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中是有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爱情基因》中所讲的四种情感模式,所导致的不幸结局,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01你敢爱吗? 这些年来我听到关于婚姻最多的一句话是:都不知道结婚是结来干什么的?甚至是:都不知道谈恋爱谈来干什么? 当一个人可以过得很舒服、很惬意,根本不需要另一个人来支撑的时候,当一个人也可以顶起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就不那么想要恋爱和结婚了。 可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有爱的生命才有更丰富的色彩,无爱的人生就像缺了一个角的方桌,不美观且不方便。人类靠各种情感维系关系、维系族群、维系血缘、延续后代。 有的人谈感情就只是谈感情,太过理想化了。但更多时候,我们研究感情就必须研究人,研究人类社会,研究家庭和传统文化观念。 作为研究了十几年感情的“情感专家”也好,“情感作家”也好,陆琪都是感情研究领域的“导师”,治愈了很多受情伤的人,有很多的追随者,当然,他也有解不开的谜。 《爱情基因》认为,那些在爱情婚姻里受伤的人,大抵都是源自原生家庭。四种情感模式,对应着不同的原生家庭状况,对应着不同的成长历程,但最终都导向不幸的结局。 02各自成长,各自不幸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我想把这四种情感模式分为四个不同的人生,他们各有各的好,也有各的不幸。 A是享受型情感模式,属于这种模式的人,有了爱情之后会变得很依赖他人,尤其是当爱人给他提供好的条件,帮助他安稳下来之后,他会习惯性的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和思考能力。 B是自虐型,这类人不容忍瑕疵,他们追求完美,怀着最悲观的看法,奔着最坏的结局,做着最差的打算。他们毁坏一切,然后等待对方的拯救,如果对方放弃拯救,那他们也会决绝地转身离开。 C是掌控型,在这类人看来,人生不是一个按理想的途径刻出来的模板,真正的人生是在自我愉悦中进行独立的选择,从而走出来的道路。这类人一旦建立恋爱关系,就容易变成“索命式恋爱”。 他们容易变成情绪输出暴力沟通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世界什么都靠不住,只有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爱情的占有欲和自私在这类人身上可谓大多爱情本身。《掌中之物》的傅慎行就是典型的掌控型情感模式。 D是取悦型,这类型人的心态是:因为在乎,所以在乎。他们所做的事所说的话都是希望能够引起对方注意的,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拥有很高的情商,也拥有很高的幸福感。 取悦型的人很难拒绝别人的请求,他们更愿意把别人放在第一位,也愿意牺牲自己去取悦别人。“舔狗”是最典型的取悦型情感模式,“倒贴”常常是他们愿意做的事。 他们看似高情商看似幸福,其实只不过是用自己内心的痛苦换取别人的认同感而已。 03放弃自我怀疑,调整情感模型 虽然情感不是冷冰冰的学术话语和研究数据,但是心理学家在研究情感时,总喜欢建立在各种模型、模拟中,喜欢用数据来说明一种模式的形成因素。这些看似科学的模拟方式,其实也藏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人的情感模式本身就是芜杂的、混合的、动态变化的。 我们能做的是,当自己陷入一种病态的模式中无法自拔,当那种情感已经伤害到自己和他人时,可以及时调整和做出选择。 有的人在陷入掌控型模式时,及时放手何尝不是好事呢?免得像“变态”的傅慎行那样做出伤害彼此的事,最终走向万劫不复。 这四种模式对应着不同的原生家庭,虽然这种对应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但是多少能说明些问题。这些在本书的描述里弊大于利的情感模式,原生家庭是肇始者,后来的人生历程才是滋养和触发情感模式形成甚至产生坏影响的因素,在不断形成的创伤作用下,情感模式又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爱情基因》是一本看了让人不敢恋爱结婚的书,但是在当下的社会现状中却是非常实用的情感关系指南书。
0 z0 ^6 t8 b, H9 z- f4 Y
! h0 M- F6 e4 Y/ w2 r h( R6 y2 M( [& C
2 K1 k5 [+ W% F) D1 ?# d
; s4 ^; C! z8 L y/ L8 B0 u, A8 O) ]( i
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