学校为了实现自己理想主义的折腾。
    只是从《核心素养》到学校实践,这中间的充满教学方法的研究、学校组织方式的蜕变、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迭代,最后成为孩子可以习得的能力。这需要时间,也必然会形成学校的参差。
    对于今天家长而言, 选择3.0学校有没有风险?是有的。
    一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一个有限的数字,这个时间预算拨给了考试,结果就呈现在成绩上,拨给了素养教育,结果就呈现在素养上。
    所以 家长真正要做的反思,并不是考虑学校会不会变得平庸,而是要考虑,自己到底要什么。
    所以如果家长还是觉得考成学霸是至关重要的事情,那么还是选1.0学校,或2.0学校更有保障;
    如果家长觉得在应试竞争中“不输”是底线,但核心素养也真的很重要,就可以去选择能够提供这种教育模式的3.0学校,并且更理性地寻求升学结果,寻求更适合孩子长远发展的方向,而不是看起来“变现能力”强的绝对名校。
    回到开初的问题: 双减之后,学校会变得平庸吗?
    并不。学校只是在往教孩子放下分数、学会生活的方向上进化着。就连疫情也是生活的一部分,3.0的学校教孩子体验疫情、表达感情,而1.0的学校会告诉家长,多做卷子,弯道超车。





    论坛GIF-动图大.gif

    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7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4-12-27 18:01 , Processed in 0.295032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