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特藏《中国地质史》纸质原版书。新华社记者 张宇琪 摄 新华社天津4月24日电题:“世界书架”上的中国 新华社记者李鲲、张宇琪、刘润芝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目录中有这样一条记录——《中国地质史》,葛利普著,1923年出版于北京。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对其特藏的这本书又有了新发现。 “通过鉴别书上印章的内容,我们终于了解了它的‘漂流经历’。”馆长程幼强说。 《中国地质史》是德裔美国地质学家、“北京人”化石命名者葛利普所著的英文书籍,共上下两册。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却是研究中国地层学非常珍贵的资料。 捧着这两本书的纸质原版,程幼强显得小心翼翼。“几个世纪前,正是因为‘世界书架’上有了这样的书,中国的故事才能为更多人知晓。” 《中国地质史》内页上的诸多章显示它的“漂流经历”。新华社记者 张宇琪 摄 发现中国 700多年前,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旅居17年后,从他眼中的“光明之城”福建泉州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回到故乡威尼斯。接着,一部《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掀起了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热”。 循着书中的记载,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前来“发现”中国。 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特藏室,记者看到,早期关于中国的外文书籍多为来华传教士所著,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细致”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上海基督教会专门编纂了《英汉上海方言字典》,其中在“走”字项下,有专门对上海话“走勃相”(去玩耍)的解释和翻译:for pleasure。 “从特藏的外文历史文献可以看出,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方言字典到《诗经》等经典译本,再到《泰山志》等著作,无不体现出他们研究中国的努力和水平。”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特藏部负责人王雨卉说。 伴随近代中外交流日益密切,外国人对中国的研究和认识也更加深入。美国驻华公使夫人萨拉·康格的《北京信札》,记录了中国城市风貌和一些历史事件;英国女作家裴丽珠的《北京纪胜》《中国新年》等,描写了大量北京的风土人情…… “与此前的传教士时期不同,这一时期,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著作转而趋向科学和专业,中西方学者一道努力建立各类学科研究体系的作品层出不穷,葛利普等科学家甚至将毕生精力献给中国教育事业,直至长眠于中国。”程幼强说。 走向世界 近代以来,在外国人继续探索中国的同时,中国自身也诞生了陈寅恪、辜鸿铭、林语堂等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家,《中国人的精神》《京华烟云》等中国人写的著作走向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外文图书《论人民民主专政》出版并向世界发行;1984年,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在美国成立子公司“常青图书(美国)有限公司”;2011年,亚马逊“中国书店”上线,成为该平台以国家命名的主题书店…… 截至目前,亚马逊“中国书店”已经累计展示图书105万种,在北美地区发行图书近60万册,同时拓展电子书刊资源。主题图书、汉语教材、文学小说、儿童书籍是这里最畅销的种类,其中,外文书籍《老子的智慧》《中国哲学简史》《中国针灸测试》等比较受欢迎。 天津外国语大学所藏外文古籍。新华社记者 张宇琪 摄 “近年来,我们中文原版图书销量已经超过外文书籍,《我们仨》《活着》等中文小说热销不断,越来越多的海外读者希望阅读原汁原味的中文著作,因此我们会把国内优秀作品第一时间放在这里展销。”亚马逊“中国书店”运营方、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国际网络营销中心主任鲁楠说。 借船出海、搭台唱戏,“中国书架”项目在亚洲、欧洲、非洲等地不断落地开设,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等世界大型书展也都有中国展商的身影……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新闻出版走出去发展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中国版权输出达15000余种。 深度匹配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均同时输出多语种版本,第一时间给世界提供相关经验。 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研究人员刘莹晨看来,这体现了中国新闻出版行业积极策划优质选题,及时回应国际关切的能力。中国图书正在从内容上与“世界书架”深度匹配。 2019年7月,《三体》日文版在日本发售第一天首印1万册告罄,一周内加印10次。《三体》日文版监制立原透耶认为,《三体》既有关于中国历史、文化、风物的扎实描写,也有优秀的科幻设定,让外国人也能理解、共情、认同,这是其风靡的原因。 2019年10月22日在英国伦敦拍摄的福伊尔书店内的“中国书架”。新华社发(史蒂芬·程摄) 在天津一所国际学校工作的俄罗斯籍教师扬娜说,刚来中国时她喜欢看一些中国小说,现在她更愿意阅读一些关于中国教育的书籍,因为想认真思考下中俄两国教育方法的不同。 为更加适应世界读者需求,中国作家和出版社正努力从源头发力。以被中国公司收购的法国EDP Sciences出版社为例,2020年该出版社加强策划,出版了《中国葡萄酒》《月球旅店》等8种更适合以英语、法语等为母语的读者阅读的科技图书,取得了不错业绩,为“世界书架”精准贡献了优秀的中国作品。 4 ~1 x* |& N- g/ V+ }$ H/ F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