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这冰冷的记忆 手掌上结满了繁霜 昨天晚上,收到了温涛仁兄的遗作《金月光》,是木影先生寄来的。 天上一轮圆月,地上一派寒烟。正是大年十六,立春已过,雨水将至,又是新的一年,万物即将生长的季节。 老温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曾经有一次,在百花洲一号院,木影主持小南湖夜市,文化味儿很浓,老温在院门前写字,写书签,也卖也赠——仿佛就在昨日,可是,老温逝去已是经年,小南湖夜市也烟销云散。 从快递员手中接过书,便无意识地打开一页翻看(这是乱翻书的习惯,随便翻开一页读几句。正好翻到了一页,第一眼读到的一句话是:“后来老妈说:初五你大舅烧三年……初五,破五,大家忙着迎财神,弟弟开着面包车,拉着一家人去参加大舅三周年祭。” 温涛仁兄于2021年大年初五离世,原来温兄大舅于2015年大年初五离世,冥冥之中,仿佛一切都有安排似的。 这对温兄的母亲来说,命运实在有些残酷。这篇《岁次戊戌,中年的年》,应该写于2018年。她在2015年这一年的大年初五这一天失去了自己的亲爱哥哥,2018年的三年之后,在同样的一天,失去了自己疼爱的儿子。 白发人送白发人,白发人送黑发人,老母亲悲苦不能言状。 昨夜读《金月光》,这才知道,温兄年轻时家境也甚为贫寒,父母也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大字识不得几个,一辈子贴在地上扒拉光阴,受地理环境和气候之所赐,务有苹果园。我这才知道,我的家乡也和他的一样,都在北纬37度这个条神奇的纬线上,只不过我在大西部,他在大东头。但是我们有很多相似的生活习惯,住大炕,喝一种浆粥,他小时候放的是牛,我放的是驴。我们都种小麦,玉米,都靠天(等老天下雨雨浇地)吃饭,唯一不同的是,他那里早早种植苹果,而我们直到近年才有市场意识,开始大面种引进,现在我老家种植的苹果,就是从温兄老家烟台引进的。 于老温,我们还有着相似的高考经历,高考还没开始,父母早早给你盖好了瓦房,做好了最低生活保障,考试结果那就是你自己的命运安排。对于一个在农村出生的人来说,能够参加高考,这已很好很好很好了,面前至少有个叉路口个叉路口,可供你选择努力奋斗了。 在这里我还读出了温兄对自己弟弟的愧疚——他弟弟在初中就辍学务农,种植苹果了。后来在温兄的帮助下,从网上销售苹果,当时我们报社的同事们大多都买过。他在朋友圈努力帮弟弟推送苹果,这也算是对自己亏欠亲人的补偿。其实很多时候,父母脸上的笑容,才是我们真正的努力奋斗的成功。而对于温兄来说,母亲的笑容持续的时间有些过于短暂了。 故乡来去,我们很难知道时光的分量,更难感受到时间的力量,现在我们很多人理解的所谓乡愁,无非是对故乡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而谁又能真正体会到乡村人的烦忧,像温涛仁兄的四姑,如果还活着,就已经在炕上躺了十六年了,这十六年是怎样熬过来的,又怎样熬下去……一个人倒下了,就倒下了,站起来的奇迹还是没有发生。 于老温,温润的性格及宽厚的胸廓,使得结了很多好友,老崔,木影,还有一批报社的同事,在老温的笔下,在他的娓娓道来中,这些真实的故事,都是在命运的安排下,大家在演一个真实的剧本。这个剧本里,有欢笑,有奋斗,有励志,有悲伤,有叹息,也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淡然。 今天打开这本《金月光》,触摸着这似乎已经淡去的记忆,曾几何时,也有过“无暇赴死,暂时不死,择日而死”的豪情,可现在,触摸这冰冷的记忆,手掌上结满了繁霜。 也许,人到中年,作为新闻人的温兄,以及我们出身新闻人的这个群体,由于职业特性使然,有着比较敏感的视觉和独特的生活体验,能在一点平凡小事中感悟到一些常理,辗转于家乡和病榻之间,老温开始坚持书写二十四节气,这个系列写着写着,成为朋友们的期盼和挂念,刚开始书写,武汉还没有新冠,故里山花还没有盛开——今天,新冠还没有结束,故里山花还没有盛开。 写完庚子二十四节气之后不到一个月,温兄就离开了人世。温兄留给这个世间的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是: “面对无常的人生,我们需要这样一种达观的智慧。 当然,无常也不是坏事,一切改变的可能也蕴含其中。比如,大寒之后,又是立春了。” 2022.2.18 & x" ?3 E1 O1 N7 Z7 v( P1 {3 d7 \; r
* a) ^: |2 T. e/ F7 _
5 A: E/ E8 O" x. Z0 s' r2 \
7 F; m4 z& G' X% v; E3 i; O# I2 o& N- T. h, s0 w
# d1 T6 d; @' ?2 _# I
) I/ E% j; e! A3 a0 k; j7 j
5 E, T9 s! d, n' z/ q3 [ d- ]7 Y7 u( b. ^4 u& q- @8 K
. D. {+ H$ P3 @5 r
南通0 |