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脑卒中 “病”在脑,“根”却在心 当脑梗死遇上房颤, 该怎么办? 近日,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为两名房颤合并脑梗死后出血患者进行了“房颤一站式治疗”——经皮房颤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一次手术同时解决房颤及脑梗死两个问题。 房颤的危害极大 房颤是一种快速的、不规则甚至混乱的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它对健康的危害极大,除可使患者感到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晕厥外,更为重要的是长期的房颤会引起心脏结构的变化,导致心功能衰竭,以及心房血栓形成并脱落导致脑梗死(中风)。房颤导致的第一年严重致残率高达73%,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 房颤反复发作,引发脑梗 今年82岁的吴老太太30余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悸,每次持续时间不定,最近一个月心悸加重,还有脑梗死及肝功能异常,被诊断为心律失常——持续性心房颤动、脑梗死恢复期,肝功能异常。 另一位80岁的王老太太脑梗死后出血恢复期,3天前突感胸闷心悸,阵发性发作,服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子女将老人送至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心电图检查提示心房颤动(快速型)。医生追问病史,原来老人不是第一次发病,曾于3个多月前跌倒在地,当时言语不利、小便失禁,送至医院后查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梗死伴出血”,考虑此次发病的罪魁祸首就是“房颤”。 这两位老人既往都有房颤和卒中,而且又是出血高风险人群,亟需进行房颤一站式治疗。
- V' C2 ] F( B2 k' }" F
* N5 U; q, i5 |. C% b/ O
" R& J8 o! \- w/ e( S0 A 一次治疗同时解决两大问题消融改善房颤症状,封堵降低卒中风险 目前房颤导管消融能改善心功能,使病人心悸、心慌症状得到缓解,但是对于高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消融成功后仍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预防卒中。但事实上,很多患者因未能规范抗凝治疗,导致血栓栓塞事件发生。 左心耳作为房颤血栓形成的根源地,90%的中风来源于左心耳。封堵具有与抗凝药物相似的预防卒中作用,可以在消除患者对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依赖性的同时,有效降低房颤导致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为了让房颤患者能够得到全面、综合的治疗,经过讨论,心内科团队决定采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房颤一站式”治疗来处理两位老人的病情。 2 Z3 a+ W9 U; T9 R z& Q- T
' Z. G+ C4 K0 i* T! Q$ V
这种房颤的一站式治疗,旨在通过微创消融房颤来源部位和封堵左心房血栓形成部位,两者结合,让患者减少多次治疗的痛苦,能够一次手术同时解决节律控制及脑梗死预防两个问题,尽可能终止房颤恢复窦性心律和最大程度降低房颤所致中风致残或致死事件的发生率。 经过精心充分准备,心内科电生理团队成员刘建云副主任医师和卢毅副主任医师在我市知名专家陆齐教授指导下,成功为两名患者实施了射频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术。 3 @# r# k: @% L" e
+ ]- B) |5 {. N 手术背后的一个又一个感动 他们“爽约”家人,只为患者平安 % f1 A. I( q+ ^0 T
世界因你们而美丽 穿着20几斤重的铅衣,从早上8点到夜里10点半,手术团队为两名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完成了房颤一站式治疗,并为一名冠心病、房颤患者完成了房颤消融手术,手术做完,早已是汗流浃背~ 但当天的手术成员刘建云副主任医师做完手术并没有回家,而是继续值守在病房一夜,为第二天的手术病人充分评估病情及手术风险、完善术前准备,哪怕身体已经疲惫不堪!“这其实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常态,从上班到下班,只有所有的病人休息了,我们才能短暂地休息。”她说,“对待每一个病人,我们都是倾注了所有,看着每一个患者健健康康、高高兴兴地出院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手术当日还是心内科团队周晓兰主任医师的母亲70岁生日,可当天的三位患者都是她的“粉丝”,虽然没有亲自上台,但她一直默默守在导管室外,关注着患者的心电监护指标,患者们安全返回病房,直到夜里12点才到家。 感动不止一点点! “儿子生日快乐,爸爸今天不能陪你”…… 其实,当天也是手术团队成员卢毅副主任医师的儿子十岁生日。但他一直站在介入手术台上,凝神贯注,和同事一起完成了手术。手术结束后,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他又回到病房,一直陪在患者身边,观察凝血指标及生命体征,患者安全了,一直到凌晨他才放心地回家。 第二天一早,没有能和孩子说上话的他又奔赴医院导管室,新的一天,他要完成五台冠脉手术,为五名因胸闷就诊的患者排查及明确胸闷原因,开始又一天的忙碌! 手术后值守病房一夜,错过儿子的十岁生日,放弃陪母亲过七十大寿……手术背后的一个又一个感动,何尝不是千万医务工作者的缩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争分夺秒,救治更多患者!
/ F- Q' `8 [ M, C南通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