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许多年轻家长采取的一种另类育儿方式,被网民戏称为“摆烂式育儿”。
“摆烂”是一个新兴的网络词汇,意思是眼看事情已经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干脆就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
“摆烂式育儿”的精髓就在于,任凭孩子“作妖”,家长不为所动甚至推波助澜,反而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
- 孩子在公共场合化身“熊孩子”倒地不起,趴在地上撒泼打滚,怎么办?
老一辈们会下意识环顾四周,生怕被路人笑话,赶紧将孩子连拽带抱一顿哄,孩子提出的各种小要求都无条件答应下来。但现在的家长可不一样了,他们看过了“熊孩子”百态,上岗后暗暗立誓,绝对不能养出一个见啥要啥的娃。为了不“惯”着孩子,他们不仅拒绝妥协,还会配合“表演”:我就静静看着,理你一下算我输。
孩子躺地痛哭时,父母也没闲着,玩玩手机、拍拍照片,发朋友圈都有新鲜素材了!
有些父母还会使出大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躺我也躺。
“摆烂式育儿”的种种实例火到网上,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许多人表示,这已经是年轻家长的普遍做法了。
因为一旦选择“认输”,孩子得到满足之后不会变得乖乖听话,反而会越来越任性,动不动就撒泼打滚,借此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也有人认为,面对孩子哭闹,父母采取“摆烂式”处理,其实非常不妥。
尽管这会让孩子知道“闹是没用的”,但在公共场合下,孩子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很容易让父母在教育“作为”和“不作为”上失去判断力。
同时,有教育人士表示,这种冷处理不过是错误地使用了“延迟满足”的教育理念,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
首先,是情感上被孤立。面对喜欢的东西,渴望立即拥有,是每一个孩子的本能。长久的延迟满足教育,孩子将被压抑住物质欲望和被爱的欲望。
其次,是尊严上被打击。 当孩子的需求不被满足、甚至被冷眼旁观或嘲笑讽刺时,他们会误以为自己“想要拥有某些东西”是不对、羞耻的,甚至会被洗脑成“我不配”,很容易引发自卑心理。
“摆烂式育儿”的本质,也许不是年轻家长的放任无为,而是他们在教育方式上的一种探索。 面对孩子当众撒泼哭闹,李玫瑾教授也曾提出一个“一做四不做”原则,值得家长们借鉴。
当孩子懂得拿哭闹来要挟家长时,我们要坚持这样两条基本原则: 一做:明确告诉孩子这样做是错的,闹没用,实在想闹就继续闹吧。孩子的请求不合理,家长完全有权利拒绝,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心软。这样做并不是狠心,而是在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告诉他有些事并不是“你小你有理”。一旦家长觉得孩子当众撒泼太丢人而选择妥协,孩子会抓住大人这个弱点,没完没了。四不做:不骂、不打、不跟哭闹中的孩子讲道理、不假装离开。通过当场长篇大论讲道理,或者是用打骂把孩子给教育安分了,这两种方式往往结局都一样:没啥用,家长的大道理仿佛耳边的噪音,根本听不进去,以后该怎样还是会怎样;同样,把孩子单独关在房间里反思,相当于关禁闭,也没有丝毫教育意义。“摆烂式育儿”里,父母们就深谙此道。但李玫瑾教授提出的解决办法,与“摆烂式育儿”的父母的做法有所出入。
李玫瑾说:在街上,特别是有外人的场合,当孩子耍性子时,父母应将孩子抱起直接回家,或带到一个安静的环境中,看着他哭,进行一对一的管教。孩子是需要面子的,并且家长也可能会受到公共场合人群的影响,达不到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因此,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把孩子抱到一个不会妨碍别人,也不会伤到自己的安静环境中,陪着孩子,等他发泄完情绪冷静下来之后,再管教孩子。孩子在哭泣的过程中会闭眼,但是也会有3次睁开眼睛的时候:- 第一次睁开眼睛,孩子是想看家长有没有关注自己,这时候家长只需要盯着孩子就可以了;
- 第二次睁开眼睛,孩子看着家长依旧无动于衷,心里会想:他们怎么不来哄我;
- 第三次睁开眼睛,孩子就会停止哭泣,因为此时自己觉得哭也没有用。
父母要认识到,孩子撒泼打滚并不是一件坏事,他在表达需求,只是暂时还没有学会达成目标的方法。必须要给孩子一个好好讲话的空间,等回了家,孩子发泄够了,拿一块热毛巾擦擦脸,待孩子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沟通。告诉孩子错在了哪儿,应该用什么样的合理方式,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的东西。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