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滨论坛

点击扫描二维码

查看: 6825|回复: 1

为什么没必要让尽可能多的孩子都上高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7 16:31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2-3-24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问一个问题:
    你知道“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已经推行多少年了吗?
    答案是已经超过30年了。
    但骨感的现实是,30多年了,多数家长依然是谈“职”色变,对“普职分流”充满恐慌和抗拒。“无论如何也要上个普高”,成为家长们的最低限要求。
    而另一个现实是,官方数据显示,从我国产业发展看,到2025年,技能型人才缺口率将达48%,技术蓝领缺口更是高达3000万人。
    充满矛盾的不只是现实,还有对于“中考分流”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在“中考分流”这件事上,就出现了两种声音。
    第一种则是最受家长欢迎的“避免过早分流”。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副主任甘华田提出的 “实行十年之义务教育”以及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提出的“ 将普通高中入学率提升至80%”等都引发热议,当然,主要是引得家长们的一片赞同。
    另一种声音,则是站在了多数家长们的“对立面”。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明确表示,“ 没必要让尽可能多的孩子都能上高中”。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基层校长,庹庆明不可能知道家长们对于中考的焦虑。既然如此,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这个观点,又是基于什么样的事实和考虑呢?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记者于近日专访了庹庆明校长。
    庹庆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从教30年,于2018年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参加过五次会议,共提交了8个议案和75件建议。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两会期间,“取消中考”、“十年制义务教育”等关于初高中教育的话题引发热议,为什么您反而认为“没有必要让尽可能多的孩子都上高中”?
    庹庆明: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就是好学校,没有“非到高中才能学好”的定论。基于这点,我认为“没有必要让尽可能多的孩子都上高中”。我希望孩子能上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同时也希望由此“加强中职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平衡家长和孩子的选择”。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那您觉得什么样的孩子才适合读高中?
    庹庆明:我认为读高中的孩子首先要具备初中基本的学习知识和学习能力;其次是孩子要身心健康,愿意在高中拼搏三年;最后孩子要有追求、有梦想,有一定特长最好。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但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初三分流太早,尤其是男孩,应该多给他们三年成熟的机会,您对此怎么看?
    庹庆明:其实这个问题反映出的是家长不满意“初三分流”,认为分流了,就是放弃了受教育的机会,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家长认为孩子们去职业学校就读没有一个好前程。很多家长想当然地认为,只要给自己的孩子一个上高中的机会,就会成人成才,其实这只是家长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是没有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的,没有想过真正适合孩子的是什么。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如果您的孩子没有读到高中,您会遗憾吗?
    庹庆明:从感性方面、从结果上来看,是会有一些遗憾,毕竟这样娃娃与同龄人比就会少了一些高中经历。从理性出发,即使孩子没有读到高中,我也不会遗憾。现在社会体制好,他还有很多学习、发展渠道,或许中职学校更适合他,他也会发展得更好。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您觉得义务阶段的教育和高中教育对学生教育的侧重点主要有何不同?如果学生中考后被分流到职高,您觉得职高能与高中起到一样的教育效果吗?
    庹庆明:义务教育的侧重点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习惯(生活和学习),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主要教授学生通识性的、普及性的;高中教育的侧重点主要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考察,知识更专业更广更深。
    如果学生中考后被分流到职高, 职高能不能与高中起到一样的教育效果,这要看学校的管理和要求。如果学校的管理和要求跟上了,教育效果会是一样的,都能达到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一样会成人成才。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从教30年,您所带的学生里有没有去职校的,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他们现在发展得如何,主要从事哪些行业呢?
    庹庆明:从我参加工作开始,我一直带的是高中学生,我们学校也有高职班(计算机和旅游专业),每年有三十多个学生上本科,(他们)到高校后的发展也很好。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这些年,国家对职教的扶持,态度明确,力度也很大,从您的感受来看,与之前相比,家长对职教的观念有变化吗?具体变在哪些方面?
    庹庆明:有的家长焦虑在减轻,有的家长观念也在有所转变。其实,能不能减轻焦虑和观念能否转变,关键要看家长自身。
    比如,“双减”政策出台后,配合“减”的家长,会更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的训练,也就会慢慢淡化以前只盯分数和作业的做法,亲子关系也会更加融洽。但也有家长不“减”还“增”,会担心和焦虑“自家孩子输给其他孩子”,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在这样的趋势下,开始接受(中考)分流的家长是有所增长的,当然,依然有少数家长不愿意接受。根子还是在于观念问题。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但除了观念问题,我们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唯名校毕业、唯高学历的选人倾向,也让家长没法不焦虑,您认为要破除对职教的偏见,整个社会还应该做些什么?尤其哪些环节应该被打通?
