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的周迅章子怡们被质疑装嫩,陶虹梁静转型制片人,青年时期默默无闻的咏梅刘琳们在中年迎来了迟到的爆红.....
一向顺风顺水,没怎么经历低谷的高圆圆,却仿佛被岁月敲醒,前段时间在《十三邀》上,坦诚自己是个“外形大过于演技的演员”。
这用圈里话来说,就是“花瓶”。
从艺以来,高圆圆第一次对“花瓶“标签做出回应,是人至中年的淡然,也像是对二十多年职业生涯的一次完整回顾。
最近,她在国产剧《完美伴侣》中饰演女主角陈珊,一个家庭婚姻双管齐下的超级“女卷王”,不青春、不温柔,和以往的人气角色完全不同。
但这次剧集评论区出现的,不再是“圆圆好美”,是演技的质疑。
18岁拍摄广告出道,从邻家形象的“清嘴女孩”,到直男追捧的“虎扑女神”,一年平均只拍一部戏,虽不常在江湖,但江湖没少过她的传说。
名气和资源,为什么还是没有让她沉淀为一个好演员?
“女神”高圆圆
听起来有点凡尔赛,高圆圆其实“无意”成为女神。
96年,“明星”还不是流行概念,女高中生高圆圆逛街买书,被星探发掘拍摄广告,没人觉得这会带来什么。
即使不到一年就在广告圈声名鹊起,北京大院儿出身的她依然不想踏入娱乐圈,而是选择了一所普通高校,攻读经济学系。
但处于井喷期前夕的内地影视圈,不会放过任何一张有潜力的脸。
非科班的在读大学生高圆圆还是被导演张扬找到,通过电影《爱情麻辣烫》出道,并在之后每一年都有新作播出。
没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宁静的明媚诱惑,也不比周迅在《苏州河》的天真易碎。
影视作品中的“十七岁少女”高圆圆,往往眼神灵动,又拘谨聪慧,符合所有人对初恋女孩的纯白想象。
《十七岁的单车》
“米兰”代表禁忌,“美美”惹人心疼,高圆圆的“青红”“潇潇”单调、拧巴,被父辈期许和时代压力剥夺自由,更压抑真实,却才是观者审视他者以渡己的镜子。
不是同期女演员中最惊艳的,但没有棱角、缺失个性的美,恰巧是普通人故事最合适的载体。
青年时期的高圆圆从导演王小帅、张扬得到的指导是“不用演”、“生活中什么样就什么样”。
不需刻意呈现破碎或魅惑,凭借外形气质和少年的自然天性,高圆圆顺利渡过了初入大众视野后的第一个演艺黄金时期。
22岁遇上《十七岁的单车》,24岁出演《倚天屠龙记》,三十而立之年继续得到其他大导演的赏识。
《单身男女》里陷入爱情选择的港漂女孩程子欣,《搜索》饰演进入癌症晚期被网络暴力毁掉的都市女郎,凭借起步时的高起点,高圆圆没怎么用力,就演上陈凯歌、杜琪峰的戏。
当年和最红的演员、投资最多的班底合作,还经常能站在C位。
不愁资源的高圆圆,不是没离开过美女标签,但穿着曳地礼服的女神突然走出华丽背景,只会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
很快人们会发现,习惯温和的她,并不适应冷峻叙事中的硬骨与残忍。
战士“姜淑云”
2009年,高圆圆在临近三十岁的关口,遇见了《南京!南京》。
和以往的作品相比,《南京!南京!》是血泪交叠的人间惨剧,演好了,会是很大的突破和转型机会。
她所饰演的“安全区”教师姜淑云,是外国人道组织与南京难民的联络者,也是老幼妇孺们的守护人。
导演陆川形容她需要完成“从神到人的转变”。
如果说男主角刘烨的守城战士是一杆直立于血泊之中的枪,她应该像一面风中飘扬的信仰之旗,纵然血污满身,但意念不灭。
这样的生命体验,是高圆圆无法经历甚至想象的,她选择多看资料,让自己全程“沉浸在悲情的氛围里”,还因此难以出戏抑郁了一段时间。
复杂的人物特质,抽象成了直给的情绪宣泄。高圆圆版的姜淑云虽然在庞大的人物群像中间拥有了相对完整的故事线,但几乎错过了所有戏点。
第一次得知屠城惨烈程度时的不忍、用100名妇女生命向敌军交换过冬物资的屈辱崩溃,与高圆圆以往在情感剧中演绎的心酸苦闷,没有特别的差异。
最后的“求救”更是看不到“女战士”的韧劲,反而变成了暧昧。
这个危险的选择,让演员高圆圆彻底认清自己11年忙碌演艺生活背后的苍白——
“超出自己想象的差,原来我是一个在表演上有这么多缺陷的人,有那么多东西是我不能完成的。”
女神成长为女战士,不可能不经历撕裂的痛苦。女神高圆圆对姜淑云不足的认知,来自于理解力的缺乏,也是惯于养尊处优后的排异反应。
和许知远的对谈中,高圆圆没有逃避演技差强人意背后的内因,她“太知道怎么过得好一点了”。
自我审视太多、怕丑、不够放肆,是高圆圆总结的演技提升迟滞原因,亲人的突然重病也几度让她萌生退意。
在事业与家庭中间摇摆,最终她还是选择稳定平静的生活带来的充盈。
此后,《搜索》时期结缘赵又廷,两人婚后,她变得越来越佛系,越来越淡离演艺圈。
演员的生命力
高圆圆还是“不死心”的。
她曾在脑海里幻想过一个角色形象——一个外表寻常但暗中使用心理战术操控犯罪的残疾人。
很明显,她对代表痛苦的病态并不排斥,甚至隐隐期待打碎与破坏带来的自由与放纵。
演艺之路上的高圆圆,就像出道初期扮演最多的“普通女孩”,没有明确的目的地,走到哪算哪,又相对幸运,得到了命运垂青,有机会演绎如周芷若、叶蓝秋等有层次的女性角色,积累到代表作与观众爱。
年近40岁,走入后半场,因为外形优势成为“虎扑女神”,在同龄女演员被“中年危机”围困时,幸运拥有了稳定的讨论量和关注度。
有想做好演员的理想,但事实是,高圆圆一直呆在离掌声太近的地方,依靠外界肯定积累自信与底气,缺少向内的深度挖掘。
有什么未被自己察觉的渴望,存在突破了反而会更舒适的“危险区域”?她从未真正探知过。
出道于20年前,但高圆圆的“怕痛”,又是现如今部分演员的普遍心态。
“角色当天,视戏如命”的演员越来越少了,“表演”对像高圆圆一样的有资本的资深演员来说,只是谋生手段,对比修炼为“好演员”的孤单,他们向往更世俗的热闹。
作为女明星的高圆圆,是成功的,但女演员高圆圆,却总是拧巴。
承认自己能力只有70分,就做好70分的事,又不免遗憾演艺生涯没有过“心里特别棒的,百分百满意的时刻”。
毕竟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这话鲁迅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