    庹庆明:社会的固化思维,和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关,“稳”和“准”是我们大多数人追求的工作生活目标。要想改变不容易,但我们也会尽力去帮助改变,例如,宣讲国家政策和列举身边正反两方面的案例,也可以引导家长自己去了解感受身边中职教育改变孩子人生路的案例。即通过晓之以理,现身说法来慢慢改变。这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国家的分流政策,让一半学生上高中,一半学生去职业学校就读,符合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 “中考分流”之所以引起家长不满,我认为主要是由当前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不能与现实用工需求挂钩、技术工人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这三个问题引起的。要想消除家长的焦虑,解决以上三个问题是关键。
    除此之外,家长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与地域也有一定关系。比如说,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办得相当好、就业机会也比较多,所以家长也就很放心把娃娃送去读书;但中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偏低,大多家长把“高考”视为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所以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是根本问题。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近两年,在国家大力扶持职教的措施中,“职教高考”制度也是重要举措之一,您对此如何看待?除此之外,您觉得高考改革还应该有什么方向?
    庹庆明:“职教高考”制度的推出,首先让中职生拥有接受更高级别教育的机会;其次能够引导中职学校调整办学方向,形成“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思路;再次就是影响了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看法。除此之外,“职教高考”制度的推出,还改善了学生通过普通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中考分流压力和“教育焦虑”得到有效缓解,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培养模式基本形成。
    我觉得高考改革还应该有“既注重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发展(通识学科),更注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专业学科),培养高端精英人才服务”的方向。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其实家长们都往普高挤,与之而来的也加大了高考的竞争压力。您作为多年的一线校长,如何看待目前的招考制度?
    庹庆明:目前的考试招生还是主要聚焦在学生分数上,但是分数高并不代表学生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不能有效帮助高校选拔适宜的人才。所以,我认为高中生也有必要减负,减负后,学生才有时间和精力追求个性化需求,才更利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如您所说,高中生一方面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但另一方面,现在也在推进“双减”延伸至高中,这二者矛盾吗?
    庹庆明:我认为“双减”政策的实施,对高中教育来说,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双减”政策的实施,其实是一次教育变革,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可以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实现“五育并举”。同时,也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促使学校加快了课堂改革的步伐,往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强大。当然,在高中阶段落实“双减”,也很考验各级各方面的协调能力。“双减”延伸至高中阶段,其关键是对高中校内学习的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您刚才提到“协调”,作为一位高中校长,既要对高考负责,也要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您认为该如何“协调”?
    庹庆明:首先是思想上,通过培训学习,引领师生和家长快速转变观念,尤其是对学生成才评价的观念要改变,不能再“唯分数论”。其次是行动,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研究,加快学校教育教学的全方位改革;另一方面,在高中追求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可以考虑通过引入社会外部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最后,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您觉得最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庹庆明:尊重。教育需要尊重,受人尊重的教育才能唤起人的内驱力,可以说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的教育只能是完成任务,流于形式。




    论坛GIF-动图大.gif

    南通0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3-25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省南通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无图版|站务联系 | 商务合作

    信息产业部备案:苏ICP备05014191号-1 经营性ICP许可证:苏B2-20110445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307号 © 2001-2019 0513.org All Right Reserved.

    投诉争议 技术支持:第一互联 GMT+8, 2025-1-14 13:36 , Processed in 0.320055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站点统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